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广州广牧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调查了广州几家猪场大肠杆菌对常用饲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检测了复合有机酸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的基础上;试验选用24日龄断奶仔猪,分别用金霉素、牧丰宝(广州广牧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机酸型酸化刺,总有机酸≥70%)+金霉素、磷酸型酸化剂+金霉素,分别观察对断奶仔猪的保健促生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几家猪场肠道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常用饲用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尤其是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土霉素钙、金霉素、硫酸粘杆菌素等的耐受性较为明显;一定浓度的牧丰宝对这些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机酸型酸化剂牧丰宝磷酸型无机酸酸化剂与金霉素合用较仅使用金霉素的对照组,日增重分别提高13.6%、4.1%,料重比分别降低9.92%、2.85%,腹泻率也有较明显降低。且牧丰宝+金霉素的效果好于磷酸型酸化剂+金霉素。

  • 标签: 促生长作用 有机酸制剂 断奶仔猪 金霉素 保健 饲用抗生素
  • 简介:众所周知,我们只要进行水产养殖,就离不开必要的基础设施,如池塘、渠道、水源,以及道路、能源必须的渔业机械。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些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提高标准,达到维系养殖生产正常进行所需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我们的养殖生产才能够连续良好地、顺利地进行下去。

  • 标签: 基础设施 渔业生产 改造 养殖生产 水产养殖 渔业机械
  • 简介:正确的鉴定病原生物与统计其寄生强度。是诊断观赏鱼寄生虫寄生虫病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依据,其方法详述如下。

  • 标签: 寄生虫病 观赏鱼 诊断 检查 病原生物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量0.57~3.82g)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lagowskii的耗氧率及其昼夜变化窒息点。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氧率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氧率峰值在中午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量为(1.72±0.60)g的拉氏耗氧率(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氧率(OR)随体质量(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 标签: 拉氏 耗氧率 窒息点
  • 简介:在电子控温循环水系统中,研究不同水温(15℃、18℃、21℃、24℃27℃)对56日龄的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小体鲟A.ruthenus西伯利亚鲟A.baerii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组施氏鲟幼鱼的体长特定生长率(SGRL)显著高于其它温度组(P<0.05),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W)差异不显著(P>0.05);在18~27℃范围内,体长绝对增长率(AGRL)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显著高于15℃组(P<0.05)。18~24℃组的体质量绝对增长率(AGRW)显著高于15℃27℃组(P<0.05)。在18~24℃范围内,施氏鲟幼鱼的体长相对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显著高于15℃27℃组(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24℃。18℃组小体鲟幼鱼的SGRL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SGRW则差异不显著(P>0.05)。在15~27℃温度范围内,小体鲟幼鱼的AGRW升高后降低,其中18℃24℃的SGRW分别为0.61g/d0.64g/d,显著高于其他组。15℃组AGRL最低(1.6mm/d),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小体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18~24℃,最适生长温度为18℃。在15~27℃范围内,21℃组西伯利亚鲟幼鱼的SGRL、AGRL体长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但27℃组存活率最低。西伯利亚鲟幼鱼的最适生长范围为15~24℃,最适生长水温为21℃。不同温度下,3种鲟幼鱼的肥满度变化不同,施氏鲟幼鱼的生长类型为强异速度生长,不同于小体鲟幼鱼与西伯利亚鲟幼鱼。在15~27℃范围内,3种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在早期生长培育时应选用不同的培育温度。

  • 标签: 施氏鲟 西伯利亚鲟 小体鲟 温度 生长 增重率
  • 简介:  一、我国水产品养殖与加工的地位  1、我国水产品在世界的地位  2005年全世界水产品总量约为12000万吨,中国432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36%;2005年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4500万吨,中国3209万吨,占全世界的70%;200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为257万吨,居全世界第一位.……

  • 标签: 养殖加工 加工地位 地位机遇
  • 简介:1事件经过2003年5月24日,我县成集镇防检组5名防检员到该镇生猪贩运户郑某家中(未报检)检查时发现,郑某家中已收购生猪17头,其中有6头生猪既无产地检疫证明、也无免疫耳标,于是,防检员要求货主郑某对6头无产地检疫证明免疫耳标的生猪实施补免、在免疫有效期内实施补检,凭检疫合格证明再调出县境。

