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90例患者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分析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呼吸科患者会出现危险的发生率较高,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低其危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使得患者对护理满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病房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血管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5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即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期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差于实验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同时对化疗期不良事件风险率进行控制,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乳腺癌 化疗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对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预防DVT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护士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比较,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后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护士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比较住院患者DVT预防措施总落实率由45.6%升至93.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基础,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预防DVT护理措施落实率和护士认知水平,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深静脉血栓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于ICU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意义。方法筛选出本院的96例住ICU病患,视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为管理组A和管理组B,两组都是48例,管理组A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B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其效果。结果管理组B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操作熟练程度评分都比管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管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是83.3%,管理组B是95.8%,管理组B比管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益于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荐实行。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中的300名经历了手术室治疗并接受了护理的患者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这30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我们对其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最后将两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模式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结果。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我院声誉,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且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我院相关管理人员可积极采用此方法。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针对消化内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运用PDCA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质量控制,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并持续改进,对实施PDCA模式前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PDCA模式控制护理风险后,消化内镜科在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及仪器器械、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方面平均分均较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规避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应在临床得到推广。m

  • 标签: PDCA 消化内镜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和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肾内科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参照组;对另外一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分析研究,并针对各类风险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18%)明显高于参照组(78.18%),同时研究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内科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率。

  • 标签: 肾内科 护理风险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产科对孕妇实施脐带、胎盘的超声产前诊断在急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产科急诊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47例胎盘、脐带异常孕妇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行产检的50例健康孕妇组成B组,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观察胎儿胎颈两侧脐动脉血流的S/D值、RI值、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异常孕妇中检出情况,其中17例脐带绕颈、14例前置胎盘、9例胎盘植入、5例胎盘早剥、2例胎盘附着。组间各观察指标比较,A组S/D值、RI值明显高于B组,A组胎儿羊水污染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组,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较B组其产程、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上述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诊断的实施可以及时、准确的对脐带、胎盘异常情况进行诊断,这可为临床的后续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脐带 胎盘 超声诊断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本组患者按照自杀风险的存在进行分组,观察本组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各项指标显示,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伴有自杀观念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小和常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临床上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抑郁症 双相障碍Ⅱ型 自杀风险 危险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10例心血管内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每组10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参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疗效和护理质量等情况。结果参照组满意度、医疗纠纷、风险事件、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参照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99.98±2.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31±2.1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加强风险管理,可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喉癌戴管生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常见的几种护理风险以及对这些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0例2017年5月到2018年6月医院接收的喉癌戴管生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除了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之外,还要增加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总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质量和心理状态焦虑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喉癌戴管生存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喉癌戴管生存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见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1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护理程序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风险意识、风险评估和处理能力;护理前后患者负面情绪状态、生存质量;风险事件出现率。结果实验组颅脑损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风险意识、风险评估和处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状态、生存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面情绪状态、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事件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风险管理在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强化护士责任意识和风险评估、处理能力,降低风险发生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程序 颅脑损伤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08月-2017年05月收治的13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护理合格率结果分别是1.54%和96.92%,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明显的改善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患者 安全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包括支持治疗、药物应用、常规检查以及环境管理等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包含风险识别、评估、处理以及效果评价。统计两组孕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应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29%,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2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产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服务中心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通过对患者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安全风险的分析,采取制订完善多项应急预案,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加强患者宣教,在候诊区放置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结果患者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减少,门诊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通过不定期安全排查及应对策略的制定,能有效减少安全风险,患者服务中心服务质量提升,减少了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安全风险 患者服务中心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接诊于我院的拟行冠心病介入术的96例病人被分为2组(依据护理方式,每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均被给予常规护理的措施,此外,观察组再被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人员护理评分相关指标、护理风险及投诉事件、患者满意度。结果入选风险管理小组的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后其基础护理及专科知识水平、沟通应急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均较一般护理人员更佳。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经护理风险管理后,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x2=8.185,P=0.016)及纠纷投诉率(x2=9.426,P=0.001)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其满意度(x2=6.413,P=0.039)却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能力,使护理风险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病人的满意度也可被大大提升,效果卓越,值得临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介入术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护理部以“守护圈”之名开展降低锐器损伤,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品管圈(QCC)活动,对护理人员针刺伤降低效果,并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阶段未实施守护圈QCC期内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做比较,评估QCC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满意度及职业安全感均显著提升,与QCC活动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增强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职业暴露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相关风险和母婴结局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80例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进行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非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和观察组(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均有40例。两组的产妇均接受了剖宫产手术治疗,对两组产妇产后的不同时间出血情况,妊娠结局和围生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血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35.0%、先兆子宫破裂17.5%、胎盘粘连42.5%、胎盘植入20.0%,剖宫产率100.0%、子宫切除率35.0%、死亡率10.0%,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57.5%、胎儿窘迫20.0%、新生儿窒息30.0%、围产儿死亡10.0%,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存在很高的产后出血几率,并发症几率,母婴结局不理想,因此患儿及孕妇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尽早诊断和及时抢救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央性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分析管理应用于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比分析精神科老年病房2013年1月-2014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前(对照组)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后(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共发生23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1%,研究组共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33%,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质量,可有效减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病房 精神科 风险管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