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碱基的非编码RNA,为竞争内源RNA(competingendogenousRNA,ceRNA)的关键组成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期研究表明,lncRNA及其介导的ceRNA与卒中的发病、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为卒中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lncRNA及其介导的ceRNA与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竞争内源性核糖核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内源反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88例胆管癌组织和部分正常组织中HHLA2的表达,以H-score值进行评估,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胆管癌及正常组织中HHLA2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胆管癌组织中HHLA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HHLA2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的预后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结果表明,胆管癌组织中HHLA2的染色强度(169.200±7.903)显著高于正常组织(121.900±12.950,P<0.01),但HHLA2高表达的胆管癌患者总生存期与HHLA2低表达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HR)=0.622 5,95%置信区间(CI):0.305 8~1.267 0,P>0.05];HHLA2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χ2=4.306,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年龄(HR=0.154 8,95%CI:0.059 3~0.403 7,P<0.01)可作为胆管癌患者预后评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HHLA2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胆管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内源脑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设为A组,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设为B组,选取同期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时、入院14天后检测A、B两组患者的NGAL与Ghrelin水平并与对照组人员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结果。结果:入院时,A、B两组患者的NGAL与Ghrel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组的NGAL与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入院14天后,A、B两组患者的NGAL与Ghrelin水平依旧高于对照组,P<0.05,但A、B两组患者入院14天后的NGAL与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中的NGAL与Ghrelin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病情越严重NGAL与Ghrelin水平越高,故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内源性脑肠肽 指标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锌原卟啉(Znpp)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日龄SD大鼠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和Znpp治疗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测定各组新生大鼠缺血缺氧(HI)后不同时间脑组织匀浆HO-1活性和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并在光镜下及电镜下观察脑的病理学变化。结果HI组在HI后1h、4h、12h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Znpp组的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低于HI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改变显示HI组呈明显的缺血缺氧组织形态学改变,Znpp组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HI后HO-1、CO和cGMP明显增高,脑组织损伤明显;而Znpp可通过抑制HO活性使CO和cGMP水平下降,有效的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

  • 标签: 新生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锌原卟啉 血红素氧化酶-1 一氧化碳 环磷酸鸟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源一氧化氮(N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活性及内皮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短发夹RNA (shRNA)慢病毒转染对内皮细胞eNOS进行敲低,HUVECs分为4组:空载体组(scramble)、转染eNOS shRNA组(eNOS shRNA)、转染eNOS shRNA+硝普钠(SNP)组(eNOS shRNA+SNP)及转染eNOS shRNA+SNP+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TCEP)组(eNOS shRNA+SNP+TCEP)。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蛋白表达和SOD1二聚体/单体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OD酶活性,采用NO荧光探针法检测内皮细胞NO水平,采用二氢乙锭(DHE)检测内皮细胞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载体组相比,eNOS shRNA组中内源NO水平(2.690±0.420比15.029±2.193,P<0.01)、eNOS蛋白表达(1.000±0.778比3.141±0.199,P<0.01)、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4.6±1.0比7.6±2.0,P<0.05)和SOD活性[(0.432±0.254) Carmen′s unit/104 cell比(1.000±0.116) Carmen′s unit/104 cell,P<0.01]均显著降低,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11.180±1.560比6.146±1.007,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75.0(55.0,100.0)%比0(0,0)%,P<0.01]均显著增加。与eNOS shRNA组相比,eNOS shRNA+SNP组中内源NO含量(16.705±0.116比2.690±0.420,P<0.01)、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7.3±2.0比4.6±1.0,P<0.05)和SOD活性[(0.737±0.060) Carmen′s unit/104 cell比(0.432±0.254) Carmen′s unit/104 cell,P<0.05]均显著增加,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6.897±1.648比11.180±1.560,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0(0,0)%比75.0(55.0,100.0)%,P<0.01]均显著下降。与eNOS shRNA+SNP组相比,eNOS shRNA+SNP+TCEP组中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4.4±0.9比7.3±2.0,P<0.05)和SOD活性[(0.214±0.084) Carmen′s unit/104 cell比(0.737±0.060) Carmen′s unit/104 cell,P<0.01]均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水平(10.917±1.552比6.897±1.640,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63.6(55.0,90.0)%比0(0,0)%,P<0.01]均显著增加;但NO水平(16.112±0.926比16.705±0.116,P>0.05)无明显变化。结论内源NO通过上调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增强SOD活性,抑制活性氧积累,从而有效对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 标签: 内源性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胞外-5′-核苷酸酶(CD73)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源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23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只游离肝门,不阻断;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肝门30 min后恢复灌注制备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缺血再灌注+CD73特异性抑制剂组(APCP组)腹腔注射CD73特异性抑制剂APCP 40 mg/kg,10 min后行缺血再灌注。于再灌注6 h时采集眶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和AST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73、TGF-β1和磷酸化Smad3(p-Smad3)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和TNF-α含量,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APCP组血清AST和ALT浓度、肝组织IL-1β、TNF-α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CD73、TGF-β1和p-Smad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APCP组血清AST和ALT浓度、肝组织IL-1β、TNF-α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CD73、TGF-β1和p-Smad3表达下调(P<0.05)。APCP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加重。结论CD73参与了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源保护机制的过程,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5′-核苷酸酶 再灌注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3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内源反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H1975和SK-MES-1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HHLA2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HHLA2表达稳定下调的人NSCLC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HHLA2表达下调对人NSCLC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HHLA2 mRNA表达水平低的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高于HHLA2 mRNA表达水平高的患者(肺腺癌:Log-rank P=0.082,肺鳞癌:Log-rank P=0.02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HHLA2可能与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相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种细胞株中LV-shHHLA2组HHL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V-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显示,下调HHLA2的表达可显著降低3种细胞的增殖能力(A549:48 h:0.475±0.014比0.600±0.030,t=3.813,P<0.05;72 h:0.658±0.044比0.911±0.039,t=4.336 P<0.05;H1975:48 h:0.414±0.026比0.550±0.026,t=3.669,P<0.05;72 h:0.645±0.049比0.926±0.026,t=5.076,P<0.01;SK-MES-1:48 h:0.387±0.043比0.606±0.037,t=3.870,P<0.05;72 h:0.675±0.044比0.971±0.045,t=4.717,P<0.01);划痕实验显示,下调HHLA2的表达可显著降低3种细胞的迁移能力(A549:0.489±0.046比1.000±0.033,t=8.975,P<0.001;H1975:0.242±0.060比1.000±0.028,t=11.390,P<0.001;SK-MES-1:0.403±0.071比1.000±0.092,t=5.150,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下调HHLA2的表达可显著降低3种细胞的侵袭能力[A549:(150.333±7.881)个比(226.000±6.429)个,t=7.440 P<0.01;H1975:(92.000±11.790)个比(203.333±7.839)个,t=7.864,P<0.01;SK-MES-1:(95.333±14.881)个比(201.000±16.643)个,t=4.733,P<0.01]。结论干扰NSCLC细胞中HHLA2的表达可降低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人内源性反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非小细胞肺癌 RNA干扰
  • 简介:摘要椎间盘退变(IDD)是骨科脊柱疾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包括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的退变。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其长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基因技术的发展为IDD发生机制研究和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以及信使RNA(mRNA)等与I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上述RNAs主要通过竞争结合微小RNA(miRNA)发挥调节彼此表达水平的作用,从而在IDD发生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一类型的RNAs被称之为竞争内源RNA(ceRNA)。随着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的深入,ceRNAs调控椎间盘髓核细胞(NPC)凋亡、细胞外基质(ECM)代谢、髓核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逐渐被阐明。本文将ceRNA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IDD分子作用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竞争性内源RNA 微小RNA 髓核细胞
  • 简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指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危及母儿健康,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竞争内源RNA(competingendogenousRNA,ceRNA)是一类RNA的总称,它们通过结合同一种miRNA实现自身间的相互调控并且参与靶基因表达的调控。近期研究发现,ceRNA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将就ceRNA的特征和作用方式及其与子痫前期的关联进行总结与阐述。

