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母亲安全”是一个全球卫生战略的重要目标,“妊娠人生大事,务使母婴平安”是WHO于1998年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因此,妊娠期女性心理特点护理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妊娠期 心理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本组收拾的53例患者进行详细的监测,并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有效、科学的临床护理能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提升了孕妇以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制定合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科学的治疗护理措施,母子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正确治疗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对保证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护理 体会
  • 简介: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合并子宫肌瘤的妊娠患者逐渐增多。文献资料显示,妊娠期间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与孕期呈现非线性相关。产褥期间子宫肌瘤可明显减小至孕前状态。孕前子宫肌瘤的大小、BMI、产次、年龄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妊娠期间子宫肌瘤的大小变化,而哺乳及产后月经复潮时间对妊娠期间子宫肌瘤的大小变化无影响。雌激素、孕激素、β-hCG在妊娠期间子宫肌瘤的大小变化中均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妊娠 变化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2008年12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在新疆墨玉县人民医院产科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采用阴道试产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共209例,其中182例进行了阴道试产,试产率为87.08%,成功阴道分娩130例(71.43%);失败52例(28.57%),其中子宫破裂6例(3.30%)。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除有明确再次剖宫产指征者均应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阴道试产机会,避免不必要的再次剖宫产。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试产
  • 简介: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与感染,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均可使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随着风湿热诊疗的进步,一心脏病手术的发展及剖宫产技术的应用,使妊娠合并心脏病救治的成功率提高,如果能及早识别孕产妇的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症候,预防和处理好心脏病孕妇的心力衰竭,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妊娠 心脏病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单胎妊娠孕妇500例,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500例中208例阴道试产,146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0.2%,剖宫产者354例,剖宫产率70.8%;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住院费用均高于阴道分娩组,恶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阴道分娩组长,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感染、窒息及颅内出血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再次行剖宫产的绝对指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予阴道试产。

  • 标签: 再次妊娠 剖宫产术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为再次妊娠的孕妇提供安全的分娩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剖官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300侧孕妇的资料。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新生婴儿在肺炎、窒息以及颅内出血等方面的差异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产褥感染率、产后大出血等方面,剖宫产组都比阴道分娩组高。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是较为合适的,应该推广应用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7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中76例进行阴道试产,54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1.05%。选择性剖宫产96例,其中有手术指征的仅49例。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介入性产前诊断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存在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双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性产前诊断双胎妊娠88例,其中,羊膜腔穿刺术87例,脐带血穿刺术1例。实际产前诊断胎儿个数169例,检出胎儿异常19例(11.18%)。其中:(1)产前筛查DS高风险29例、ES高风险1例,DS高风险检出双胎之一DS儿2例,检出双胎均为45,XX,der(13;14)(q10;q10)pat。(2)胎儿超声检查异常11例,检出双胎之一69,XXX1例;18-三体4例;双胎之一46,XY,t(12;18)(q13;q21)denovo1例。(3)高龄20例,检出双胎之一DS儿2例。(4)高龄+DS高风险15例,检出双胎之一DS儿4例。(5)单基因遗传病产前诊断6例,其中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4例,双胎均为血红蛋白H病1例、双胎均为重型β-地贫1例选择终止妊娠;双胎均为轻型α-地中海贫血1例。耳聋基因产前诊断2例,其中1例耳聋基因双重杂合突变,1例检出双胎之一耳聋基因异常、之一胎儿结构异常两例均选择终止妊娠。(6)其他7例。术后1个月随访,流产率为0。经遗传咨询4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选择减胎术、13例选择期待疗法。结论介入性产前诊断是双胎产前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单基因遗传病安全、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避免缺陷儿出生,具有极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双胎妊娠 介入性产前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双胎胎儿畸形的分类及各类畸形比例,初步探讨双胎中各类畸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双胎合并胎儿畸形的病例,按畸形累及系统、畸形胎儿个数、畸形严重程度及孕妇年龄分组,分析各组畸形的比例,并分析各类畸形与绒毛膜性质、受孕方式及妊娠年龄的关系。结果267例双胎合并畸形的胎儿中,按畸形的系统分组,比例依次为:心血管畸形(27.3%)、神经系统畸形(20.6%)、骨骼肢体畸形(15.7%)、泌尿系统畸形(13.1%)、水肿胎(12.0%)、颜面体表畸形(11.6%)、前腹壁畸形(8.2%)、消化系统畸形(6.0%)及呼吸系统畸形(5.6%)。非致死性畸形155例、致死性畸形112例,双胎之一畸形225例(84.3%)、两胎畸形42例(15.7),双胎非特有畸形244例(91.4%)、双胎特有畸形23例(8.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单绒毛膜双胎畸形相比,双绒毛膜双胎畸形中泌尿系统畸形比例显著增加(P=0.007);与自然受孕的双胎畸形相比,辅助生育后的双胎畸形中无脑儿比例显著增加(P=0.006)。结论双胎畸形中以心血管畸形比例最大,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骨骼肢体畸形位于第三;双胎之一畸形比两胎畸形常见;单发畸形比多发畸形常见;双胎非特有畸形比双胎特有畸形常见。