  • 标签: 产地检疫证明 免疫耳标 生猪 事件 收购 检疫合格证明
  • 简介:1992年起对濒危物种-新疆大头鱼的生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水域有: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及其上游托什干河库马里克河、塔里木河、博斯腾湖及上游开都河天鹅湖、大西海子水库、渭干河水系及克孜尔水库车尔臣河及新发现的喀依拉克湖等水域,行程10000多km。初步查清了新疆大头鱼的分布范围、生态要求及其数量演变。新疆大头鱼分布的海拔高程为800-1200m之间,最高不超越1500m。栖息于水温较高的静水或缓流的湖泊中,仅为了产卵进行短距离的溯河洄游。现存有新疆大头鱼的水域仅为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渭干河水系的克孜尔水库,并在库区下的河道中发现幼体。目前新疆大头鱼物种已极度濒危。新疆大头鱼系裂复鱼亚科中生长快、个体大、性成熟年龄晚、繁殖力低的大型食肉性鱼类。运用Von.Bertalanffy的理论生长方程求得的生长参数:-K=0.063;to=0.275;L=118.2cm;W=25.884g;tip=17.1龄;tamx47.2龄。与历史上捕获的最大个体基本一致。并对新疆大头鱼的食性、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新疆大头鱼濒危的原因:1、新疆大头鱼生物学特性的本身决定它对环境要求苛刻,分布面窄、成熟年龄晚、繁殖力低、游泳不敏捷,因而群体数量少,剩余群体大于补充群体,资源破坏后恢复困难;2、水利设施建设,破坏了新疆大头鱼的肥育场所隔绝了新疆大头鱼溯河产卵的洄游通道,断绝了群体数量的补充;3、捕捞强度增大,加速了新疆大头鱼资源衰退;4、缺乏保护增殖措施等等,导致新疆大头鱼物种极度濒危。最后提出五项建设性措施:1、迅速建立国家级的克孜尔水库新疆大头鱼自然保护区;2、加强对艾西曼湖群喀依拉克湖的渔政管理,将误捕入网的新疆大头鱼暂养起来,运送到克孜尔

  • 标签: 新疆大头鱼 扁吻鱼 濒危物种 保护 分布 数量演变
  • 简介: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鲤鱼、银鲫、黄颡、牙鲆等淡水海水鱼类进行了DNA含量测定或倍性分析。通过几百个样品的测定分析,认为流式细胞仪在DNA相对含量测定倍性分析上结果比较稳定一致,可以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分析。同时对待测样品的保存、处理及上样量等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找出最好的保存方法、最简便的样品处理方法最少的上样量。流式细胞仪在水生生物的遗传育种、种群分化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测定 倍性分析
  • 简介:今年是广西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成立10周年。回顾10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广西水产研究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广西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稳步前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农业部及广西的重要行业质检机构,为提高广西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 标签: 渔业环境保护 水产品质量 广西 质检工作 环境监测中心 水产研究所
  • 简介:  季铵盐络合碘具有季铵盐与碘的双重杀菌作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防治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外用药物.季铵盐对菌体有很强的亲和力,通过吸附、溶解菌体胞浆膜,降低病原体的表面张力,增加胞膜的通透性,造成重要酶营养物质的漏失,水渗人菌体,使其破裂或溶解,释放出的碘(I2)则氧化菌体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中的氨基酸结合而导致蛋白变性抑制菌体的代谢酶系统,促使病原体崩解死亡.……

  • 标签: 出血病烂 季铵盐 烂鳃
  • 简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雪君等,以长嘉母猪为对象.探讨黑麦草替代日粮精料及添加脂肪对母猪产奶量、奶成分的影响。母猪妊娠前期(前90d)用黑麦草替代40%50%精料,妊娠后期与哺乳期替代率30%,并添加10%的脂肪粉。结果表明:由黑麦草部分替代日粮精料母猪奶产量有降低趋势,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护〉0.05);乳成分中乳蛋白、乳脂含黄不受影响,但显著(P〈0.05)降低乳固形物含量。添加脂肪粉虽然显著(P〈0.05)降低了母猪产奶量,但提高了乳总固形物乳脂含量,其乳蛋白含量不受影响。

  • 标签: 乳脂含量 总固形物 黑麦草 精料 日粮 乳蛋白含量
  • 简介:一、导言由于杂交草鱼(clenopharyngodonidella×Aristichlhysnobilis)性不育,在美国目前已确定用它替代草鱼作为生物控制沉水植物。因为远缘杂交,所以杂交草鱼没有显示出杂种优势。因此,从鱼苗到鱼种阶段生长速率缓慢,很难培育到放养规格(300毫米)。

  • 标签: 草鱼 远缘杂交 增氧 池塘 生长影响 杂种优势
  • 简介:本研究以杜大长早期断奶仔猪为对象.分2次试验探讨了小肽制品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添加效果。试验1设计4个小肽制品的添加水平(0‰、2‰、4‰、6‰),探讨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此选择最佳添加量.试验2以试验1选出的最佳水平为添加量.研究小肽制品对仔猪生长性能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肽作用的某些机理。试验1结果:添加2‰小肽制品的试验仔猪与对照组相比,日采食量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55%17.3%(P〈0.05):而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试验仔猪的生长性能呈下降趋势。故确定小肽制品的最佳添加量为2%0。试验2结果:以添加2%od、肽制品的日粮饲喂仔猪.试验仔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分别增加了15.7%(P〈0.01)18.1%(P〈0.01).料重比腹泻率分别减少了2.1%(P〈0.05)54.8%(P〈0.05),这与试验1结果基本一致;血清总蛋白浓度球蛋白浓度分别增加了45.8%(P〈0.01)19.4%(P〈0.05),尿素氮浓度减少了39.6%(P〈0.05).白球比降低了33.9%(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分别增加了282%(P〈0.05)、26.6%(P〈0.05)39.9%(P〈0.01).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了22.1%(P〈0.05),以上结果显示.小肽制品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机能。

