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这个被称为“读图”的时代,一真正进入内在形式的图像理论无疑是对其的一极重要的回应。然而,图像研究的学理化探索不易,正如作者所说,“图像语言”的探究恐怕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被称为“语言”的表达形式中最为滞后的。

  • 标签: 图像语言 符号学 痕迹 “语言” 学理化
  • 简介:有人认为汉语里不存在“NP1+把/将NP2+在L+VP”句式。本文用大量例句说明汉语里存在这种句式。这种句式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动词都没有“附着”的语义特征。“在L”有多种语义指向,蕴涵多种语义角色;受动词的限制,“在L”可以次范畴化为[原点][起点][终点]和[方向]的对立。“在L”的语义功能制约该句式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在L”位于“把/将”字短语和动词之间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在L”的语义指向、“在L”蕴涵的语义角色、时序原则和成分照应原则。

  • 标签: “把/将”字句 在L 语义功能 变换 位序
  • 简介:罗曼·雅各布森创造性地综合了索绪尔语言学、布拉格语言学以及皮尔斯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符号学理论。在他看来,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必须在符号学的整体语境中被检验,诗学必然从审美诗学走向审美艺术符号学乃至审美文化符号学。通过对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改造和补充,雅各布森创造性地提出了"第四符号"理论,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建立起一独特的审美自律范式,为当代符号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凸显"审美"在当下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同样意义重大。

  • 标签: 罗曼·雅各布森 审美文化符号学 语言诗学 皮尔斯 第四种符号
  • 简介:村上春树有一本有趣的书,名为《夜半蜘蛛猴》。书中说到猴子善于模仿,而作者笔下的这个小猴子更是个模仿精灵、模仿狂,处处模仿“我”的行为,甚至包括写作。猴子的表兄弟——人,也是模仿狂。不同之处只在于,猴子为模仿而模仿,或是为自娱而模仿,而人的模仿,是为某种目的而模仿,为表达某种意义而模仿。此模仿可称为表演。表演,必定是符号行为——为了传达意义而“摆弄”自己的身体。

  • 标签: 表演 符号学 符号行为 村上春树 模仿 猴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郾城方言存在两小称变调:高降调和低升调。在亲属称谓词中,高降调多为成年人和无亲缘关系的人使用,表示讨好和拉近关系,听感上短促生硬;低升调多为儿童和有亲缘关系的人使用,表示喜爱亲密,听感上长而自然。在亲属称谓词重叠变调中,存在两不同的音步模式:扬抑格和抑扬格。扬抑格表现为左重右轻,抑扬格表现为左短右长。郾城方言可能分别使用了“高”和“长”两手段表示两不同性质的小称。

  • 标签: 亲密 小称变调 音高 音长
  • 简介: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头脑风暴法和拼图学习法两合作学习模式在不同类型英语课堂的应用。通过介绍头脑风暴法的起源,应用原则,结合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用具体案例说明头脑风暴法在写作教学准备阶段应用的优点。通过介绍拼图法操作步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阐述了拼图学习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

  • 标签: 合作学习 头脑风暴法 拼图学习法 优势
  • 简介:文章主要从指称、指称意图与语言形式的选择角度讨论在“我人还在这儿”、“王鹏(的)人呢”这类表达中,先行的表人定指词与后行的“人”指称同一个对象的语言现象。文章认为这种现象是合作指称的结果,先行词限定了“人”的外延,“人”凸显了先行词的内涵。这种合作指称与二者的指称倾向性有关。说话人利用这种现象来实现凸显、比较以及暗示等指称意图,如果“人”不出现,会带来句法、语义或语用上的消极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虽然需要句法和语义上的条件,但主体上是一语用现象。

  • 标签: 指称“人” 合作同指 指称意图 内涵凸显
  • 简介:文章对韩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检验了有效句法复杂性测量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总数、零形成分数量、T单位长度4个指标可以作为韩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发展的有效测量指标,而T单位数量、T单位分句数、话题链长度、话题链分句长度、话题链分句数不是有效的发展测量指标。另外,研究还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总数、零形成分数量、T单位长度既能有效区分韩语母语者的汉语水平,也能有效预测写作质量。

  • 标签: 韩语母语者 句法复杂性 测量指标 写作质量
  • 简介:《甲骨文字典》中沟通字际关系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不确定。一套术语指称了两类性质不同的字际关系;同一个术语指称不同的字际关系,同一字际关系用不同的术语指称。上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中,字际关系术语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用法,《甲骨文字典》并没有反映出来。《甲骨文字典》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甲骨文工具书编纂中也应该注意。

  • 标签: 《甲骨文字典》 字际关系术语 工具书缡纂
  • 简介:杨从时编《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现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时代最晚不会晚于明代中叶,是四库本以前的唯一传世《四声等子》本子。文章对重编本在校勘学上的价值及其切身与见母列位问题做了说明,梳理了重编本所反映《四声等子》与《指玄论》的密切关系

  • 标签: 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 四声等子 杨从时 指玄论 见母列位 等韵学
  • 简介:生物符号学致力于研究自然中的符号过程、意义、信息与交流。生物符号学作为范式转换,将生命过程看作是意义产生过程、信息过程,而不仅仅是机械过程。根据生物符号学,生命过程在符号框架内可以被丰富地解释。生物符号学产生于达尔文生物学的两个反常。这两个反常可能会导致生物当前的主流范式走向危机。面对这个危机,生物符号学提出了符号学的回应。生物符号学利用皮尔斯符号学通过重新定义生物学的事实、问题与方法,重新概念化了生物学。一些迹象表明,生物符号学已经进入了常规科学的阶段。然而,要想进一步发展,它必须面对内部、外部的挑战。

  • 标签: 生物符号学 符号过程 新达尔文生物学 范式
  • 简介:在汉语主语提取、宾语提取关系从句的加工难易问题上,基于经验和基于工作记忆两大理论有不同的预测,而现有的实证研究仍存争议。文章从大型新闻语料库出发,对不同类型关系从句出现的频率以及从句内两个名词所构成的生命度格局的分布态势,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主语提取的关系从句比宾语提取的关系从旬出现得更频繁,从而支持基于经验的理论。此外,双有生格局虽然在心理语言实验中被普遍采用,但在真实语料中很少出现,而分布最广的是由有生主语和无生宾语构成的对比生命度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实证研究结果不统一的原因。

  • 标签: 经验 工作记忆 关系从句 频率 加工难易度 生命度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热已经热了不少年,至今热力不减。韩晗的这本书也是着意在此用力。他从现代文学目前最为多见的三研究方式——“通史研究法”、“作家作品研究法”和“理论前置研究法”存在的弊病人手,紧跟“重新回到历史现场”的以史料学为核心的现代文学史研究新范式的热潮,通过建构“群像式”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开垦出一块块学术的“处女地”。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史料学 现代性 大众传播 叙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