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了水平缝的形成。结果表明,当浅层油藏垂向主地应力最小时,压裂产生水平缝,深层油藏压裂则更容易产生垂直缝;压后产量增加明显、微地震直接显示水平缝特征,以及生产中不存在二次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窜层返排,均验证了七村油田浅层压裂产生水平缝;通过将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微地震检测等结果与压裂前后产量变化、现场施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能够判断并监测水平缝。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同类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监测。

  • 标签: 压裂水平缝 监测 计算 实验 微地震 压裂液返排
  • 简介:碎屑岩的古沉积环境直接控制沉积相的类型、分布和演化,从而影响优质储层和油气有利区的分布。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碎屑岩储层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玛18井为重点研究对象,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仪(XRF),系统测试了下三叠统口泉组(T_1b)415组样品的40多种元素含量。通过测试数据分析了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古气候、古盐度和氧化还原状态等的变化趋势及与含油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口泉组自下而上元素丰度和比值有一定波动,但总体表现为温暖潮湿、淡水—微咸水、水体分层不强的弱氧化环境,从T_1b_1到T_1b_3温度、湿度和盐度均有增加的趋势,另外,Si/Al值与含油饱和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 标签: 元素地球化学 古环境 含油性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 简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对克-断裂下盘二叠系砂砾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研究区最主要的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结合成岩作用和成岩阶段的研究,划分出了7个成岩相:①高成熟强溶蚀相;②高成熟强胶结相;③高成熟中胶结中溶蚀相;④高成熟弱压实相;⑤高成熟强压实相;⑥低成熟弱压实相;⑦低成熟强压实相。并对各个成岩相的形成条件、成岩特征、成岩环境、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成岩相砂砾岩储层的储集性能进行了总结,认为高成熟强溶蚀相的砂砾岩的储集性能最好。

  • 标签: 二叠系 砂砾岩 成岩相 储集性能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 简介:为了更有效地在玛湖斜坡区三叠系口泉组寻找有效储集体,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该区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喉结构、储层物性和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储层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的砂砾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孔喉结构差—中等,平原亚相以原生孔隙为主,前缘亚相以次生孔隙为主,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②刚性颗粒发育的地区,压实作用弱,可溶蚀矿物含量高,溶解作用强,储层物性较好;③平原亚相比前缘亚相的压实程度高,且杂基含量较高,溶解作用弱,储层物性相对较差;④压实作用减孔明显,胶结作用减孔不明显,溶蚀作用增孔明显,烃类侵位对成岩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

  • 标签: 三叠系 沉积相 成岩作用 烃类侵位 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