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一1949年年末,在大陆战败的蒋介石及其残余势力败逃台湾。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惨败甚为恼火。因为,他们出钱出武器帮助蒋政权打内战,结果是号称几百万精锐的"国军"在三年之内就一败涂地。杜鲁门政府原本就对蒋介石没有什么好感,通过这场国共内战,对蒋介石则彻底失望,认为他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决定予以抛弃,并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内各派反映较好的代"总统"李宗仁身上。

  • 标签: 李宗仁 杜鲁门政府 国共内战 顾维钧 国民党政权 残余势力
  • 简介:客家人所缔造而成客家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客家文化在社会宗法制度、文化生活习俗、祖先崇拜、风水观念等方面源自于中原。“敬天尊祖”本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信仰,一方面对宇宙及大自然之浩瀚有所感怀,天地人配列三才,人应该尊敬天地之所赐,人生天地之间亦应当有所作为;另一方面,祖先、祖宗乃生身之源,“木有本、水有源”,人人一系相承,人人应该崇本报先,

  • 标签: 客家文化 祭祖 家庙 台湾地区 祖先崇拜 宗法制度
  • 简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前,台湾《自立晚报》二位记者曾以非凡的勇气公开来大陆采访,破冰两岸新闻交流,轰动一时。这家曾经颇有影响的台湾第三大报虽已在本世纪初停刊,但是1987年9月的那段往事并没有被人淡忘。顺势而上的勇敢之举这年秋天,台湾岛上风传实行38年之久的"戒严令"可能出现突破,

  • 标签: 破冰之旅 十年 自立晚报 中国新闻社 对台工作 部门主任
  • 简介:台湾书院指的是清朝时期台湾社会按照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规范与制度、创建设立的以中华民族文明与儒家思想文化教育为重点的求学治学场所。台湾书院具有极为丰

  • 标签: 两岸儒学 书院两岸 儒学同源
  • 简介:2010年1月底,为了去台湾参加一小时"大家来谈丰子恺"的座谈会,我竟办了去台湾旅游8天的手续!这次座谈会,是由香港陈一心基金会召开的,无法由台湾发出邀请信。于是,除了参加旅游团并在其间离团一天去参加座谈会之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那就办手续,去游8天吧!

  • 标签: 台湾地区 2010年 座谈会 旅游团 丰子恺 基金会
  • 简介: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被新兴的日本帝国击败,被迫割地赔款,台湾不幸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异族的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蹂躏.沦为二等公民,本文拟就日本殖民下的民族政策作一初浅的探讨。

  • 标签: 日据时期 台湾 民族政策 皇民化运动 日本
  • 简介:齐如山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自民国初年结识梅兰芳起的二三十年间,与梅兰芳结成亲密无间的师友关系,对辅助梅兰芳确立梅派艺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47年,齐如山在上海和梅兰芳见了最后一面,并作了长谈。这次会晤后,

  • 标签: 齐如山 晚年生活 台湾地区 梅兰芳 民国初年 梅派艺术
  • 简介:在日韩合并100周年的2010年8月10日,日本民主党首相菅直人,表明日本将诚实面对历史,对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所带来的莫大损害与苦痛,痛切地反省及由衷地致歉,并且将日本宫内厅所保管的“朝鲜王室仪轨”等朝鲜半岛的贵重图书,归还韩国。日本首相的道歉谈话,仅对殖民统治36年的朝鲜半岛而发,对殖民统治长达50年的台湾,则没有任何道歉之意。日本人对台湾,趾高气扬地认定:台湾的“现代化”或“资本主义化”,是日本的殖民统治奠基的,是日本“苦心经营”台湾的结果。既然日本是台湾“现代化”的功臣,就没有必要对台湾道歉,反而乐意接受“台湾人”的感谢。台湾与朝鲜半岛,都经过日本的殖民统治,后来都经历了内战,而陷入“分裂国家”的状态。本文尝试分析何以“朝鲜人”能拂拭日本殖民统治的伤痕,让日本人肃然起敬,痛切地反省和致歉;而“台湾人”经过日本50年“皇民化”“同化”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媚日”的人群。

  • 标签: 日本 殖民 台湾地区 朝鲜
  • 简介: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诞生于台湾苗栗县出磺坑。马尾船政人——沈葆桢、丁日昌、吴赞诚、叶文澜等,都为其诞生和发展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出磺坑,位于台湾苗栗县东南约14公里的公馆乡和大湖乡的交界处,距离公馆街区东南方约5公里处,位于后垄(后垅)溪上段东西横谷的南侧,关刀山山地北麓,海拔约180至200米之间。

