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08
/ 1
二、宏观 经济 模型

我们来 分析 一个经济增长和内生 金融 发展 的简单模型,在此,后者是受贷款需求拉动的。
假设储蓄者可以获得固定收益。政府和私有部门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获得储蓄,但在时间t,金融中介机构收取的利息为r.则r—为金融中介的收入。
Y=F(K,L)=AKL(1)
劳动和资本由它们各自产出的私人边际产品补偿:
==(1—a)AKL(2)
资本的折旧率是,因此。边际资本产品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r+==aAKL(3)
在金融部门方面,在时间t,用B来表示一单位金融部门劳动能吸收的储蓄额。假定劳动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可以完全流动,工资的一致性,则有下面的限制条件:
=B(r—)                       (4)
我们把总劳动力定义为N,则金融部门的就业人数z,那么L=N—z。充当中介的储蓄水平S=Bz。这一定等于总投资和国债发行D的总额:
Bz=K+K+D                     (5)
最后假定今天的金融活动越多会促进明天的金融发展:
B=(a+bz)B                      (6)
在短期,利率,劳动是不变的,所以利用(2)、(3)、(4)式剔除工资,可以得到均衡由下面的两个方程决定:
B(r—)=(1—a)AK(N—z)               (7)
r+=aAK(N—z)(8)
在长期分析中,我们认为金融部门的就业人数z是储蓄转为投资所需要的人数K/B的函数。即:z=h(K/B)  c=K/B (9)
假定:政府将国债发行量定位为私人资本的d倍。即d=D/K,将(9)代入(5)可得出:
=                    (10)
同样(6)可以写成:=a+bh(c)(11)
用(10)、(11)可以得到:
=—[a+bh(c)](12)
将y=Y/L,k=K/L.则(1)可以变为:
y=Ak(13)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行为人的消费倾向为一个外生常数,=s/y,s为人均储蓄,I为投资
=I—K,(14)
则资本市场出清要求:Y=+K(15)
l=为劳动力的增长速度,=(16)
根据(13)、(15),(16)可以被改写为:
k—(l+)k(17)
为了确保稳态的存在,必须符合稻田条件,
当=0时有(18)
稳态结果为:(19)
,(20)
将(19)代入(20)得到:
(21)
在现在的我国人口的增长率很小可以假定为0可以推出:=(22)
知觉是当k减少时,如果金融部门的干中学的效应很强,会引起k进一步减少。
从上面可以看出长期的均衡状态是当K和B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从(11)、(5)可以看出增长率是c的减函数,是z的增函数。所以,金融部门必须用高人数维持高的增长率。国债的增加将引起金融部门就业的增加,就增加了增长率。在干中学来维持金融部门的生产率与生产部门的生产率一致并使经济增长平稳。则增长率为。
三、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国债资金 应用 于鼓励民间金融业的发展,最终通过兼并、收购组成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不应用资金去维持破旧的 企业 体系和金融系统,因为我国金融体系实在是积弊过多,所以金融改革应是重建而不是改良。对于我国的适用条件,微观结构通过减少政府对资金的过度干预投向没有效率的国有企业,破坏产品供需的结构不对称。对依靠需求拉动经济提供基础,宏观来说,减少投资拉动经济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提高经济的质量,避免靠投资带来的经济过热现象。对于股票市场,政府的干预使股市失去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国债筹集的资金通过机构的操作不平等的大量流入少数的人和利益集团手中,贫富差距再一次扩大;在“三农” 问题 上,没有民间金融服务系统,富余资金到流到城市,农业的发展资金再一次被剥夺,各种问题的焦点就聚集到民间金融的重建, 目前 的 农村 金融体系只是将农村集中的资金向城市转移的渠道,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的色彩。通过模型建立了通过国债资金的扶持启动,表现出色需求拉动的金融体系的 理论 的可行性以及重建金融体系过程中在就业、资本积累、经济发展各方面协调的最优动态平衡的增长率。总之,对农村、民间金融应通过国债资金的倾斜,和经济内生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