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一、前言:2010年6月举行的"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十四届CCTV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汇聚了歌唱艺术的美声、民歌、原生态、流行音乐合唱等歌唱艺术,由于地区的不同,传统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然而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段,也只

  • 标签: 声情并茂歌声 大奖赛漫谈 感情青年
  • 简介: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是以上世纪80年代的《高山下的花环》与《凯旋在子夜》为标志的。90年代后,电视剧叙事形式逐渐成熟与完备起来,特别是《渴望》等电视剧树立起了以家/国同构为结构方式的现实题材的创作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电视剧艺术的叙述魅力,与电视文化的世俗性、平民性的审美特质相契合,成为受到观众普遍认同的创作样态。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从1993年的《潮起潮落》开始借鉴家/国同构模式,到1997年的《和平年代》发展为家/国—军队的模式,2000年—2003年涌现出《突出重围》、《DA师》等一系列的军旅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它们大都沿续了家/国—军队的创作模式,在使军旅题材电视剧呈现出现实感、时代感、人情生活气息的同时,这一模式的重复运用也使军旅现实题材面临着需要突破的创作瓶颈。

  • 标签: 中国 军旅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 电视评论 艺术特色 创作模式
  • 简介:1978年开始出现的走私录音,是中国内地融入全球电子信息浪潮之中的第一种新型家用电子媒介。在此时期,许多内地民众之所以愿意花费大约一年的工资,去购买一台走私录音,既与人们日益重视个体自我的日常消费欲望有关,也与人们不满足于内地媒体的传统宣传方式有关。本文认为,走私录音的流行,不仅意味着共和国时期真正具有市场意义的消费者与现代传媒意义的受众诞生,而且还表明,新型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子文化有力催生并推动当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变迁。

  • 标签: 走私 录音机 消费 电子媒介 文化变迁
  • 简介:四、新时期西藏文学艺术取得丰硕成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和民族政策象春风一样又吹到了世界屋脊.西藏全力贯彻执行中央在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制定的"十分尊重和科学地继承、发展民族的文化艺术"和邓小平在中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的政策精神,大大鼓舞激发了西藏各族文艺工作者包括援藏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标签: 文学艺术 现当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录 雪山 亲情
  • 简介: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在文学艺术方面相互有着交流和援助,特别是全国对西藏扶持援助的悠久传统。而这个传统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促使西藏现当代文学艺术呈现出有如草原上彩霞般邦锦花绽开、雪山上云锦般杜鹃花怒放的繁荣兴旺的局面。真是亲情泽被雪山之莽原,春焕发藏人之心葩。

  • 标签: 现代 当代 中国 西藏 文艺交流 文学艺术史
  • 简介:2009年7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改版正式启动,改版后的新闻频道向受众展示出栏目形态之变、节目编排之变和频道包装之变,打造“新闻资讯台”的频道定位愈发明确。在这些变化之外,主持人的更新也在悄然进行着:2009年8月3日,张泉灵在改版后8点播出的《东方时空》栏目里首次亮相;

  • 标签: 节目主持人 新闻频道 改版 电视媒体 需求趋势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