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万爽力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万爽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万爽力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万爽力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规范治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住院患者3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标准规范治疗,B组在标准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标准规范治疗与丹红注射液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并有效降低了不稳定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概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期间的住院患者80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31例,按照入院顺序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的内容、时间由责任护士自行决定。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健康教育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在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加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68例UAP病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40~80μg/min),1次/d;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2次/d,3天后改为1次/d,共1周.观察心电图,UAP发作次数、强度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UAP的显效率显著增加,心绞痛缓解、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均<0.01)两者差别显著.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硝酸异山梨酯能很好地控制UAP的发作,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硝酸异山梨酯 联合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观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按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三次口服,发作时2粒舌下含化;步长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3粒,每天三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率74.5%,总有效率85.8%;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均<O.05)。结论步长脑心通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心绞痛 步长脑心通 麝香保心丸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稳定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揭示其治疗机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心绞痛患者8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应用药物的同时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以及峰值流速变化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为(1.03±0.46)次/周,持续时间为(2.84±0.51)min,心肌缺血总负荷为(10.17±4.72)mm·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MD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D以及峰值流速变化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FMD为(10.08±2.05)%,峰值流速变化率为(68.11±9.5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通过增强冠心病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增强型体外反搏 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自拟养心通脉汤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痛症状、心电图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3%(44/60)、88.33%(53/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HDL-C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LDL-C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得到改善,尤其治疗组改善幅度更明显。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容易接受。

  • 标签: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西结合 养心通脉汤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给予西医联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枳实薤白桂枝汤 西医药物 联合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分析在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中,应用规范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价值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为研究对象时间段,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按“平均分配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规范护理+心理护理),重点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后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规范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护理+心理护理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负性情绪
  • 简介:水库蓄水期间发生的地震可能由存在的应力诱发,而新水库“激活”了潜在运动,本文作者建议说这个方法可能被证明对于保护新建和已建大坝是卓有成效的。

  • 标签: 抗震稳定性 大坝 水库蓄水 应力 保护 新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稳定心绞痛患者5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31.0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93.1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时间明显减少,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大大减少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研究。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曲美他嗪 美托洛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苦碟子组、银杏达莫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苦碟子40ml,银杏达莫30ml,银杏达莫30ml和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30天时评定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银杏达莫组(P<0.05)和苦碟子组(P<0.01),且其心绞痛发作次数、血脂水平较苦碟子组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银杏达莫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粘稠度。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银杏达莫 苦碟子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且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症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9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血栓通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率为53.2%(25/47),总有效率为93.6%(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1%(18/46)76.1%(35/46)(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硝酸甘油 血栓通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定心绞痛和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06月~ 2018年 06月进行了不稳定心绞痛以及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 80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人,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的是药物两联抗栓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则主要采取了三联抗栓治疗的治疗方式,治疗一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一周之后对照组中血小板聚集情况、 aPTT以及 cTnT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不稳定心绞痛和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必要的临床诊断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必须对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级,采取合适的治疗计划,才可以达到最优的疗效。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 ST段 心肌梗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加减加减暖肝煎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25%,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加减暖肝煎胶囊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