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历史上历次西北回民起义规模巨大、影响广泛,回民起义是回族历史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起义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回民起义史的研究,就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尤其是自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回民起义资料丛刊》出版后,“回民起义”成为史学领域研讨的热门,陆续出现一些颇有见地的佳作。

  • 标签: 回民起义 白寿彝 历史学家 回族史 斗争 历史事件
  • 简介: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初期,1853年爆发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对上海的城市化、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天地会支派的上海小刀会,具有传统会党特性,同时由于特殊的时代、地域背景,如西方入侵、上海通商、闽粤移民大量进入上海和太平天国运动等因素,上海小刀会及其起义发散着浓厚的现代性因素(讲洋文、吃西餐、穿皮鞋现象的背后,是与洋人的特殊关系)。小刀会起义对上海造成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使得商业、海关与租界获得飞速发展,上海也得以在现代化轨道上加速前行。传统观点认为,随着商埠开辟,外力入侵,清朝沉沦,这是一出国家悲剧。但从“大历史”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骤然提速,尽管西方人主观上未必存有善意,且其推动的现代化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探寻的是客观意义,即西方工业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 标签: 上海 小刀会 叛乱 现代性
  • 简介:孔飞力教授《晚清的起义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和社会结构研究》一书是七十年代美国的中国史研究走向新潮流的一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1970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再版面对中国近代的种种新问题,本书作者从美国老一辈中国学家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注)转向中国社会内部寻找答案。本书描述了自十九世纪初期直到近代影响中国甚巨的“军事化”过程,其中探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问题。例如,近代史应当如何划界?其动因是什么?绅士阶层在近代作用的演变,这种演变如何影响了地方和全国政治。近代中国社会“军事化”的社会构造,它与地方行政贸易网络结构的关系,与地方宗教及家族组织结构的关系,绅士阶层的属性及其特点等等。尽管本书讨论的问题主要来自美国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但其中某些问题的提出及其着眼点对中国研究近代史的学者也许有所启发。此外本书运用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内进行史学方法大讨论的学者们也会有所裨益。今将总括全书的新版序言及第一章第一节译出,希望有助于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注)关于美国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参阅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1988年中华书局)一书.

  • 标签: 军事化 近代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史研究 地方社会 中国中心观 西方冲击
  • 简介:1948年夏,我从解放区山西离石县史家庄回到西安,直奔文于一家,他见我亲切如故,留我在他家做客。此时他已从135师少将师长,调任原69军副军长(明升实贬)。我向文于一讲述了整编29军在宜川战役失败,最后关头,中将军长刘勘用手榴弹自炸身亡的情景。当时我就在刘勘身边。空军通话说,从飞机上看,地面全是灰色军装的共军,解放军重重包围,没有一个缝隙可以突围。解放军逼近刘戡仅100米处,

  • 标签: 于一回忆 人生选择 军旅征程
  • 简介:1900年由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分野前的一件大事。由於史料零星、档卷鲜见,以致有些问题难於判断。丘菽园是捐款资助自立军最多的新加坡华侨,他的後人至今保存了自立军起义前後的一些原始材料,以之与自立军有关的日本所藏《井上雅二日记》校读,不但可以纠正晚近史书的记载有误,而且对自立军起义前後的孙中山、康有为关系等提供了新的素材。

  • 标签: 自立军 唐才常 丘菽园 康有为 《井上雅二日记》 孙中山
  • 简介:早年来陕,在西安学习和教授中国古代史,对明代陕西科学家王徵的史迹和著作颇为关注。从史学前辈陈垣先生等的著作中,知王徵著作中有《忠统》一种,也有称之为《忠统录》的,惜无从明了该书的内容和性质。五十年代末期,参加《陕西近百年大事记》编写,前往三原、泾阳等县搜集资料,于王徵后人处得见封面无书名而书口每页刻印《忠统中》或《忠统下》字样的木刻印本书两册。粗观内容,知“忠统”当为三原北城守御同盟这个地主武装的称号,

  • 标签: 地主 同盟 农民起义 著作 史学 史迹
  • 简介:编者按:地方志为"官书",是一地重要典籍,应当充分利用"地近易核,时近迹真"的便利,审慎地核实史料,严格把关,力避差错.志书记载在外地活动的人物,尤其是寓居港澳台及海外的人士,一定要审慎地核实史料,不能以讹传讹,贻误后人.张之英传是个深刻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 标签: 钦州市 治史态度 起义将领 地方志 港澳台 史料
  • 简介: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如果按规模,要算是辛亥前革命党所有起义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前后差不多有三万人之众。但是,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也是历次起义中最难有成效的,没有消灭什么清军不说,

  • 标签: 萍浏醴起义 党组织 参与者 骡马 参加人数 革命党
  • 简介:参与改造起义部队的文艺工作者———记西南军区第二工作团文工团的一段经历□赖田王效雄曹晔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工作团文工团,是四川刚解放时的1950年2月成立的。文工团从筹建到同年8月赴西北一野七军整编,总共只有半年时间。时间虽短,条件很差,但它却...

  • 标签: 西南军区 工作团 文艺工作者 歌剧《白毛女》 部队士兵 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