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牙科畏惧症患儿行牙髓治疗中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2009年在我科就诊需行牙髓治疗且伴有牙科畏惧症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同成人,试验组采用笔者综合的针对科畏惧症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记录患儿完成治疗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完成牙髓治疗情况有显著差异(P<0.005),针对牙科畏惧症患儿的畏惧心理进行专业护理能有效帮助患儿克服畏惧心理,完成牙髓治疗。结论针对患儿畏惧心理下的不同特征,提供对应的护理疏导,能有效提高这类患儿的就诊配合程度。

  • 标签: 牙科畏惧症 儿童 牙髓治疗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的因素,探讨消除畏惧的临床处理。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5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畏惧情况。结果20~49岁的患者高度畏惧率显著高于≧50岁和<20岁者(P<0.05);治疗后高度恐惧者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治疗中(P<0.05);干预组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中的恐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年龄、文化水平等都能够引发牙科畏惧症,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消除牙科患者的畏惧感。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科 畏惧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7月在我院口腔修复门诊接受治疗的 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牙科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有 46例患者 出现了牙科焦虑症,发病率为57.5%。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加高的患者,未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结论: 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的发生比率较高,性别、学历、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等均是其产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口腔门诊 牙科焦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口腔修复病人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口腔修复病人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70.58%,护理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且护理组病人的抑郁、焦虑以及躯体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护理口腔修复病人,能够有效提升口腔修复病人牙科畏惧症的治疗效率,实现对病人焦虑和抑郁状况的缓解,有利于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口腔修复 牙科畏惧症
  • 简介:医护人员处于被血源性病原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中。本文所推荐的控制感染的方法可应用于提供口腔治疗的各种设施中。牙科医生在从事专业工作中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危险性仍较低。而口腔医护人员通过工作接触而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危险性则比一般人群高出10倍。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般来说,怀疑有肺结核或喉结核的人,如果正在咳嗽,或接受可诱发咳嗽或有飞沫产生的治疗,或痰中的酸固杆菌阳性,则应认为其具有传染性。虽然由口腔医护人员将血源性感染传播给患者的几率极小,但其确切的危险性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来量化。因此应该强调始终如一地坚持所推荐的预防传染的策略,包括应用防护屏障和采取恰当的消毒灭菌方法。每个牙科诊所都应有成文的器械再消毒、诊椅清洁、受伤时处理等规章。这些努力会促使建立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设备、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设施。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疾病传播 危险性 预防 医护人员 牙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碧兰麻在儿童牙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牙科就诊的儿童患者采用碧兰麻局部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对临床麻醉和疼痛效果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00例患儿临床麻醉效果好,麻醉程度集中在1级和2级之间,剧烈疼痛和麻醉无效情况为0。结论应用碧兰麻在儿童牙科治疗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碧兰麻 儿童 牙科 治疗 麻醉 效果
  • 简介:牙科焦虑是口腔保健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发现,绝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出现牙科焦虑,主要体现在抑郁和焦虑方面,影响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疾病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个性因素,对牙齿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疼痛和治疗环境,以及经济因素。本文为临床防治牙科焦虑提供了一些证据和思路,以期改善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心理状况,提高口腔治疗效果和口腔健康。

  • 标签: 老年患者 牙科焦虑 抑郁 焦虑 个体特质 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ty,DA)是指对牙科治疗产生特有的紧张、忧虑甚至恐惧心理,可能导致患者拒绝接受治疗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治疗逐渐成为牙科焦虑症的优选治疗方法。本文对牙科焦虑症的病因、评估与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目前研究结果表明,不适的牙科治疗体验是牙科焦虑症的主要病因,临床上常使用问卷法对牙科焦虑症进行评估。牙科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是一种无创性、适用范围广而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善诊疗环境和服务态度、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等,已被证明能够缓解患者的牙科焦虑症。然而,牙科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对医生的要求较高,其推广与应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牙科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有必要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阐明。

