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外科的患者一共有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干预组对患者实施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病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基础评价以及护理质控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外科临床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给予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可以使护理风险明显降低,使投诉率明显下降,进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护理 潜在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人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手术前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减轻手术引起的思想负担,指导肢体的锻炼方法,积极配合手术。老年患者手术后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术后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结论老年人骨折后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及功能锻炼的指导,使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是手术成功和肢体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老年 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病患的重要科室,也是高风险的特殊部门,不仅伤患流动率高,而且疾病谱广,如何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以控制其急诊科护理的风险性也就尤为重要。本文对急诊护理风险潜在因素与应对管理策略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围手术期间,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对照组则施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溃疡面消失时间、小腿麻木感消退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短,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护理措施,可以及时处理术后出血、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基础上,促进其临床疗效提高;另外,通过对皮下血肿、术创部位炎症等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肢皮肤色素沉着。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估与措施。方法对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40例患者经精心的护理,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蛋白尿、血尿等均得到有效控制,均效果满意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能接受限制钠水的治疗和护理,水肿减轻或消失。合理的饮食搭配,接受规定的饮食,能量的需要得到满足。保持乐观情绪,预防未发生感染。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病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河南省人民医院62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治疗的疗效,分别于免疫治疗前、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患者恶病质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恶病质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骼肌截面面积(PMMA)分别为(14.10±4.09)cm2和(11.66±3.22)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白蛋白水平和体重与恶病质有关(P<0.05)。全组62例患者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8.6%和42.5%。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高于恶病质组(分别为7.6和3.8个月,P=0.006),高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患者PFS(7.1个月)长于低表达PD-L1者(3.8个月,P=0.009);恶病质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和18.2个月,P=0.006);PD-L1高表达患者OS(14.5个月)高于低表达者(1个月,P=0.038)。前白蛋白水平、PD-L1表达水平和PMMA变化率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前白蛋白水平和PMMA变化率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MMA和前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003 8, P<0.05)。结论在抗PD-1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中恶病质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负面影响。

  • 标签: 肺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恶病质 第3腰椎骨骼肌的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利单抗联合依托泊苷+顺铂注射液(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化疗组,每组45例。化疗组采用EP方案化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采用信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211)]及卡氏评分(KPS)。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75.56%,34/45)高于化疗组(46.67%,21/45),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VEGF-A、VEGF-C水平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血清MMP-9、NSE、CY211水平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0.00%(9/45)、17.78%(8/45)、22.22%(10/45)、42.22%(19/45),与化疗组的17.78%(8/45)、24.44%(11/45)、26.67%(12/45)、48.89%(22/45)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联合组KPS评分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信利单抗联合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提高临床效果,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恢复机体体力和功能状况,且安全性好。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依托泊苷 顺铂 信迪利单抗 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病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河南省人民医院62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治疗的疗效,分别于免疫治疗前、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患者恶病质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恶病质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骼肌截面面积(PMMA)分别为(14.10±4.09)cm2和(11.66±3.22)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白蛋白水平和体重与恶病质有关(P<0.05)。全组62例患者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8.6%和42.5%。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高于恶病质组(分别为7.6和3.8个月,P=0.006),高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患者PFS(7.1个月)长于低表达PD-L1者(3.8个月,P=0.009);恶病质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和18.2个月,P=0.006);PD-L1高表达患者OS(14.5个月)高于低表达者(1个月,P=0.038)。前白蛋白水平、PD-L1表达水平和PMMA变化率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前白蛋白水平和PMMA变化率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MMA和前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003 8, P<0.05)。结论在抗PD-1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中恶病质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负面影响。

  • 标签: 肺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恶病质 第3腰椎骨骼肌的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连续性血液(CBP)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40例,在对患者予以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连续性血液治疗的方法,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身体特征、血液生化参数、炎症指标以及其他氧合参数。结果治疗后胰腺炎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氧合状态均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48小时的治疗效果好于24小时。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血压指数影响并不显著。40例患者中36例得到治愈,3例治疗无效死亡,1例由于脑死亡而选择放弃治疗。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肝脏功能,明显降低了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可广泛应用于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重症胰腺炎 观察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在围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80例患者72例正常愈合,3例针眼感染,2例针眼渗血,2例螺钉松动,1例骨折再移位,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围术期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信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48例复发晚期食管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信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分为对照组(24例:PPT化疗)与实验组(24例:采取上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发晚期食管癌患者信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PPT化疗。

  • 标签: 信迪利单抗 化疗 联合治疗 复发晚期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天格胶囊结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至腰膝疼痛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骨质疏松症至腰膝疼痛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金天格胶囊结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VAS评分和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24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中有17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57%,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试验组膝关节VAS评分为(7.13±1.34),对照组为(7.08±1.29),组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膝关节VAS评分为(3.17±0.84),对照组为(7.66±1.21),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结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至腰膝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腰膝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金天格胶囊 针灸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分析。方法使用(PICC)置管中的护理临床方法,根据患者等并发症的后期临床护理反应,并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既能得出临床护理上的实际护理成效。结果使用PICC护理治疗方法中,针对肿瘤在临床护理中的化疗效果,静脉的重复穿刺带给患者多种不适,然而降低患者护理化疗中的对外周静脉血管的伤害,并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结论PICC在肿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安全可靠性、操作简洁方便、容易维护维护、有着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可大力推广到临床护理与应用效果。

  • 标签: PICC 肿瘤护理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在60例脑梗塞病人方面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进行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以期为提高脑梗塞病人的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结果通过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良好的临床护理,显著提高了脑梗塞病人的临床恢复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脑梗塞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促进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