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66 名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了持续动脉置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探究。方法 : 选择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的方法,对 66 名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持续性动脉导管检查,血栓溶解疗法 [1] ,讨论 : 并在以前的护理群中进行治疗分析了手术期的对象护理和临床效果。结果 :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 93.94% ,明显高于传统组( p<0.05 )。总之,连续动脉导管法和血栓溶解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是重要的,并且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 下肢缺血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颅咽瘤术后并发尿崩水钠平衡紊乱开展临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48例颅咽瘤术后并发尿崩水钠平衡紊乱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据1:1比例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均为24例患者,甲组用的为针对性护理,乙组用的为常规护理,评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甲组较乙组的尿崩症状改善率高,较血钠恢复正常时间短,较乙组的死亡率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显著改善颅咽瘤术后并发尿崩水钠平衡紊乱,控制和减少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性推广。

  • 标签: 水钠平衡紊乱 临床护理 尿崩 颅咽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胸腔置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患者入院后全部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用尿激酶治疗和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40例,用早期胸腔置治疗并结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及费用、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前,两组胸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膜厚度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胸腔积液引流量比对照组小,胸闷持续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使用早期胸腔置,可调节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患者胸膜厚度减小,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可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早期胸腔置管 胸膜厚度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通过超声监测PICC置术后的血液肿瘤患者209例,静脉血栓发生共31例,分析PICC置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PICC置的护理方法及血栓形成后的处理方法。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穿刺血管选择、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置次数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及时予以抗凝溶栓处理,减少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局部热敷或使用消肿祛瘀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血液肿瘤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10 月时段内收治的 86 例机械通气病人,划分为甲组( 43 例)和乙组( 43 例)。均施以气道护理,但甲组为开放式吸痰,乙组为密闭式吸痰, 对比 病人呼吸和循环系统指标、医疗护理成本。 结果: 甲组呼吸和循环系统指标显著较差于乙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乙组医疗护理成本明显低于甲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机械通气病人中,以密闭式吸痰为核心的气道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指标,减少医疗护理成本,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密闭式吸痰管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呼吸和循环系统 医疗护理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复苏气管拔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麻醉复苏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抽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肿瘤化疗 PICC置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 68例肿瘤化疗 PICC置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置时间、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1.8%,实验组为 2.9%, P< 0.05。实验组患者导管置留时间平均为( 228.7±4.6)天,常规组分别为( 221.3±5.4)天, 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 59.4±6.1)分,常规组为( 48.2±5.3)分, 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肿瘤化疗 PICC置中的管理效果更理想。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肿瘤化疗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ICU中心静脉置患者预防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ICU中心静脉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临床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后减少ICU中心静脉置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PICC置后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80例PICC置患者,抽签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满意度、机械性静脉炎率。结果:实验组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优质护理 PICC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作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置入法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120例行气管切开留置胃的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胃方法, 实验组采用胃置入法及护理。对两组患者成功例数及成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 90%, 高于对照组的 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水平位垂直留置胃一次性置成功率高, 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患者刺激小。    【关键词】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留置胃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常出现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 神经源性胃肠功能障碍、基础代谢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而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应激情况中发生异常代谢, 出现营养供给异常。近年来, 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保证患者药物与营养元素及时补充, 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 除静脉补充营养外, 鼻饲为机体供应能量, 保证患者正常代谢, 防止额外的并发症发生。若按常规方法留置胃常引起患者呛咳、憋气、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 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通过对近几年气管切开留置胃患者做了试验, 探索出患者水平位垂直留置胃较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缩短插管所需时间, 减少不良反应,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年 7月~ 2015年 7月本科室收治的 120例行气管切开留置胃的患者, 年龄 24~ 82岁, 平均年龄 5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60例。实验组男 38例, 女 22例, 平均年龄 51岁。对照组男 36例, 女 24例, 平均年龄 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胃置入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胃方法, 实验组采用胃置入法及护理。所用胃具备良好的柔韧性、不易折的硅胶, 本院选用 16号硅胶胃。 使患者去枕平卧位, 将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 先清理患者鼻腔或口腔内的分泌物, 用吸痰器吸出气管内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检查患者鼻黏膜有无创伤。对颅底骨折、鼻骨骨折和脑脊液漏的患者, 禁止从鼻腔插入胃应改从口腔插入。测量所插入胃长度(一般从前额发髻到剑突), 然后用无菌石蜡棉球涂抹胃前端后, 戴上无菌手套, 右手持镊子夹胃, 沿一侧鼻孔缓缓将胃置入, 当置入 15 cm左右时, 感觉阻力明显, 左手将胃环形缠绕手中, 右手螺旋运动把胃顺时针置入, 置入深度是在常规长度的基础上再增加 5~ 10 cm, 若按常规的胃长度插入, 食物易返流, 经普外科胃部手术证实, 常规插入胃内胃的前端均达胃底部或贲门入口处, 因此增加 5~ 10cm则可达到胃体部或幽门处, 食物不易返流, 减少误吸。若患者因插入胃的刺激引起呛咳, 应迅速吸痰, 并检查是否在口中或误入气管, 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待呼吸平稳后, 用一次性注射器对胃进行抽吸看是否有胃液抽出, 或向胃内注入 10 ml空气, 用听诊器在左上腹部听是否有气过水声, 若有气过水声则可确定在胃中。     1. 3 鼻饲并发症的护理     1. 3. 1 鼻饲堵塞是胃肠营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①营养液过于粘稠; ②冲不及时;③喂养管内径小, 食物在管道留置的时间长。护理:操作前后需按 8 h频率用 30 ml左右温开水冲洗鼻饲管及流食除渣, 药物碾碎充分溶解后方可进入患者体内, 尽可能将药物和食物分开输注, 以免引起反应。     1. 3. 2 压迫性损伤 鼻饲长期固定在咽与食管黏膜表面, 导致其出现炎症, 应选择进口硅胶, 其具有质软、刺激性小、耐酸性等优点, 可以留置 1个月以上, 此外可用酒精棉球擦拭胶布固定处, 每日更换胶布, 并注意观察其鼻腔黏膜和鼻部皮肤情况。     1. 3. 3 返流及呼吸道误吸 鼻饲液输入过快, 患者体位不当导致返流, 因此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应比传统留置胃长度长约 8~ 10 cm, 插入到接近幽门部位、判断是否胃残留过多, 鼻饲时应该抬高床头 40~ 50°, 鼻饲后保持 30 min~ 1 h。传统神经外科体位是鼻饲时抬高床头 15~ 30°。缺点:导致胃潴留、呕吐、 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 并可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1. 3. 4 便秘 长时间卧床不动, 食物长时间在肠道停留, 少纤维素刺激, 应加强患者床上活动, 定时顺时针按摩腹部, 并注意加强患者活动和纤维素摄入, 必要时给予口服缓泻剂或使用简易通便剂。     1. 3. 5 胃潴留, 腹胀 胃肠反应影响到胃排空活动, 是由于某些神经系统功能行使受阻, 胃黏膜缺氧导致胃肠道功能异常, 应留意腹胀变化, 定时定量检测胃内残留物, 必要时使用吗丁啉等药物促进胃排空。     2 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小结    气管切开患者置困难原因为气管软骨在后方。由软组织充填, 气管切开后, 由于气管套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主要集中在气管管壁后壁, 两者共同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前壁, 再加上昏迷患者吞咽反应迟钝或消失, 咽喉部局部水肿是由于长期放置气管套管造成的, 造成插管困难。而使用水平位垂直置入法, 插入时胃与咽喉部形成角度减少, 胃反折率降低, 螺旋运动插入减少对咽部摩擦力, 减少刺激促进胃插入, 提高插入率 [1, 2]。减轻患者痛苦, 增加家属对医学技术操作的信任, 改善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蒋可松, 廖巧玲, 蒋小剑, 等 .机械通气患者胃留置方法探讨 . 河北医学, 2007, 13( 2): 192-194.     [2] 孙培芙 .柳春清 .重度颅脑损伤伴窒息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胃置入法护理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22): 27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 的 :研究在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预防工作中采取缩减约束方案的价值。方 法:纳入 128例 ICU气管插管患者于 2018.05~2019.05在我院开展研究。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选出 64例给予常规身体约束(研究 1组),另外 64例实施缩减约束方案(研究 2组),评估两组疗效及疼痛情况。结 果 :研究 2组非计划性拔发生率及皮肤受损率分别为 6.25%、 9.38%,相较于研究 1组的 21.88%、 26.56%更好;研究 2组病人约束时长及满意评分均优于研究 1组( P< 0.05)。结 论:在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预防工作中采取缩减约束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预防 ICU气管插管 缩减约束方案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9 年 3 月 13 日至 5 月 5 日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例数,运用品管圈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评价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例数,对比前后两组发生留置针非计划拔的变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从 75.83% 降至 39.17%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及团队凝聚力,可促进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置依从性的提高。