  • 标签: 子痫前期 竞争性内源RNA 发病机制
  • 简介:我国的票据法以保障票据的安全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融资票据因非基于真实贸易关系的出票,所以并未得到现行法的认可。但融资票据对于企业短期融资的价值不容忽视,其现实意义及必要应该得到正视。顺应票据法改革的趋势,融资票据的合法地位应予确立。

  • 标签: 融资性票据 现状 立法建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内源竞争RNA(ceRNA)网络为探究脑动脉瘤破裂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含有21个破裂脑动脉瘤和21个未破裂脑动脉瘤组织样本的数据集,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与脑动脉瘤破裂相关的信使RNA(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并基于miRWalk2.0和miRcode数据库及文献证据分别预测和筛选与上述mRNA和lncRNA相互作用的微小RNA(miRNAs);最后,通过分析mRNA-miRNA和lncRNA-miRNA相互关系构建脑动脉瘤破裂相关的ceRNA网络。结果通过共表达网络和差异基因分析共获得与脑动脉瘤破裂相关的470个mRNAs和78个lncRNAs,数据库预测到49个miRNAs可与上述mRNAs和lncRNAs结合,结合文献证据共筛选出13个miRNAs、7个lncRNAs和73个mRNAs构建ceRNA网络。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一个包含13个miRNAs、7个lncRNA和73个mRNAs的ceRNA网络,为探究脑动脉瘤破裂具体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因表达调控
  • 简介:摘要:当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湖泊污染内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把握内源污染的根本成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更有效的利用环保疏浚的手段,以此可以从根本上有效处理河流湖泊内污染源,针对湖泊水质污染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治理。当前,从整体情况来看,环保疏浚方法是最科学最节约且最有效的办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湖泊污染内源治理中的环保疏浚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湖泊污染 内源治理 环保疏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探究这种状况存在的根本原因,指出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失灵”缺少为中小企业直接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缺乏中小企业融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中小企业政策金融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同时,通过分析借鉴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实践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政策金融体系的基本模式——建立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中小企业政策银行、政策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政策信用评价中介以及中小企业政策保险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政策融资体系。

  • 标签: 政策性融资 企业融资 探索和思考
  • 简介:摘要:根据早期研究,学术界将契约作为影响企业会计稳健的一个重要动因,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债务契约,可见企业的负债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即其会计稳健存在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以沪深 A股上市公司在 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企业的负债对其会计稳健的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债务比重越高,其会计稳健越强,此外规模越大的企业,财务杠杆对其会计稳健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结论对于企业的融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企业债务 会计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