新桂系中学国防教育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05
/ 2
    [摘要]国防军事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总结新桂系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经验教训,弘扬广西各族人民不畏强暴、团结奋斗、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启迪青年一代。对加强广西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相处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新桂系学生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青少年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参考价位。
  [关键词]新桂系;学生;国防教育
  
  一、新桂系中学国防教育的历史背景
  
  “中国自甲午之役而后,蕃蓠尽失。门户洞开,沿海军事要地,概为列强侵夺。”为加强国防军事教育,培养国防意识和军事人才已成为各省有识之士的共识。从1896年至1904年,全国先后开办22所陆军学堂。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纮为首的新桂系集团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自卫能力,不自今日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对外战争,每次都是失败,尤其‘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国无自卫能力,更行暴露无余。”“立国的先决条件,须有自卫的力量。自卫力量的建立,必须全国皆兵。”新桂系对新的世界大战日益迫近的国际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能幸免的。大战暴发时,中国必成为他们的战场。我们若没有自卫的力量,则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都会被外国人占去。所以我们应该赶快设法自卫,以求生存。”
  1934年3月新桂系颁布《广西省建设纲领》确定建设方针为:“自治、自给、自卫”的“三自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大建设”。新桂系认为,军事建设是其他三项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建设的重心。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霸占沈阳,侵略东三省,偷窥华北,欲灭亡我中国之心已昭然若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新桂系实行“寓兵于团、寓将于学”的方针,加强对中学生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力求“使广大民众到了外患紧迫时。个个都能够上战场,执干戈以卫社稷”。
  
  二、新桂系中学国防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为国家战时总动员作准备。新桂系认为:“现代的战争,已由军队的战争变为国民的战争。现代的国防变为国民的国防。战争的目的是为整个国家民族求生存。护卫国家民族的责任,非少数的军队所能负担,应该由国民全体来共同负担才行。所以一遇战争,必须国家总动员。所谓国家总动员,就是不仅军队动员,国民全体都要动员;不独国民全体动员,就是一切物质上的事业也要动员。……国家总动员的意义。就是凡与军事有关的一切人马物质都要动员。”“我们处此大战将要暴发的前夜,在列强压迫之下,欲求国家民族的生存,除了全国准备总动员外,实在没有其它的好办法了。”因此,主张把全体国民组织起来,“平时加以训练,使有军事的常识和技能,遇有战事,才能应付裕如”。广西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便是要使全体总动员,要使同胞一致跑上战场的准备”。
  
  (二)培养军事意识、军事技能和军事人才。新桂系认为:“一切的建设都要以军事为中心。因为有军事才能自卫,能自卫才能建设。如果离开军事而妄谈教育,离开自卫而妄谈建设,那是一种自杀政策。……使学生有军事技能,养成预备将校,培养其军事精神和民族意识,使全体青年纪律化集体化爱国化。”在教育上应把帝国主义的侵略告诉他们,唤起他们的革命意识。小孩子也要把爱国的思想灌输给他们,使他们从小到大到老,都爱护国家民族。
  新桂系主张让各年级的学生都了解基本的军事常识,让每一个国民都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广西中等以上学校共有62所,有18000多名青年学生。照计划所定,由初中而高中而大学,每人受8年的军事训练,10年就可以养成6万的将校。以1500人为一团计算,300万壮丁可编为2000团。每团须将校100员,共须将校20万。有了20万将校,就能统率300万壮丁。这些受军训的学生,平时可以各本所学为社会服务。国家有难时,就可大家出来,统率300万健儿,为国效力。”
  “对于学生,要实施军事训练,使学生既能够执笔,又能够执枪。遇国家有事时,能够挺身卫国,使敌人见而生畏。”而且,通过军事教育,“要养成民众尊重和援助军人的心理。一方面固要军人本身能够真正做到爱国爱民,一方面也要唤起民众对于爱国军人的认识和同情。”
  新桂系在1935年公布的《广西中等以上学校军事训练规程》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目的有明确规定:“军训之目的在使各学生修得军事学术,锻炼身心,养成坚强、刻苦耐劳、智仁勇廉、忠心爱国之青年。达成寓将于学的目的而增进国防实力。”
  
  三、新桂系中学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国民中学及简师的军事教育。1939年6月广西省政府重新编订《广西国民中学及师范学校青年军训教育纲领》,规定国民中学及简师青年必须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要求上:第一,使学生了解现代军事常识,及修得新兵入伍的一般技能。第二,良好德性的养成。受训学生,在养成其强健体魄,忍苦耐劳,机敏活泼。沉毅、刚强、勇武等品格,使其具备‘寓将於学’之基本条件。在两年期的军事训练中,第一年侧重精神教育及纪律训练;第二年侧重技术训练。在训练内容上:第一学期,“学科”科目有步兵操典摘要、野外勤务摘要、青年军训要旨、陆军军队内务规则、夜间教育摘要、陆军礼节摘要、防空防毒及消防常识、兵制之沿革及兵役法;“术科”有基本教练、地形识别、方位判定、距离测量、夜间演习、敬礼演习、体操。第二学期,“学科”增加陆军惩罚令、夜间教育摘要、陆军礼节摘要、工作教范摘要、各兵种之性能、射击教育;术科加战斗教练、阵中勤务演习、土工作业、射击预行演习等。第三、四学期“学科”增加军队卫生及救急法;“术科”与第二学期同。

