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25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5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治愈者17例,显效者8例,有效率为100%。结论护理干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可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膝关节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黄散在我科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疼痛的疗效,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及改进。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在患者患处外敷金黄散的基础上结合口服洛索洛芬钠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口服洛索洛芬钠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用药2周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金黄散外敷结合洛索洛芬钠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疼痛有着明显的疗效,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我科应用表明,金黄散具有消炎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损伤和局部水肿情况,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恢复血管弹性等特点,另外还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达到抗菌的作用1。

  • 标签: 痛风急性发作 关节疼痛肿胀 金黄散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X线投照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肩部前后位、肩部应力位检测、肩部内旋位检测,其中肩部前后位、肩部应力位检测作为对照组,肩部前后位、肩部应力位、肩部内旋位检测作为观察组。结果两组间的Ⅰ、Ⅱ型肩锁关节脱位检出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检出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肩锁关节脱位X线投照方法主要以肩部前后位、肩部内旋位为主,而内旋位投照在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检出率更高。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X线投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针刀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对针刀治疗膝关节炎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刀治疗 膝关节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关于急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术时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入院的急性髋关节脱位患者30例,均在我院行手法复位术,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结合小剂量琥珀胆碱进行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时的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麻醉方法后麻醉效果情况为观察组患者显效11人,有效3人,无效1人。对照组患者显效6人,有效5人,无效4人,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位13人,手术成功率为86.6%。对照组患者复位8人,手术成功率为53.3%。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7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10min。观察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2人,不良反应率为13.3%,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人,不良反应率为46.6%。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比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结合小剂量琥珀胆碱麻醉对于急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手法复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且在麻醉期间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比较平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髋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术 丙泊酚 芬太尼 琥珀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首先进行中药组方治疗,后给予联合针灸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其中治愈71例,比例为71.00%、显效12例,比例为12.00%、有效9例,比例为9.00%,无效8例,比例为8.00%、总有效例数为92例,总有效率为92.00%。结论对于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药组方 风湿性关节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肩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中红常规磁共振的诊断应用情况。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磁共振检查,对扫描的三个层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处理,对其检查结果做相关分析。结果75例患者进行扫描的结果图像显示优所占比率为92.0%(69/75),差所占比率为1.3%(1/75),结果显示59例患者有肩袖部位的部分撕裂,其磁共振图像显示呈高信号,并且累及肌腱和关节面,16患者检查显示为肩袖完全撕裂,其高信号明显,遍布肌腱全层,并且肌腱显示不连续,有回缩松弛征象,未见三角肌下的脂肪线。结论在肩关节损伤的常规磁共振诊断能够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及周围情况,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图像信息。

  • 标签: 肩关节损伤 常规磁共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未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术,观察组则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7%,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3.0%,对照组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采用人工关节治疗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创伤骨科 人工关节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膝关节镜术后间断冷敷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12月膝关节镜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剔除18例,最后入组50例,每组25例。A组为术后72h内间断冷敷,每日2次,每次0.5h;B组为术后72h内持续冷敷。剔除标准为①韧带重建;②术后留置引流管;③全身麻醉,神经阻滞等;④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⑤提前出院者;⑥冷冻疗法禁忌症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和72h进行镇痛效果评定。结果术后6-48hVAS评分B组优先于A组(P<0.05)。结论采用冷冻疗法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持续冷敷优于每日2次间断冷敷。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冷冻疗法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技术对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36例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通过了CT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CT检查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分析应螺旋CT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检查的操作方法以及诊断效果。结果应用螺旋CT技术能清晰地显示患者膝关节各类骨折、关节腔、部分韧带以及软组织损伤,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螺旋CT联合多种重建技术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膝关节 软组织损伤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膝关节肿痛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观察98个膝关节情况。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膝关节滑膜炎准确率为99%。讨论高频超声是诊断膝关节滑膜炎准确、简便、无创的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膝关节 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关节隐性骨折患者的CT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2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检查疑似骨关节隐性骨折的8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2D及3D重建。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过X线平片检查均未显示明显骨折线;CT检查显示其中82例存在隐性骨折,包括颈椎椎体骨折17例,胫骨平台骨折15例,骶骨骨折14例,肱骨大结节骨折13例,尺挠骨骨折9例,腕骨骨折8例,跟距骨骨折6例。与X线平片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螺旋CT诊断骨关节隐性骨折安全可靠,能够对隐性骨折进行准确定性、定位,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隐性骨折 CT 诊断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是指护理人员在规范化、系统化、循序化、全面地实施训练程序的基础上,应充分体现人的个体差异性疾病本身情况、全身状况、力争使每位病人获得其自身应有的最大限度的功能康复。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分术前,术后和出院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前康复训练)加强双上下肢的肌力练习同时教会患者深呼吸扩胸运动。如何使用拐杖及助行器,为术后行走作准备。第二阶段(术后当天~出院前)①患者麻醉未完全清醒或完全清醒后,嘱咐病人及陪护禁止患髋内收、旋转及过度前屈的不良动作。②静脉栓塞多继发于术后24h,预防是主要思路和措施;③病人在下肢知觉恢复后即指导其行肌肉收缩运动。下床站立、行走。④术后第1~7天指导帮助病人下床活动。第三阶段;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手术第3周后)指导患者继续步形、步态,阶梯及抗阻训练,患肢于屈髋、屈膝位进行压腿练习,直到髋关节屈曲度接近或达到正常为止。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医疗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和临床治疗护理及康复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以临床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治疗结束后关节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脱离病早日康复。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护理 康复护理
  • 简介:(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200)摘要目的观察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52例,均给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22.18±5.43)d;术中出血量为(122.38±20.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7%;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为96.15%。结论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术后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0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剖重建及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对照组患者优3例,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72.2%;经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关节僵硬、2例骨质疏松,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相比保守治疗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2例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2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相比疼痛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分值较低,其中术后2h为(3.45±0.41)分,且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对照组大,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膝关节置换 应用 价值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膝关节损伤类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1.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膝关节损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既能有效止痛,又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针灸 推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的临床治疗主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30例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经治疗治愈17例,好转1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是一个慢性、渐进性加重的疾病,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此病的发病率并延缓其发展进程。

  • 标签: 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2月到2011年1月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后心理护理、患肢主动、被动运动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等护理方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早期离床、功能锻炼是护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 标签: 人工关节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