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设置基础是能够较好适应恶劣海洋环境并成为大跨度跨海桥梁首选的一种基础形式,但在国内的应用和研究还很少。通过对国内外主要跨海桥梁的深水设置基础建造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跨海桥梁深水设置基础技术发展需要在设计理论、大型施工装备、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的关键技术,以期对我国日后跨海桥梁在深海、厚软土、强震、强风浪、急流等复杂恶劣环境下桥梁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有所借鉴。

  • 标签: 设置基础 跨海桥梁 深水基础 建造技术
  • 简介:铁路路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影响轨道的稳定,破坏轨道的几何形位,严重的威胁行车安全,工务部门在整治这类病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用的方法是及时补充石碴,起道整修,填补炉灰、修坡脚挡土墙、开挖排水沟、载水沟等等。但是,上述办法对有些地段却是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控制病害的发展,而且病害却越来越严重,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例如,沈局管内浑白线K199+815m~880m处高路堤地段,在运管15年中填补炉灰3000m~3、补充石碴500m~3、修坡脚挡土墙305m~3,但没有收到效果。1990年在该地段起道维修50多次,左侧下沉量仍然达400多毫米、右侧达100多毫米。在当前运量、轴重、速度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证行车安全是当务之急。为彻底

  • 标签: 路基下沉 承载层 行车安全 整治方案 挡土墙 刚性
  • 简介:<正>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就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精益生产方式是指用多种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就是一种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的思想和技术,它既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哲理。这一管理模式在国际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并取得成功,在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同样也是一种先进和成熟的经验。

  • 标签: 项目成本管理 精益生产方式 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部 项目管理 建造模式
  • 简介:在采用连续梁的桥梁工程建设中,是采用胶接缝的节段梁,还是采用湿接缝的节段梁,还是采用传统的悬臂浇筑法施工,在施工方案上有什么区别。此文从施工应具备的条件、施工工艺流程和步骤、施工工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对节段的预制拼装、悬臂浇筑施工所需的费用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胶接缝的节段梁建设桥梁,工期较短,但费用偏高。

  • 标签: 节段梁 预制拼装 方案比选 造价分析
  • 简介:0引言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顶层战略,多种跨越大江(河)、海峡(湾)的大型桥梁需要建设,推进我国桥梁建设信息化、智能化达到“智慧建造”的建设理念。智慧建造,要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兼顾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施工”,即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的进步,

  • 标签: 黄河公路大桥 智慧 技术 BIM 应用 大型桥梁
  • 简介:装配式桥梁因其具有施工快、预制构件质量高、对交通及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业内人士广泛关注。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加深,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尤其在城区复杂的建设条件下,建筑(包括桥梁、管廊等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应用是必然的选择。此次交流会探讨了装配式桥梁设计、施工、构件生产、运营养护和智慧管理的关键技术,现场观摩学习羊犀立交全互通改造项目。26-27日,交流会聚焦新形势下市政工程工业化的发展与成效、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技术实践与探讨、市政工程工业化在成都地区的应用实践、羊犀立交预制拼装立柱设计及生产关键技术、典型市政工程的预制装配化施工技术、节段预制拼装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工业化建造、基于BIM的装配式桥梁技术应用及BDIP协同管理系统、快速施工桥梁及研究开发、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及装配工艺、羊犀立交项目观摩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装配式桥梁 建造技术 改造项目 工业化 立交 互通
  • 简介: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安徽省公路学会、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等主办的首届桥梁工程创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工业化建造示范项目观摩会于2018年4月19日在合肥召开。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包括:(1)、桥梁的标准化、装配化及工业化建造;(2)高速公路集约建造;(3)BIM在桥梁及公路设计应用实践;(4)有代表性桥梁研究及设计实践;(5)当前深水沉井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等。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胡可先生作《高速公路集约建造成套创新技术及应用》的主题报告,报告从①高速公路低路堤综合体系,②索辅、桁架等低高度桥梁,③工业化建造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邵长宇先生作了《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的思考与展望》报告,从①桥梁工业化建造如何评价,②设计与施工规范存在空白,③质量检测与验收存在空白,④新材料、新技术的准入如何设定等四方面对我国桥梁工业化建造的背景、现状及展望作了全面的介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建中教授对当前预制拼装桥墩常用的连接方式的抗震性能作了报告。重庆交通大学周志详教授和安徽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吴平平院长分别做了桥梁装配化实践方面的报告。

  • 标签: 新技术交流 桥梁工程 示范项目 工业化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高速公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