  
  (二)高级中学及师范学校的军事教育。1939年5月,广西省政府颁发《广西高级中学及高中师范学校军事训练纲领》规定:为加强学生在校所修得之初步军官所应具备之技能,要懂得现代战争之趋势,养成健全之预备军官,而适应抗战之需要。高级中学及相当年级之学校学生国防教育及军事训练重点,以养成健全之预备军官为目的,第一、二年级侧重于班排战斗教练指挥法,第三年级侧重连级战斗教练指挥法,以期完成初级军官之技能与学术。
  
  (三)中学女生集中军事看护训练。中学女生最初集中于省立南宁女中进行集中军事看护训练,后改在南宁军医学校训练,后又迁至田阳县,最后迁至柳州。1938年7月,广西省颁布《广西中学学生集中军事看护教育班教育纲领》,规定各校女生在未集训前,受军事管理。为使全省高初中及同等学校之女生获得必要之学识与娴熟之技术,女生集中看护教育时,第一学期侧重于初级看护学识之灌输,第二学期则以高级看护学为主,分组作病院实习,俾于结业后得确有执行勤务之能力。(四)初中生的军事教育。从(民国)二十年度起,广西省政府于中学组织规程内明白规定,凡初中学生一律参加童军训练,并于各中学设童军训练部,办理童军训练管理事宜。“依照军训章则之规定,初中或同等学校学生,自第一学期起,至第六学期止,每星期施行青年军训练三小时。学科训练之目标,在使学生获得军事常识;术科之目标,在使男生习军事基本诸制及战斗技能。女生获得看护技能。初中学生第六学期结束后,男生须集中至军训队受军事训练半年。在集训期内,每星期除以十二小时补受普通科,如国语、英文、数学、史地等外,其余时间完全授以军事学术科。集训之地点,初分桂林、桂平、柳州、武鸣、北流五处,每区编一军训大队。”后裁撤其他四处改设军训总队于武鸣,将所有应受军训之男生悉集中于武鸣受训。
  对已举行毕业会考的初中学生,不管他会考及格与否,都集中在一起,施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训练的要求就等于当兵一样,大家打赤脚,穿草鞋,每天在操场上操练,等到六个月期满,军训成绩及格后才准毕业,发给毕业文凭。在军训期间,派普通科学的教员教他们补习文化。省政府对他们在军事素质上的期望是至少要能当军士,“其实不只是能当军士,有些是可以当下级军官的”。六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与上面提到的国民中学及简师的军事教育内容基本相同,只是要求较低一些。
  
  四、新桂系学生国防教育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新桂系在实施国防军事教育的过程中,除注重军事教育和训练外,特别注重对广西少数民族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给适龄儿童和成年人灌输保家卫国、抗战必胜的思想。使得过去最怕当兵、不关心山外事务的少数民族,纷纷转变观念,积极投身抗日卫国洪流。经过军事教育和训练,广大青年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风,提高了思想认识程度,了解国际形势、国内政治动向和民族危机,基本上实现了“明耻教战”的教育目标,为军队建设和乡村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人才。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广西两个月内便装备了4个军48个团奔赴抗日前线,其动员之迅速居全国之冠。广西子弟兵在抗战中,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的对日重大战役,其作战之顽强为世界所罕见。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说:广西在这次抗战中所贡献的人力物力智力,差不多是各个战场的骨干。
  从1934年1月至1940年8月的六年半时间里,连续不断地举行了九届全省性的集中军训和看护训练。参加的中学生共有10062人,其中男生9227人,女生835人,平均每年有1677人。使广大学生受到了一次较为严格的国防军事教育和看护训练,为新桂系培养了一大批步兵军士和看护,成为扩充、壮大新桂系军队的一支骨干力量。在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不断扩大、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势下,广大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出于爱国热情,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军训,准备随时报效国家,这种思想和行动是应该肯定的。但新桂系当局为了推行军训,制定了许多苛刻的条规,随意延长学生的修业年限,过多地占用了正常的课业学习时间,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指导军事教育和训练的教官大多来自地方军队,态度粗暴,动辄打骂学生,引起师生和家长的不满。广西省立梧州中学和柳州中学全体学生罢课,抗议广西当局强制军训,就是很好的例证。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先生因反对军训教官专横跋扈,被排挤去职,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面对西方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面对“台独”势力和各种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面对他国在我国周边的军力部署,不能因为承平日久,就放松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应吸取新桂系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有益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保证国家安全、推动国际和平,促进国内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