  • 标签: 石油工业 台湾地区 马尾 人和 沈葆桢 丁日昌
  • 简介:1994年秋,中组部经过认真审议和确认,下达公文通知广东省委,恢复丰顺县埔寨镇谢汉光的党籍,补办其离休手续。谢汉光是潜伏在台湾的中共地下党员,有着传奇性的经历,其党籍恢复和离休待遇的确认也颇为曲折。

  • 标签: 地下党员 中共 台湾地区 时间 中组部 丰顺县
  • 简介:1950年代台湾经济政策改革以土地改革、发展私营经济、改革外汇制度和十九点财经改革计划为主要内容。陈诚、尹仲容、严家淦、杨继增等技术官员是这几项经济政策改革的主要推手。台湾经济政策改革的起因在于应对美国经济援助的停止。其中,美国的角色主要是作为外在推动力而存在的,而非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利于国民党当局推行经济政策改革,而以陈诚为首的技术派官员务实的态度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因素,自由市场经济学说的传播,则为台湾当局的经济政策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

  • 标签: 经济政策改革 美援 技术官员 市场经济学
  • 简介:2013年9月,台湾当局的国民党"立法院长"王金平因帮该院"立委"、民进党党鞭柯建铭"关说"("关说",指代人陈说,引申为用言辞打通关节,与大陆的"说情"意思相近)一件司法案,受到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严厉斥责,被国民党考纪会撤销党籍。王金平为保"院长"高位,情急之下决定走诉讼之路。2015年春,拉锯多时的王金平党籍案官司因国民党党主席换人撤诉而落幕,但此案对国民党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伤害,恐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 标签: 王金平 蒋介石集团 谷凤翔 陈诚 黄向坚 自由中国
  • 简介:邓传安于道光二年由闽县县令调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此后在台任职近十年。因职务的原因,“尝东至彰化界外之水沙连各社,北至淡水之艋舯八里坌……又尝南至凤山之碑头;延袤千里,皆览其山川形势,稽其民风土俗。间有所得,辄笔于书”,汇成一册,则成《蠡测汇钞》,其中所记载的有关土著的情况,由于都是亲身经历,可以认为是这段时间(道光二年——十年,即1822-1830年)台湾土著居民生活情况的真实反映。文中所记“番”社的状况为“余经过处已见三社为墟,疑他处亦有似此者”,“过埔里社,见其番居寥落,不及十室”,因此作者感慨“民人生齿日繁,番黎生齿日耗,不知何故”。

  • 标签: 道光初年 台湾省 土著社会 文化习俗 土地开发 清朝
  • 简介:谱牒是中华几千年宗法社会的特有产物。以史载国政,以谱记家传。族谱真实记录一族之世系,上绍述祖宗,下垂鉴子孙,是中华各族姓的“魂”——传衍史。闽台谱牒凝聚了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多缘性”关系。本文以石狮(历史上隶属晋江)遗存的谱牒为例,着重阐述石狮与台湾的渊源。

  • 标签: 渊源关系 谱牒 石狮 台湾 宗法社会 海峡两岸
  • 简介:台湾在1895—1945年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里,日本殖民政府“饴与鞭”的治台政策,在当时及战后台湾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本文拟从当时台湾社会教育入手,试剖析日据时期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及其对台湾人民的影响。

  • 标签: 日据时期 社会教育 1945年 治台政策 社会生活 台湾人民
  • 简介:康熙年间清廷统一台湾后即在台开科取士,其中童试在台湾举行,乡会试在内地举行.地方官为台地民众呼吁实施科举考试,为台湾士人申请保障名额,为台湾考生设立考棚试馆,为台湾士子编选考试范文,还亲自主持科举考试,并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这表明地方官在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标签: 台湾 科举考试 地方官
  • 简介:面对“台海危机”发生后两岸关系紧张局势和“总统直选”后岛内政治力量新变化,为下一阶段“修宪”做准备,台湾当局决定援引“国是会议”先例,以政治协商形式,于1996年底召开“国家发展会议”,讨论“宪政体制”、“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三大议题,但在新党退出后,成为国、民两党利益交换的“分赃会议”,引起社会各界不满。从会议达成的结论来看,以“总统扩权”交换“冻省”共识,显然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独台”与“台独”的合流,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造了障碍,也造成台湾地区政治体制新的混乱。

  • 标签: 政治协商 利益交换 台湾“国家发展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