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宠物,慎防幼儿患上“宠物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1
/ 1
  孩子天生就有“宠物情结”。作为孩子最忠实的玩伴,宠物不仅能带给孩子欢乐,而且提供了一种孩子接触大自然的途径,对培养孩子的善良、爱心以及责任感都起到良好作用。然而,弊端也是明显的,就是传染疾病。所以,家有宠物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要及时补上宠物病防治这一课。
  概括说来,宠物可通过4种方式向孩子“输送”病原体
  ◎第1种方式:皮毛传播。宠物的体毛往往繁多深长,容易藏污纳垢,孳生病原体。当孩子与其亲密接触时,病原体会借机“移民”到孩子的皮肤、嘴唇黏膜、眼结膜、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等处,进而引起病症,如狂犬病、弓行虫病、结核病,出血热等。
  ◎第2种方式:唾液传播。某些病原体先要在宠物体内进行发育或繁殖,待发育成熟或繁殖到一定数量才有致病能力。宠物的唾液中存在这些病原体时,通过舔舐孩子的皮肤、黏膜而使病原体“另择高枝”,如鼠疫、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巴贝西焦虫病等。
  ◎第3种方式:排泄物传播。包括宠物的脱毛、皮屑、粪便,尿等,污染了蔬菜、食物及饮水,孩子误食后感染得病,如皮炎,犬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空肠弯曲菌肠炎、肝包虫囊肿等。
  ◎第4种方式:空气传播。鸽子、鹦鹉、金丝鸟、相思鸟、红雀、百灵鸟等鸟类宠物,其羽毛带有病原体,当它们扇动翅膀或抖摇羽毛时,将病菌散布到空气中,使孩子吸入呼吸道而致病,如结核病,鹦鹉热、哮喘等。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孩子尚处于发育进程中,其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正在充实与壮大,抵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能力低下,因而较成人更容易受害。调查显示,“宠物病”以2~7岁年龄段孩子的发生率最高,而且这一类病传染性极强,在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小学等孩子集中的地方最容易“互通有无”,甚至引起小流行。
  这样看来,孩子的健康与宠物难以“两全”了?其实未必,只要做好相关的卫生与保健工作,“熊掌”与“鱼”是能够兼得的。建议将以下细节做到位:
  1、优选宠物品种。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拒绝那些风险太大的动物,如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家兔等;二是对于犬、猫等宠物,尽量选购健康者,最好先送宠物医院检查,确保安全。
  2、做好宠物的日常管理,措施有:
  正确饲养,饲料调配全面均衡,合理掌握喂养量及餐数,保证宠物吃得健康。
  定时为宠物做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力求彻底治愈。
  按时打预防针,接种好疫苗。
  保持宠物卫生,如勤洗澡:禁止动物随处排泄,及时清理排泄物,定期对家中以及宠物生活区消毒,2~3%氯氧化钠溶液、5~10%漂白粉溶液,1%过氧乙酸、0.5%洗必泰溶液等消毒剂可供选择。
  训练宠物的卫生与生活习惯,尽量使其在固定场所大小便。
  避免宠物与其他有病的同类接触。
  3、教给孩子与宠物接触的正确方法,督促孩子与宠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准孩子用嘴给宠物喂食或亲昵。提醒孩子逗狗玩猫要适度,避免被其抓伤、咬伤、舔伤。禁止宠物舔舐孩子的皮肤、黏膜及肛门等薄弱处。
  4、孩子一旦被宠物伤害,要及时处理伤口。方法是:先用肥皂水或2%的新洁尔灭充分冲洗伤口,再用凉开水洗净,涂上碘伏(如用碘酒,则应避开肛门、阴囊等黏膜处,防止烧伤),立即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做进一步处置,包括注射狂犬病疫苗等。
  5、家有宠物的孩子,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感,应及时就医,不可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