  • 标签: 牙周炎患者 牙科焦虑症 心理行为干预研究
  • 简介:摘要:牙科诊所病例管理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项目。通过计算机与网络通信设备的交互,完成搜集、存储、分配和传输患者的相关信息、财务会计和分析数据,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信息需求。牙科诊所可以通过私人牙科诊所的病例管理系统来改善病例管理、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内科临床医疗中使用CT照射对口腔疾病诊断的效果评价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口腔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结果应用CT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较,其诊断部位明确,还可从各个方位、空间、立体、综合观察病变特征,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T检查,能对立体影像进行多方位显示,进而对牙体牙髓病变的程度、性质、范围以及位置进行整体、准确和直观地了解,使根尖周炎病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和临床疗效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牙科CT 口腔内科 临床医疗
  • 简介:目前我国还缺乏牙科助手的职业定位和分类,牙科助手的工作多数由护士来担任。由于护士未经过口腔专业培训,所以进入医疗机构中需经过培训后才能适应口腔诊疗工作,这样就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本文介绍了牙科助手在牙拔除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健康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阐述了规范的现代口腔医疗操作中,牙科助手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规范化操作会提高口腔医疗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牙科助手 牙拔除术 规范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研究牙科手术中根管治疗中牙科手术显微镜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181个因根管钙化、根管内充填物、根管内器械折断、遗漏根管和根管壁侧穿导致的困难根管为研究对象,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器械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81个困难根管中,治疗成功率为78.49%,其中根管钙化、根管内充填物、根管内器械折断、遗漏根管和根管壁侧穿成功率分别为74.03%、84.48%、72.73%、80.00%和85.71%。各类型困难根管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器械治疗各种类型困难根管均可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成功率均较高。

  • 标签: 牙科手术显微镜 超声器械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影响牙科门诊病人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0例门诊就诊的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一年中有牙齿疼痛经历的病人为182例,占64.31%。本次就诊中因牙疼就诊的病例为76例,占26.86%,而咨询建议和日常检查病例为143例,占50.53%。结论牙科医生和护士的口腔卫生宣教在病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病人在首次就诊后,每半年到一年进行常规牙科检查的意识明显提高。

  • 标签: 牙科 就诊因素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儿童牙科畏惧相关的人格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畏惧调查表之牙科分量表、数字疼痛强度表等对305例9-12岁学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内外向维度高分与低分组牙科畏惧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值分别为t=-2.90及t=2.46;就诊过牙科组与未就诊组牙科畏惧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5;男女两组牙科畏惧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2、性别、疼痛得分、内外倾向分入选与牙科畏惧水平相关的自变量,回归方程为Y=18.28-4.78x1+1.55x2+0.266x3,F=7.95,P<0.0001。结论9-12岁学龄儿童牙科畏惧程度与性别、疼痛感及内外向得分相关,男性牙科畏惧水平低于女性,既往有就诊经历者牙科畏惧水平低于未曾就诊者,性格外倾者,牙科畏惧与疼痛感水平均低。

  • 标签: 牙科畏惧 学龄儿童 人格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科畏惧症在儿童口腔预防中防治措施。方法针对儿童牙科畏惧产生旳原因制定儿童口腔预防中牙科畏惧防治措施。对1512例幼儿园儿童进行口腔预防前牙科畏惧症(DF)儿童防治。结果1512例儿童中有1489例儿童进行了口腔预防,配合率达到98.4%。结论适宜的牙科畏惧症防治措施,是获得口腔预防时取得积极配合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牙科畏惧症 儿童口腔预防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科畏惧症与多种因素的关系,帮助患者克服牙科畏惧症,从而提高口腔修复患者的满意度。方法牙科畏惧量表是目前最为推崇和应用最广泛的测量牙科畏惧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可信度。结果口腔门诊修复患者中牙科畏惧症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也存在对牙科治疗高度畏惧的患者;了解口腔修复患者的治疗需求为临床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牙科 畏惧症 患者 口腔修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