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熔融玻璃净化技术研究了元Fe35Cu35Si30合金的液相分离与枝晶生长特征。实验获得的最大过冷度为328K(0.24TL)。结果表明,合金在深过冷条件下具有重凝固机制。当过冷度小于24K时,α-Fe相为初生相,凝固组织为均匀分布的枝晶。过冷度超过24K之后,合金熔体分离为富Fe区和富Cu区。在过冷度低于230K的范围内,FeSi金属间化合物为富Fe区的初生相;当过冷度高于230K时,Fe5Si3金属间化合物取代FeSi相成为富Fe区的初生相。随着合金过冷度的增加,FeSi相的生长速率逐渐升高,而Fe5Si3相的生长速率将逐渐降低。在富Cu区,初生相始终为FeSi金属间化合物。能谱分析表明,富Fe区和富Cu区的平均成分均已严重偏离初始合金成分。

  • 标签: 深过冷 相分离 枝晶生长 快速凝固 溶质分布
  • 简介:基于PRASAD提出的传统的二维加工图理论,建立考虑应变的维加工图,描述功率耗散系数和流变失稳区域随应变速率、温度和应变的变化。维加工图说明了材料的内禀可加工性,而有限元分析方法可得到材料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应力、应变、应变速率及金属流动情况,说明了由模具形状和工艺条件决定的应力状态可加工性。基于此,提出一个新的由材料驱动的热变形可加工分析方法,联合考虑有限元和维加工图,可以说明整个热加工过程的材料可加工性(包括应力状态可加工性和内禀的可加工性)。通过此方法,研究难变形金属镁合金的热锻过程,包括复杂热锻直齿锥齿轮的维热力耦合有限元和维加工图的集成模式。基于得到的研究结果,成功进行了热锻试验。试验表明新的方法用于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是合理的。

  • 标签: 材料驱动的可加工性模拟 三维加工图 镁合金 热锻成形
  • 简介:1.引言近年来,日本覆铜板业界在PCB基板材料开发方面都有哪些新成果?——自本期发表的“日本CCL技术的新进展(一)”为起头,打算以连载的形式,同绕此问题加以全面、深入的研究、介绍、评述。

  • 标签: 技术成果 松下电工公司 CCL 日本 COL 综述
  • 简介: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于2013年7月1.2日在南京市召开五届次常务理事会、五届五次理事扩大会,出席会议的有甘国田理事长,陈仁喜、赵静波、顾小龙、袁桐等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会议由甘理事长主持。

  • 标签: 常务理事会 副理事长 行业协会 电子材料 南京市
  • 简介:近两、年来,不仅高速覆铜板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方面表现火热,而且还爆发了全球范围的专利大战。本文重点综述、分析了高速覆铜板专利中所揭示的双环戊二烯酚环氧树脂,以及其他新型双环戊二烯衍生树脂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 标签: 高速覆铜板 专利 双环戊二烯(DCPD) 双环戊二烯酚环氧树脂
  • 简介:2016年5月1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金陵江南大饭店成功举办了"第届中国挠性覆铜板企业联谊会"。这是继2014年在上海、2015年在菏泽召开的全国FCCL企业联谊会以来,CCLA再次召开的FCCL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要会议。来自国内挠性覆铜板及原材料、设备企业、研究所、院校的70多

  • 标签: 挠性覆铜板 大饭店 企业合作 志高 江苏省常州市 软板
  • 简介:基于离子与分子共存理论,建立了计算二元和元强电解质水溶液中结构单元或离子对的质量作用浓度的通用热力学模型;同时,采用4种二元水溶液和2种元水溶液验证该通用热力学模型。通过转换标准态和浓度单位,用所建立的通用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298.15K时4种二元水溶液和2种元水溶液中结构单元或离子对的质量作用浓度和文献中报道的活度值吻合得很好。因此,可采用本研究提出的通用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二元和元水溶液结构单元或离子对的质量作用浓度预报二元和元强电解质水溶液中组元的反应能力;同样,也可证实本研究提出的通用热力学模型的假设条件是正确和合理的,即强电解质水溶液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H2O分子和其他水合盐复杂分子组成的。基于该通用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二元和元强电解质水溶液结构单元或离子对的质量作用浓度严格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 标签: 通用热力学模型 质量作用浓度 活度 二元水溶液 三元水溶液 离子-分子共存理论
  • 简介:阳春月,中国腹地的赣江两岸。江西的农历月,正是春雨霏霏、花红柳绿时节。而中国再生铝产业界的朋友们却好像忘记了这大好春光,他们在4天的时间里交替处在上课、交流与生产现场参观的忙碌之中,四天的学习与观摩在五百里行程中辗转了个城市,

  • 标签: 再生铝 产业链 技术升级 中国 江西 铝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