  • 标签: 双胎 胎儿 畸形 绒毛膜性质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26岁,因宫内妊娠26周利凡诺引产后昏迷7h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律4~5/30d,妊3产1,末次月经2000年11月9日,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5个月时感明显胎动,孕期无腹痛、头晕、眼花、阴道流血等症状,产前检查无异常,因计划外妊娠,于2001年5月15日在院外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注药后12h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烦躁、四肢抽搐,但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血压22/15kPa,体温39.5℃,经降温、降压、镇静治疗后病情稳定,于注药后23h自然分娩一女死婴,子宫收缩可,阴道流血少,产后1h即出现昏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124次/分,予甘露醇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于5月17日17时转入我院.

  • 标签: 中期妊娠 凡诺引产 利凡诺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0名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名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期者19名,其中1名孕妇死亡,4名上消化道出血,5名胎死宫内,9名产后出血;代偿期者11名,1名产后出血,没有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但1名胎死宫内,没有出现孕产妇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应在肝功代偿期妊娠,而且妊娠时应得到专科医生指导,使妊娠风险降到最低。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应是孕33~35周。

  • 标签: 妊娠 肝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4位患有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的病患的临床表现,疾病类型及其治疗、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以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最为常见。结论: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与非孕期有些不同,容易造成误诊,应引起妇产科和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妊娠期 并发症 急腹症 处理
  • 简介:目的:对丹那唑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服用药物不同分为二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丹那唑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4个月,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组有效率、复发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谷丙转氨酶升高、阴道出血、体重增加等,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丹那唑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治疗作用,且二种药物治疗效果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丹那唑,因此,在临床上治疗上应首选米非司酮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 标签: 丹那唑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及血清CA125测定对诊断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患者6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经阴道超声检查,部分患者进行了血清CA125测定.结果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符合率98.7%;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1.7%;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5.1%.血清CA125检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阳性率39.4%;子宫腺肌病阳性率52.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阳性率59.2%.结论阴道超声可做为较准确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方法.阴道超声下囊肿穿刺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血清CA125测定可做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的协助诊断方法,应进一步完善对照组的研究.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阴道超声检查 血清CA125 诊断治疗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生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确诊的青春期EMs患者71例,其中合并生殖道畸形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青春期EMs中合并生殖道畸形15例(21.1%),均为梗阻性畸形,与无畸形者相比,其就诊年龄较小(P〈0.05)。就诊时主要症状是痛经进行性加重或周期性腹痛伴原发性闭经(80%)。盆腔超声术前诊断与手术诊断相符率达80%,核磁共振达90%,合并泌尿系统畸形8例。内异症病变部位以卵巢为多见(73.3%),根据r-AFS标准分期: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4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清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联合宫腔镜或阴式手术解除生殖道梗阻,随访13例,腹痛症状缓解12例,复发1例。结论青春期EMs合并生殖道畸形常见症状为痛经进行性加重、周期性腹痛伴原发性闭经,常合并泌尿系统畸形,盆腔彩超及核磁共振有助于诊断,及时手术解除梗阻预后良好。

  • 标签: 青春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殖道畸形 泌尿系统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