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为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39%,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其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卒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经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中的预防作用,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外科实施手术并采取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严重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肺部感染等患者,总结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3.5h,通过实施优质化围术期护理,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术后仅2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及时处理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外科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加强预防感染的管理,采取规范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低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全麻 预防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造成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医源性感染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途径以及疾病类型,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0例感染患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其医源性感染的患者构成比、感染状况、感染途径及感染种类等基本情况进行记录研究,并对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制定控制及预防医院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有效临床政策。结果患者分布分析发现,感染发生率为2.52%,其中31例为患者感染,占62.00%;10例为检验科人员感染,占20.00%;6例为其他科室人员感染,占12.00%;3例为保洁员感染,占6.00%;对感染途径分析,15例为血液感染,占30.00%;23例为体液及粪便感染,占46.00%;3例为化学试剂感染,占6.00%;9例为其他感染,占18.00%;对感染类型分析,15例为甲型肝炎感染,占30.00%;3例为乙型肝炎感染,占6.00%;18例为丙型肝炎感染,占36.00%;7例为戊型肝炎感染,占14.00%;5例为梅毒感染,占10.00%2例为结合病感染,占4.00%。结论加强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完善并落实相关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及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检验科 医源性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自2013年12月至今起,加强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进行规范管理后,对比未进行规范管理与规范管理之后为期1年期间,对比本院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结果实行规范管理之后,与之前相比较,本院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之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医院内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降低病人院内感染发生几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预防控制 院内感染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83-02
  • 简介:目的探讨切口牵开保护器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收治的Ⅲ-Ⅳ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切口牵开保护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和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共监测患者31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00%(6例),对照组为11.88%(19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10±3.30)min、(7.00±2.20)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0±4.10)min、(10.00±3.50)d],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为(2.00±1.70)分,低于对照组的(3.00±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口牵开保护器可有效降低Ⅲ-Ⅳ类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 标签: 切口牵开保护器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口腔护理预防ICU危重患者口腔感染及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80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感染以及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口腔污垢残留、口腔感染的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在抑菌效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为5%,对照组肺炎发生率为1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应用口腔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口腔感染,且加强患者口腔抑菌能力,在降低肺炎等并发症上也有一定效果,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ICU危重患者 口腔感染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严格依据国家卫生部文件《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实施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措施前后各180例在我院使用医疗器械进行诊治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1.11%,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7.22%,研究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P<0.05)。结论严格实施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可有效保障临床诊治和护理的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62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29.03%;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3.23%,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人数分别为5例、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分别为16.13%、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不仅能够增强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发生感染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几率,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及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肺部感染预防工作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在接受相应护理方案后的肺部感染情况以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7.8%,明显的低于另一组(表1),而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达88.9%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面护理对策进行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肺部发生感染的情况,同时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面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 肺部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的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研究,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收治的500例泌尿外科患者,对患者的感染率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回顾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应的措施,运用SPSS17.0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结果5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中发生了37例感染,其感染率为7.40%,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出了7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一共有31株,站41.89%,单因素进行分析显示,≥60岁、具有侵入性操作、留置尿管的时间大于等于5天、住院时间要大于20天,使用抗菌药物等和患者出现的尿路感染显著相关,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显示,年龄大于等于60岁、并且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操作、留置尿管时间大于等于5天,抗菌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以及留置导尿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抗菌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是泌尿外科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护人员的洗手观念进行不断的加强,建立消毒制度,应该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

  • 标签: 泌尿外科患者 尿路感染 分析与预防探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66-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预防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5例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和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伤口感染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