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金东仁的《土豆》(1925)和李泰俊的《农民》(1939)是韩国现代中描绘华人形象的代表作品。《土豆》中的“王掌柜”是首次出现在韩国现代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也是当时朝鲜社会剧增的华人的典型代表。然而,该形象被描写成非道德的、反社会的人物,而促使这一形象生成的中心媒介就是“金钱”。透过该人物形象,可以窥视到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朝鲜社会对华人的看法。《农民》中的华人形象是聚集韩中矛盾焦点的主人公。但是,评价以万宝山事件为背景出现的这些华人形象时,需要了解当时韩中之间的民族矛盾是由日本的殖民政策和舆论炒作所造成的,只有对这些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以正确的逻辑进行思考。但是,以万宝山事件为背景进行叙述的小说《农民》并没有抓住这点,只以朝鲜人取得水路开垦的胜利而收尾,并把与朝鲜人对峙的华人集团塑造成暴力团体,可以说,这是创作过于疏懒的结果。这种试图将超越意识形态的问题集中在民族层面的文学形象化,对后来朝鲜对华(人)的认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批判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

  • 标签: 韩国现代小说 金东仁《土豆》 李泰俊《农民》 华人形象
  • 简介:作者刘屏在中国现代馆工作了20个年头。20年里,他亲手整理了巴金捐赠的大量原稿、信函、书籍和其他珍贵文物文献资料。他把听到的看到的记下来,留在心里,并以中国现代馆库房中收藏的巴老的赠品为着眼点,以“点式”的写法,选巴老百年之中的一些关键时刻和特殊故事,一点一点地跳着写,这本书就像串成一条项链,那些项链上的每一颗“珠子”都选得很有特色.

  • 标签: 中国 现代文学馆 刘屏 《一个小老头 名字叫巴金》 知识分子 作家
  • 简介:首先感谢栾梅健教授的邀请。来复旦之前,我在北京参加过两场分别由《文艺报》和北京文联举办的'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研讨会,再从宏观的方面,已经谈不出新的想法。(1)这次想选一个比较小的角度。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呢?因为近年我写过贾平凹、王安忆、张承志、铁凝等作家的研究文章,发现他们在新时期初期创作阶段,都曾谈论过沈从文、孙犁、汪曾祺对自己的影响。从外国翻译作品影响新时期初期青年作家创作这个流行话题看。

  • 标签: 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传统 沈从文 贾平凹 小说笔法
  • 简介:美国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乍看上去似乎保留了格林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基本故事情节,但实际上无论它的故事情节还是思想内容都与格林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相去甚远。《白雪公主后传》充满了对传统童话故事的调侃和反叛,是后现代作品的典型代表,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嬗变问题。

  • 标签: 《白雪公主后传》 后现代主义 调侃和反叛 道德嬗变
  • 简介:该文认为。在巴金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出生地”与“作品”简单对接的思维模式潜藏其中。完整考察“出生地-地域-地域文化-作家-作品”的过程,可以发现巴全文学创作的巴蜀文化特征没有充分的根据。

  • 标签: 地域文化研究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 巴金 思维模式 文化特征
  • 简介:王国钦先生就诗词入史问题的商榷文章,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树对立面,歪曲甚至篡改我的文章,比"断章取义"还要"不公道、不厚道"。现代人的古体诗词该不该入现代史,这是可以讨论的。我主张慎入,是根据文学史的经典性原则、诗词传播接受的大众语言基础、现代性标准和五四传统的意义而提出的,但又坚定地认为旧体诗词在其辉煌的历史上会永远地活着,而且对今人的旧体诗词也要进行研究

  • 标签: 现代旧体诗词 慎入 文学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6
  • 简介: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已近三十年,适时地回头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开展美国犹太文学研究会起到一定的总结和反省作用。本文梳理并评价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美国犹太文学的特点以及美国犹太文学研究中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认为美国犹太作家无论怎么写或是否愿意接受被冠以美国犹太作家这样的头衔,他们始终都无法改变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和秉性。

