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预防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对3615例用药儿童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5.65%,肌注给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3%,口服给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5%。抗生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占首位。结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儿童的生理特点、用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密切相关。加强处方药的管理,合理使用药物,开展治疗药物浓度检测以及用药安全教育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儿童 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统受累,可威胁生命或死亡。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约占肺炎总数的15%~30%,随着抗生素的泛用,使得临床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因此本次研究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将336例儿童随机分两组,168例儿童未行预防性护理为对照组,168例儿童行预防性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伤害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预防和护理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风险。

  • 标签: 儿童 意外伤害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在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进行护理干预,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儿童在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配合接种,增强了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做好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是顺利做好接种工作的根本保证。

  • 标签: 儿童 保健 预防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置管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置管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置管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置管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种五联疫苗的效果,更好的了解与突出五联苗用于儿童免疫的安全性。方法在黄河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将接受基础免疫接种的2-18月婴幼儿400名分为两组分别接种五联苗与单苗,分别观察不良反应并统计接种次数。结果接种五联疫苗的儿童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苗组,同时接种五联疫苗以来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大降低。结论五联疫苗相较单苗优势主要体现在不良反应率低,减少工作量,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五联苗 接种 副作用 工作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38例,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临床上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38例患儿中有33例痊愈,显效3例,2例好转。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衰 护理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服务在儿童早期保健方面的方法和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到2010年11月期间在本社区登记的221例三岁以下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11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社区服务,观察组在常规社区服务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社区健康服务,比较健康服务的效果。结果两组在家长保健能力考核分数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1.5826,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家长保健知识考核分数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0.5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家长对社区服务满意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0.52,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儿童一年内生病次数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9.526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的健康服务可以显著的提高儿童家长的早期儿童保健意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健康成长,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服务儿童早期保健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个慢性炎症性疾病,应该尽早应用抗感染治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哮喘控制治疗应越早越好。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①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②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

  • 标签: 儿童 哮喘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用中成药标准中用法用量项目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药品产生的警示缺陷,并提出改正建议。方法以现行中成药标准收载可用于儿科或儿科专用药374个作为样本,统计其用法用量项的信息,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结果儿科用中成药存在用法用量标示不明128个,年龄段涵盖不全204个,有“遵医嘱”字样62个,有“酌减”字样98个,含毒性成分药物31种,仅20个疗程标示情况。结论儿科用中成药的用法用量项标示充分性低可能导致药品缺陷,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保证儿科中成药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儿童用药 中成药标准 用量
  • 简介:摘要儿童前牙外伤后夹板固定与成年人的治疗方法不同,本文介绍了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了临床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初步探讨了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 标签: 儿童前牙外伤 夹板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由人类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季节多以夏秋季节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及臀部皮肤疱疹为主,可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低下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留下后遗症。然而目前尚缺乏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临床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营养支持治疗和对心肺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对症处理。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引起多种肺外病变,所有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治疗,重症者加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症状多于肺部体征,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儿童休克期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病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还对其采用了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措施包括创面护理、输液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对比,观察组的病患者经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措施干预,其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优质的护理措施在烧烫伤儿童中具有明显的有效性,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措施在烧烫伤儿童的护理中具有理想的临床价值与推广意义。

  • 标签: 烧伤 儿童 休克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儿童保健教育开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医院门诊儿童进行保健教育,出院后再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多数儿童对保健基本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自觉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结论保健教育能力是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必要条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健教育计划、内容和措施。

  • 标签: 儿童 健康教育 保健知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皮肤病的患病种类、例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儿童出现皮肤病的机率。方法将100例接受住院治疗的皮肤病儿童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有53例男孩,47例女孩,男女之间的例数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性。儿童年龄在5个月至15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6.2岁;患病时间在3小时至11年之间,平均值为3.1年。分析这100例儿童皮肤病的种类、例数。结果在本次作为观察对象的100例儿童中,有21例属于细菌性感染范围,占总数的21%;12例属于真菌型感染范围,占总数的12%;18例属于病毒性疾病范围,占总数的18%;剩余49例儿童全部都属于过敏性皮肤病范围,占总数的49%。结论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儿童皮肤病学诊断及治疗的水平及质量同时获得了显著的的提高,相信在树立正确预防皮肤病理念的前提条件下,儿童出现皮肤病的机率一定会呈现逐年下降的理想趋势。

  • 标签: 儿童皮肤病 100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及规范治疗方法及预后对比。方法回顾本院2014~2015年3~6岁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支原体肺炎临床上以反复发热、咳嗽为主要特点,血清学检查可有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增高,影像学表现因其累积气道不同部位而有不同表现,轻症病例经使用大环内脂类药物(阿奇霉素)能获得满意疗效,重症病例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部分患儿预后可能遗留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单侧透明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 标签: 儿童 支原体肺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