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1问题:的提出自我实现的预言指的是期待对行为的潜在影响(Rosenthal&Jacobson,1968)。在教育和体育的有关文献中,期待对操作成绩的影响经过以下四个过程(Good&Brophy,1978,Hom&Lox,1993):第一,运动员的种族、性别、体型等特征给他们的教练员一个印象,教练员在这个印象的基础上对这些运动员产生期待;第二,这些期待对教练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包括他们向运动员提供反馈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第三,教练员的行为又影响运动员的心理,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操作成绩;

  • 标签: 大学 篮球运动员 自我实现 预言 反馈形式
  • 简介:在《体育教学杂志》以前的文章中,作者曾阐述过舞蹈课中学生能力的自我知觉。本研究是继前人之后在更传统的体育活动环境中对大学生能力的知觉进行的继续研究。

  • 标签: 体育课 大学生 自我知觉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阶段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课外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技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养成了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习惯;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对体力活动自我管理技能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体育锻炼阶段对体力活动自我管理技能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技能有待提高,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意识。

  • 标签: 课外体育锻炼 自我管理技能 阶段认知
  • 简介:本文从珠三角农村区域综合发展的角度,以和谐定位的观点对特定区域的体育发展思路进行了粗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旨为珠三角农村体育发展的定位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 标签: 和谐社会 农村体育 珠三角地区 体育产业 中国
  • 简介:采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2)一般自我效能对身体锻炼量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身体自尊对身体锻炼量和体育锻炼史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和身体自尊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体育锻炼 身体自尊 一般自我效能
  • 简介:根据"建设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一流基础教育"的宏伟目标,在上海市第一期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于1998年进行第二期课程发展工程.为使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对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体育与健身 课程改革 理论与实践
  • 简介:以问卷调查、面访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国16个小城镇的竞技体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小城镇输送任务主要依靠学校来完成,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超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小城镇举办比赛受竞技体育的"变异"影响.

  • 标签: 小城镇 竞技体育 运动训练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了东亚1724名青春期女子对自我体型的错误认识和社会性体型焦虑度的实际状况,东亚四城市的青春期女子在实际体型、对体型的自我评价以及她们的理想体型方面的分布状况具有明显差异,54%的研究对象处于正常体重范围内,但是,大约55%的研究对象对自己的体型作了偏大的评价。另一方面,福冈85.3%的研究对象,大邱70.1%的研究对象,台北46.7%的研究对象以及上海45.7%的研究对象希望自己具有苗条的身材,青春期女子自我感觉有肥胖的体型,表明了她们怀有社会性体型焦虑。最后,在那些具有减肥意向的人群中对体型错误认识的比率和社会性体型焦虑度均较高。

  • 标签: 青春期女子 减肥意向 体型 社会性体型焦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