  • 标签: 小肽制品 生长性能 免疫机能 早期断奶仔猪
  • 简介:本文采用电泳方法对德国镜鲤,选育镜鲤及杂交种的肝组织Pod、Mdh、Est三种同工酶进行分析,三种鲤的Pod同工酶谱只有一种表型,Mdh酶谱中选育镜鲤在MDH-2出现杂交。Est酶谱中选育镜鲤Est-6有基因多态现象,德国镜鲤Est-1Est-5有多态现象,两个亲本在生化遗传上比较接近。

  • 标签: 同工酶 基因多态现象 德国镜锂 选育镜锂 杂交后代 生长优势
  • 简介:与二倍体(2n组)精原液做比较,以不同密度为组别,研究了4℃下两组(3n-HD3n-LD)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精原液的保存时限。结果发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液中精子的活力寿命逐渐降低。2n组、3n-HD组3n-LD组虹鳟精原液中精子分别在保存5d、4.5d12.5d后失去活力;在7d、15d14.5d后死亡,即三倍体虹鳟精原液4℃保存时间约为二倍体的2倍,说明低温短期保存三倍体虹鳟精原液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虹鳟 三倍体精液 低温保存 寿命
  • 简介:试验选用内江猪、荣昌猪长白猪初产母猪,研究肥胖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从发情第一天开始,连续3d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n)、促黄体素(LH)瘦素(Leptin)水平,并于第三天各屠宰5头母猪以测定皮下脂肪组织obmRNA表达丰度,同时对其他母猪进行繁殖性能观测。结果表明:内江猪荣昌猪皮下脂肪组织obmRNA表达丰度及血清Leptin浓度显著高于长白猪种。obmRNA表达丰度与Leptin浓度高度正相关,且两者与初产母猪的血清FSH、LH总产仔数呈正相关,而与初生个体重呈负相关。

  • 标签: 基因表达差异 繁殖性能 肥胖基因 瘦肉型猪 mRNA表达 脂肪型
  • 简介: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某瘦肉型猪场发生一起以仔猪贫血、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混合感染。笔者用中西结合的疗法,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蔓延。结果.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76.9%。

  • 标签: 仔猪 附红细胞体 弓形虫 感染 报告
  • 简介:研究了不同季节体质量为107.824-22.97g的兴凯湖野生红鳍原鲐(Cultrichthyserythropterus)肝胰脏、肠道消化酶活力及夏季昼夜变化肌肉氨基酸种类组成、含量及其变化,探讨其营养生态特性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红鳍原铂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比活性显著不同(P〈0.05),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同一季节蛋白酶比活均显著高于淀粉酶比活(P〈0.05);红鳍原鲐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比活的昼夜变化为:19:00~21:00、19:0016:00~19:00时值最高,7:00、7:0021:00值最低。红鳍原鲴肌肉由18种氨基酸组成,冬季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五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谷氨酸含量均最高,最低为胱氨酸。春、夏季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较高,秋、冬季较低;秋季鲜味氨基酸含量最低。研究表明,野生红鳍原鲐消化生理具有不同季节日变化特点,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提示:冬季鱼体代谢活动对肌肉组织中必需氨基酸的依赖。

  • 标签: 不同季节 消化酶 氨基酸 红鳍原鲌
  • 简介:雌性三倍体鲑鳟鱼已知是不育的,因而有利于水产养殖。本研究旨在对多种温度水静压刺激处理诱导三倍体硬头鳟(Oncorhynchusmykiss的一种溯河回游类型)的效果加以对比。热休克水静压刺激在各组硬头鳟卵受精后25分钟开始施行。热休克处理所用温度为26—36℃,持读1.25~20分钟;水静压处理所用压力为5.5~8.3×10~4KPa(1KPa=0.145psi)持续2~6分钟。三倍体的诱导率通过红血球细胞核长径的测定来计算。在26℃温度下持续20分钟的热休克处理和在7.6×10~4kPa压力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诱导出100%的三倍体比率(triploidrate),但是各组卵的成活率却与处理的强度成负的相关关系。因而三倍体产量(triploidyield)(即三倍体的诱导率与孵出时的成活率的乘积)在26℃下持续10分钟的热休克或6.9×10~4KPa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处理时为最好,分别是50.3%49.9%。

  • 标签: 三倍体 热休克 压力刺激 不育性 硬头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