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92例为研究样本病例。以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感染组(21例)与未感染组(71例),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置管时间、及白蛋白(ALB)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s,VVRS)是PCI中爆发危险急症,若情况严重,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患者在接受心导管接入治疗后,应严密观察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状态,并进行准确评估,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将心血管导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最小化。本文总结和综述了心导管介入治疗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希望对降低心导管介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有所帮助。

  • 标签: 心导管介入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人员在选择于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1年12月-2023年9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25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12例与13例,BD留置针输液法及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法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BD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1-2023.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6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结合患者置管情况和不良事件引发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存留时间为(5.51±1.13)天,明显比对照组存留时间短,出血量为(1.02±0.13)毫升,明显比对照组出血量少,置入操作耗时(11.14±1.21)min,明显比对照组耗时短。观察组患者引发不良事件比例为3.33%,明显低于照组的26.67%(p<0.05)。结论:肿瘤患者临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改善患者治疗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引发概率,增加认可度,可以借鉴。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延续护理应用于接受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护理中产生的价值。方法:在本院肿瘤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患者98例,通过电脑系统软件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49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另外49例患者设定为参照组。参照组按照肿瘤科室护理要求开展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主要接受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延续护理干预,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分别产生的影响。结果:参照组PICC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且该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差于实验组(P<0.05)。结论:将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延续护理应用于接受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护理中,可以明显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导管 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不全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SA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术后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不全肠梗阻的症状,可以有效提高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不全肠梗阻患者 临床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对 PICC进行维护以保持其通畅。方法 回顾性总结为 76例置管的患者维护过程。结果通过住院期间祥细的宣教,精心的护理,及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均已达到保持通畅的目的。结论只要规范维护 PICC导管,讲宣教落实到位,并进行正确的的冲封管,就能保证导管通畅,维持有效的静脉通道。

  • 标签: PICC 导管 正常维护 保持畅通
  • 简介:一次性使用呼吸道用吸引导管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分类要求,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此类产品必须在上市前,在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监局进行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取得注册证书后才能销售。为给省级审评中心针对此类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提供审评依据,统一审评标准,本文针对企业需要递交的技术资料要求,从技术审评角度出发,提出该类产品的技术审评关键点。

  • 标签: 呼吸道吸引导管 技术审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规范病区鼻导管输氧病人吸氧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选定规范病区鼻导管输氧吸氧病人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病人安全为活动主题,运用QC七大手法,对全院26个护理单元的鼻导管输氧病人吸氧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区鼻导管输氧病人吸氧管理规范率明显上升,患者及家属对吸氧相关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病区鼻导管输氧病人吸氧管理规范率,同时也让患者及家属掌握了更多的吸氧相关健康教育内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病员满意度及舒适度。

  • 标签: 品管圈 鼻导管输氧 管理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在肿瘤护理中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100例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将所有入选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肿瘤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实验组肿瘤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肿瘤患者的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是8.00%(4/50),比对照组低76.00%;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1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的护理给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措施,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于临床肾脏疾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出现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等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 2015.2月至 2016.2月收治的肾病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 27例与干预组 27例,一般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服务,干预组重点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自护能力,总结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一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3%,干预组为 7.41%,干预组较少, P<0.05。一般组患者对于导管护理、病情掌握情况、健康饮食、自理能力等评分均较低,干预组均较高, P<0.05。结论 本次研究中,对此类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早期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评价均较高。

  • 标签: 肾脏疾病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纤维鞘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术中冰冻病理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冰冻病理诊断,术后还要进行相应的石蜡病理检查,在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术中冰冻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 本次研究的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 95% ,深入分析,其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相近,两种方式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方法在检查患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患者的组织学形态也能清晰展示出来,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工作中。

  • 标签: 术中冰冻病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新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对健康知识和导管维护的需求方向,针对不同的患者在带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制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健康宣教的方式,提升患者在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的质量和满意度。 方法 制定血液科个性化PICC置管患者健康宣教需求的调查问卷,对本科室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准备置管、置管一个月内和新置管准备出院的100名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需求问卷调查,搜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对于导管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日常护理居家淋浴及置管处局部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的内容比较关注,同时对宣传手册和微信群的宣教方式比较认可。 结论 制定系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对新置管患者建立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同时组织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群,开设微信公众号由PICC专科护士负责,制作简单易懂的健康宣传手册,发放给新置管的患者。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时,主要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其中最佳的血管通路就是患者静脉内痿,但有时会因其他因素影响,此时需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方式做好血管通路。虽然使用导管做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中症状,但会因导管感染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因此需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为此,本文对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进行分析,并讨论具体的护理进展,为医疗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血透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典型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超声检查征象的诊断效能。方法 2022年01月一2023年01月,截选30例患者(32枚浸润性导管癌结节)设为研究组,截选32例患者(36枚乳腺良性肿块)设为基础组,两组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征象,行因素分析,评价超声检查征象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下,浸润性导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肿物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2)RI>0. 70;(3)造影剂向心性增强;(4)造影后范围扩大。经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征象诊断灵敏度为89.35%,特异度为90.58%。

  • 标签: 不典型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超声 检查征象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