  • 标签: 美国犹太文学 研究现状 民族立场
  • 简介:一、信的发现2005年3月,笔者在吉林省图书馆后旧书市场购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3月出版的《沫若文集》第三卷一册,内收《卓文君》《棠棣之花》等剧作,品相尚好,扉页印“何善周”朱文行书小藏书章。笔者此前曾于旧书市买过1950年群益出版社版蔡仪《新艺术概论》,扉页亦印“何善周”朱文行书小藏书章,实际上此章正是何善周藏书用章。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 往来书信 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沫若 教研室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3
  • 简介:)施蛰存的都市小说便有了他的独特性,就有人说施蛰存的小说,施蛰存将翻译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挑战

  • 标签: 施蛰存 文学史施蛰 纪念施蛰
  • 简介:一、关于《文艺月旦》(甲集)1947年由北平太平仓普爱堂出版的中文版《文艺月旦》(甲集),是一本主要依照天主教道德观念评判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现代作品的珍贵资料。《文艺月旦》(甲集)原为法文,名为《说部甄评》。但此书并不都是小说,还羼有剧本、随笔、诗歌等。编者一方面在法文版中保留这个名称,觉得它所代表的是全书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全书的实际内容,另一方面在中文版中遵从了读者的批评意见,将书名改为较为笼统的《文艺月旦》。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天主教 文艺 文学观 传教士 巴金
  • 简介:本文对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的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概览。基于统计,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成就与缺失、现象与问题、热点与冷寂等复杂景观。同时,本文就研究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1912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文学研究如何突破困境,新时期文学与新世纪文学研究如何沉潜与学理化,“十七年文学”及“文革”文学研究如何摆脱边缘和冷寂等问题,分别做了探讨。这些思考对此后的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或有裨益。

  • 标签: 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 统计 分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0
  • 简介:台湾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理应有所不同,台湾的台湾现代文学研究有四种话语,二是台湾现代文学不等同于西方现代主义

  • 标签: 台湾台湾 台湾现代 文学研究
  • 简介:建国50周年前夕,文学界又一次喜事临门——一座端庄、高雅、气派的文学殿堂在首都北郊拔地而起,北京从此又添一处独特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令人瞩目的首都国庆重点工程之一的中国现代馆新馆的建成。

  • 标签: 文化景观 中国 现代文学馆 巴金 冰心
  • 简介: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国共两党、民间团体对灾民进行了相应的救济,救济中存在的贪污腐化等人祸因素加剧了天灾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灾荒之下社会环境急剧恶化,越轨犯禁之事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升级。现代具体形象地书写了自然灾害下的人与社会,表现了作家直面苦难的勇气和良知。

  • 标签: 现代文学 民国时期 自然灾害 流民 救济 社会冲突
  • 简介: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形成,标志着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成熟。中国现代批评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批评家已经开始对批评、批评家本身的价值及其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与政治、审美等诸种关系,进行了深入而成功的反思和探讨。自周作人后又涌现了茅盾、李健吾、朱光潜、朱自清、李长之、梁实秋等一批卓越的批评家,其观点、个性迥异的杰出评论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李健吾、李长之和朱光潜对批评活动本身的反思,这些都标志着现代批评意识的初步成熟。

  • 标签: 批评家主体意识 现代文学批评史 批评个性
  • 简介:几年前,我曾应一家杂志之约写过一篇《巴金的意义》,试图从中国知识分子的角度来探讨巴金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本文将换一个角度,从文学史的范围来继续探讨这一问题。但这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因为巴金先生从未以一个作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相反,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以社会革命家的事迹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直到耄耋之年,依然认为自己的所有文学创作只是一种与读者、与世界进行交流的特殊方法,文学并不是他的主要的职业。

  • 标签: 现代文学史 巴金 文学精神 传承 接力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