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观察舒肝理气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应用舒肝理气补肾活血法治疗.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卵磷脂小体、EPS-WB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EPS-WBC计数等均明显降低,其中显效29例(72.5%),有效8例(2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提示舒肝理气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舒肝理气补肾活血法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古代儿科素有痧、痘、惊、疳四大要证,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其中疳证多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常规治疗多以健脾益气为主。但首都国医名师杨玉华老师认为,小儿疳证多因脾阴不足,脾失濡养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将甘淡滋补脾阴之法贯穿始终,并以消食导滞之法相辅,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杨玉华 疳证 脾阴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月经过少患者33例,采用中医药周期疗法,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10例痊愈,占比为3030%,10例显效,13例显效,显效率为3939%,5例有效,有效率1515%,5例无效,无效率1515%,临床总有效率为848%。结论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疗效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月经过少 中医药周期疗法 肝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配合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7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更能有效的改善肩关节疼痛及患者的功能评分(P<0.01)。结论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肩周炎对肩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烧山火 摇拨法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皇城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骨蚀)785例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皇城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完成。对象选择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4个疗程以上股骨头坏死患者785例。方法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①口服承载丸3次/d,每次1丸;②电信号中药穴位释放法,2次/d,30min/次;③髋关节动态模造锻炼,2次/d,30~120min/次;④骨盆结构平衡调整法,1次/d或隔日1次,20min/次。⑤髋关节揉筋松解按摩法,1次/d或隔日1次,20min/次。⑥中药泡洗或中药雾化熏蒸法,隔日1次,20min/次。主要观察指标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的X线片评分和临床评分,临床评分包括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承载能力及髋关节疼痛评分。结果①疗效优良率为85.46%,有效率为97.23%。②左、右髋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③各病变分期患者的优、良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病因为外伤与激素、酗酒及其他原因致病患者的疗效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其治疗效果与病情程度和发病原因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蚀 中医综合疗法 非手术 疗效分析
  • 简介:因感冒而引发咳嗽且久治不愈者临床上颇为常见。近年来我们采用润肺镇咳化痰法治疗31例久治不愈之咳嗽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感冒后 化痰法 久咳不愈 治疗 镇咳 润肺
  • 简介:目的对比3种方法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2年2月,运用三种方法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患者82例,其中采用石膏固定法31例(Ⅰ组),带线锚钉缝合法28例(Ⅱ组),腓骨骨膜翻转结合带线锚钉缝合23例(Ⅲ组)。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后(包括12个月)按美国AOFAS足踝评分标准进行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本组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6个月(平均l4.7±1.4个月),Ⅱ、Ⅲ组疗效优于Ⅰ组(P<0.05),Ⅱ、Ⅲ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运用带线锚钉手术修复损伤韧带比石膏固定法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距腓前韧带 创伤和损伤 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常规采用合理降糖方案治疗,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同时使用中药熏蒸多功能治疗仪治疗。1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50例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94%,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丹红注射液 前列地尔注射液 桃红四物汤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GA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CAG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l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清热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和病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两组主要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胃黏膜腺体萎缩均有显著改善(19〈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CAG可改善其证候、主要症状和胃黏膜腺体萎缩。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脾清热化瘀法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月经不调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合并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抑郁症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宁心解郁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3、5、7周的不良反应(TESS)以及抑郁程度(HAMD)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第1、3、5、7周的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中药合并心理支持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中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宁心解郁汤 中药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蒙医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0例常规西药治疗及50例蒙医疗法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比较CMAP测定结果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前组间CMAP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侧CMAP波幅平均(0.53±0.22)mV,患侧CMAP潜伏期平均(1.05±0.15)m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结论 蒙医疗法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患侧CMAP水平及相关临床症状,具有深度研究价值。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蒙医疗法 CMAP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治疗中中医滋阴补肾法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社区T2DM患者74例,根据疗法分组,A组(二甲双胍联合滋阴补肾方)37例,B组(二甲双胍)37例,比较血糖水平、糖尿病治疗效果。结果:血糖水平比较,A组糖化血红蛋白[(6.15 ± 0.70)mmol/L]低于B组[(8.09 ± 0.78)mmol/L],A组空腹血糖[(5.27 ± 0.60)mmol/L]低于B组[(6.72 ± 0.66)mmol/L],A组餐后2 h血糖[(6.89 ± 0.67)mmol/L]低于B组[(8.54 ± 0.87)mmol/L],组间差异显著(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89.19 %(33 / 37)]高于B组[70.27 %(26 / 3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同时联合实施中医滋阴补肾治疗,可有效降糖,临床疗效较高。

  • 标签: 中医滋阴补肾 2型糖尿病 社区治疗 血糖
  • 简介:李乃卿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基础,扶正固本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他善于应用扶正固本法以扶助正气、培植本元。临证用药时针对正虚的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气血不足、阴虚津亏、肾阴亏虚、肾阳不足等不同虚证,分别采用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壮阳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等的平衡,从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李教授主持研发了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放疗、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能够起到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 标签: 扶正固本 肿瘤 参芪扶正注射液 李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