  • 标签: [ ]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固定方法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9 年 3 月 13 日至 5 月 5 日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例数,运用品管圈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评价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例数,对比前后两组发生留置针非计划拔的变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从 75.83% 降至 39.17%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及团队凝聚力,可促进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置依从性的提高。

  • 标签: [ ]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S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影响因素分析及基于RCA理论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以研究时间段(2023.01~2023.12)内入住本院NSICU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经随机分组后予以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41例)基于RCA理论的临床护理。统计两组护理期间身体约束开展率、非计划性拔发生率、局部皮肤压力性损伤率及治疗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经基于RCA理论临床护理配合期间身体约束开展率、非计划性拔发生率、局部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RASS评分均降低,且身体约束时间、NS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NSICU气管插管患者治疗期间基于RCA理论的临床护理配合,可针对非计划性拔诱发风险因素开展护理后,积极降低非计划性拔率,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NS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RCA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应用全程血栓防体系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效果。方法 纳入126例2019年10月~12月本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取63例列为参照组,应用常规预防;另63例列为研究组,应用全程血栓防体系。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观察VTE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VTE发生率为3.17%,低于参照组17.46%,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骨科患者中应用全程血栓防体系能够有效预防VTE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全程血栓防控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置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经皮置引流,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WBC、血钙和血淀粉酶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外周静脉血WBC和血淀粉酶水平均明显减低、血钙水平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半永久性置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 本院收治的 60 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信封法的方式对 60 例患者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 30 例与对照组 30 例,给予对照组接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溶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半永久性置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率。 结果:观察组 半永久性置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针对性溶栓护理,能够有效避免 半永久性置血栓及纤维鞘形成, 值得推广 。

  • 标签: 半永久性置管血栓 纤维鞘形成 血液透析 针对性溶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治疗复杂输卵管结石中应用螺旋形双J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输卵管结石病例62例进行分组,3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置入普通双J、31例实验组患者术前放置螺旋形双J。比较两组治疗有关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9%较对照组35.5%低,一次性碎石率93.5%高于对照组64.5%(P<0.05),且实验组患者排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螺旋形双J的辅助治疗价值高,有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一次碎石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的优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复杂输卵管结石 螺旋形双J管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 1例纵膈淋巴瘤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纵膈内淋巴瘤本属罕见,患者合并肝性脑病无疑给诊治、护理带来了困难。本文分析总结了此例患者病例特点、诊断抢救过程,护理过程。结果 经过 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果断的处理,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做到细节护理,给予循序渐进的饮食、康复指导,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做好专科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淋巴管瘤 肝性脑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