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将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因高血压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表达水平检测,并通过对比研究明确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不同参数条件下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 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患者( P<0.05);胰岛素水平与 sE-s浓度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P<0.05),血糖水平与 sE-s浓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肥胖、性别、胰岛素等项目均可能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产生影响,因此临床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合理化干预对高血压疾病发生、进展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 血糖 胰岛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单结合胆红素(MCB)水溶液超微形态及早期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并与非结合胆红素(UCB)对照,探讨MCB与胆石形成的关系,为MCB和UCB在胆汁中的超微形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对MCB与UCB的相对生理水溶液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MCB的动态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出现微小颗粒组成的圆形聚集物;②微小颗粒消失,融合成等大的融合物;③融合物进一步聚集成较大融合物;④较大融合物周边出现溶化现象,同时析出不规则类似UCB超微形态物。UCB的动态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出现大小不等块状物;②块状物有聚集趋势,没有熔化与融合现象;③聚集物进一步聚集增大。结论MCB的水溶解度较小,容易从胆汁析出并聚集,其理化性质不稳定,早期形态变化活跃,可能在胆石形成的始动期起重要作用;UCB理化性质稳定,在胆汁中也容易聚集、沉淀形成胆石。

  • 标签: 单结合胆红素 透射电子显微镜 胆石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的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共计50例,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患者认可度。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早搏二、三联律、早搏成对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患者认可度,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分更高,P<0.05。结论: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效果,且患者的认可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检出率 认可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研究。方法 : 临床试验通过对患者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进行检测,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诊治的临床癫痫患者 80 例进行研究,观察患者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效果。 结果:在临床试验 荧光偏振免疫法 的条件下,试验结果显示出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标准的患者作共有 49 例,检测率为 61.25% ,低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癫痫患者有 24 例,检测率为 30% ,而高于临床血药浓度有效标准的癫痫患者 7 例,检测率为 8.75% ,患者间的实验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采取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进行试验的建立方法具备相当良好的灵敏度,该实验呈现出强个体化差异性,因此在临床上建议在给予癫痫患者实施治疗干预时需要针对个体化给药。

  • 标签: 血药浓度 监测 丙戊酸钠 癫痫 个体化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从给临床科室分离出的 443株致病菌,采集时间为 2018年 7月至 2018年 12月,将此 443株致病菌进行了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及耐药性监测,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 443例致病菌株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分别为 76株( 17.16%)和 367株( 82.84%),常见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 32.96%)、铜绿假假单胞菌( 28.44%)、肺炎克雷伯菌( 16.93%)、金黄色葡萄球菌( 11.74%)、屎肠球菌( 7.2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26%) ,且不同类型的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不相同。结论:对不同菌种进行微生物的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准确掌控细菌的耐药性变化,指导患者临床抗菌药物应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临床微生物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肝穿刺组织活检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频率,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肝穿刺活检术后病例,对术后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频率1次/30min*4次,1次/60min*4次,可实际反映患者肝穿刺术后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肝脏穿刺术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有助于医护人员早发现问题,减少护理的工作量,并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肝穿刺 生命体征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福州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为明确职业病防治重点提供数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特将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近两年时段内于我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 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的各项情况以及不良事件表现。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有效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时长、留院休养时长以及持续感染时长等各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出现率为 0其发生几率远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之中为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是能够有效避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事态出现,能够极大程度的增加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之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连续性血液净化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份微生物标本纳入本次研究,并开展细菌耐药性检测和微生物检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在外科和儿科中,其耐药菌株构成比低于呼吸内科以及重症监护室;在50例标本检出的耐药菌株中,其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微生物检验 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全麻过程中无创动脉压(NIBP)与有创动脉压(DirectART)监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在近年来全麻中同时行NIBP与DirectART监测的患者病例中,根据麻醉诱导后10分钟NIBP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此时的体位,分为a、b、c三组,每组收集25例;a组:MAP≥70mmHg,平卧位;b组:MAP≥70mmHg,右侧卧位;c组:MAP〈70mmHg,平卧位。同时记录该时点的NIBP与DirectART数值,对两组数值行均数的t检验并作简单相关分析。结果a组中NIBP与DircetART数值差异无显著性,相关系数r=0.938;b组中NIBP与DirectART数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r=0.933;c组中NIBP与DirectART数值差异有显著性,r=0.771。结论在NIBP测量值的MAP≥70mmHg且为平卧位时,两种方法对MAP的监测数值可相互替代;在侧卧位时,可用NIBP所测MAP值通过加减由体位引起的静水骶差准确推算DirectART的MAP值。在NIBP测量值的MAP〈70mmHg时,两种方法对MAP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应行DirectART监测,以获得患者真实的MAP数据。

  • 标签: 无创动脉压 有创动脉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7月1日在门诊接种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的4658例接种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查询疫苗出入库系统等方式监测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接种1剂次接种者1740例,报告一般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为0.057%,经查为服用后正常排毒。接种2剂次1530例接种者与完成3剂次全程接种者1388例接种者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后安全性高,接种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适用于低年龄段的人群接种,婴幼儿接种无轮状感染的症状。

  • 标签: 轮状病毒 减毒活疫苗 Vero细胞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2020年6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用顺序编码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7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37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心电监护仪,比较组间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率(65.21±4.06)次/min、QTD(32.62±5.14)ms水平相比参照组的要低,QTC水平(524.74±25.28)ms相比参照组的(481.96±15.03)ms要高(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监护仪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2型糖尿病疗养员血糖相关指标及运动依从性进行调研,并结合弹力带和有氧运动联合运动疗法,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切口去脂+连续性埋线微创重脸术在治疗不对称重脸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对象选择在本院接受整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双侧重睑不对称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随机抽选出100例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开法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而和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00%:P<0.05。结论: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性埋线重睑微创手术治疗不对称重睑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不仅有效性高,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十分的满意,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切口去脂 连续埋线 先天性双侧重睑不对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结合应用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诊断产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的检测方式,试验组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联合应用的检测方式,对比两组研究结果。结果:试验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情况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联合诊断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肌骨超声引导下冲击波单用与联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 KOA )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病例:96例,病症KOA,时间:2018.12-2021.6,分组方法:随机分组,组别:对照及观察,各48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超声引导下冲击波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冲击波治疗结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分析临床采取差异性的治疗措施后,对比WOMAC总分及膝关节各项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分值降低显著,且改善程度更优,差异明显,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冲击波结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KOA,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提升膝关节运动功能。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肌骨超声 冲击波 动态关节松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定本院于201 6 年 6 月到 2019 年 7 月收诊的 58 例 OSAHS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 等距抽样法分为观察组( 29 例,细节护理 联合基本干预 )与对照组( 29 例,基本干预 ) 2组, 对比 2组 OSAHS患者的监测成功率、满意度评分、舒适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睡眠质量总分 。结果:观察组 OSAHS患者护理后的监测成功率( 100.00%)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 OSAHS患者护理后的 NSNS评分( 92.43±7.13)分、 Kolcaba( 85.82±9.45)分 , 睡眠质量总分( 70.84±7.43)分 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心理状态评分( 58.16±5.12)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67.43±5.51)分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细节护理 可对 OSAHS患者的监测成功率、满意度、舒适度进行提升 ,减少患者负面情绪与疾病不确定感,同时可保证其睡眠质量, 值得使用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多导睡眠监测 OSAH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创立体定向脑电监测指引下精确定位致痫灶,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护理体会。方法:对 20例难治性癫痫的患者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来制定最优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视频脑电图监测、围发作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行微创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为“ 0”;行癫痫灶切除术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 20%;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为 99.4%;术后定期回访,目前无一例患者出现癫痫再发作的情况,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结论:经过临床的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患的信任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标签: 微创立体定向脑电监测 难治性 癫痫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