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作者退出作品”的主张在上个世纪已经提出来。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呼声在西方文学中变得更为强劲。对内视点的积极倡导,伴随着对全知视点的激烈排斥。法国学者托多罗夫谈道:“从拉克洛时代起,叙事体态

  • 标签: 叙述方式 叙述者 内视化 第一人称叙事 内视点 前苏联文学
  • 简介:问:您是如何看待艺术完全不受社会限制的?答:原则上说,这种环境没有丝毫坏处,知识精英一直憧景着自由社会。但在通往这种自由的道路上,他们所依赖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往往也涸竭了。已经如愿以偿的艺术精英目前正在怀疑这一自由本身及其延续下去的必要性,已经获得的自由不可避

  • 标签: 博伊于斯 波洛克 美术评论家 知识精英 康定斯基 申伯
  • 简介:<正>苏联最高苏维埃今年3月6日正式批准了《苏联所有制法》,并颁布了从今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有关决定。这个所有制法被称为是苏联“彻底的经济改革的宣言”和将要建立的“计划—市场经济的基础”。

  • 标签: 所有制 苏联 苏维埃 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 正式批准
  • 简介:<正>苏联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变得对日本更为有利,但国际社会动荡与新旧矛盾交织,又使日本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从经济、政治、军事到环境,全面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并试图发挥全球性大国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将立足于亚太,谨慎而现实地处理和调整其与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一、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思路与新目标苏联解体后,正值以擅长外交的“政策通”著称的宫泽喜一执政,其外交既保持了日本外交的连续性,又力求在新形势下增添新特色,提出新主张,谋求新建树,实现新目标。这无疑将对90年代日本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强调“冷战后”应形成“多国协调格局”。

  • 标签: 苏联解体 日本外交 国际新秩序 联合国安理会 新目标 发挥作用
  • 简介:<正>戈尔巴乔夫当政两年半以来,苏联不断地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途径,通过了一系列实施改革的法律和条例,从而展示了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基本蓝图。正如戈尔巴乔夫不久前指出,“已确定了改革的完整概念”和“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纲领”。这也就比较明确地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一些关键问题。

  • 标签: 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 苏联 基本原则 根本改革 指导思想
  • 简介:在开始讲述苏联时期的电影音乐之前,想先讲几句关于电影艺术在俄罗斯的起源。1896年5月4日(16)俄罗斯的第一场电影在圣彼得堡消夏公园“水族馆”放映。1900年至1918年间俄罗斯电影迅猛发展,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下诺夫哥洛德、巴库、第比利斯、叶卡捷琳堡得到很好地传播和普及;外国电影也得到广泛传播。

  • 标签: 电影音乐 苏联时期 圣彼得堡 俄罗斯 电影艺术 外国电影
  • 简介:1925年8月前,在国民党中地位并不突出的蒋介石,数月后,却一跃成为国民党举足轻重的头号人物,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许多文章或著作认为,这是蒋介石玩弄政治手腕,大搞阴谋所致。这是有道理的。不过,蒋介石的发迹还与苏联顾问的作用有着直接关系。20年代初期,苏俄、共产国际把视线投向了中国。经过探索,苏俄和共产国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力量,确定了联合孙中山的策略,决定选派代表到广州帮助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众所周知,孙中山因革命屡遭挫折,决定以俄为师,实行联俄联共政策,并希望得到苏联、共产国际精神上、物质上的援助。为此,孙中山于1923年8月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

  • 标签: 蒋介石 鲍罗廷 孙中山 国民党 苏联顾问 共产党人
  • 简介:理查德·左尔格是二战时期著名的苏联特工,被媒体列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个人物之一。在他的墓碑上刻的是这样的碑文:这里安息的是一位为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贡献出了生命的勇者。1895年生于巴库。1953年来到日本。1941年被捕。1944年11月7日就义。

  • 标签: 特工 苏联 中国 二战时期 20世纪 世界和平
  • 简介:斯大林的孙子——继承爷爷志想要当总统斯大林的长孙朱加什维利现年63岁,居住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他早年毕业于苏沃洛夫军校和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在军工厂当过军代表,曾任军事院校军事历史教员。

  • 标签: 前苏联 政治领袖 斯大林 朱加什维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 简介:<正>苏联普通教育在比较注重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同时,又十分重视对那些在某些学科上表现出特殊才能的学生的选拨和培养。为此设立了专门的中学,叫做加深某些学科的学校。访苏期间,我们参观的基辅大学附属物理数学寄宿学校则是加深数学物理学科的中学当中的佼佼者。

  • 标签: 数学物理 普通中学 苏联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计划 寄宿学校
  • 简介:1991年12月25日,对于刚刚工作一年多的我来说,这是去同学CD那里聚会过圣诞节的日子.而对于莫斯科来说,这一天将载入史册.苏联,解体了.这件事对当时记事的中国人来说,很多人知道的是以后没有苏联了,但不久有了独联体,再后来又出现不少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只是,再也没有苏联了.连大学的听力教材《听力入门》也在不久之后将里面有TheSovietUnion(苏联)的都统统去掉了,因为落伍了.

  • 标签: 苏联 《听力入门》 国际组织 听力教材 莫斯科 圣诞节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11
  • 简介: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以一个较大的民族为主,列宁之后的苏联历届领导人对民族问题的认识,[7]甚至认为苏联各民族

  • 标签: 民族问题 苏联解体 问题苏联
  • 简介:苏联解体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历史之谜”,不同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分析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文章从苏联的“政治合法性”角度出发,就苏联的经济绩效、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 标签: 政治合法性 苏联解体 原因分析
  • 简介:<正>丁文江以地质学家的身份而热衷于政治,1904年,17岁的丁文江就远渡英伦三岛,7年后获得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被胡适等英美派引为同调,傅斯年甚至推崇他为“欧化中国过程中产生的最高的菁华”。因此,在一般人的眼里,丁文江是英美派的中坚,必然敌视苏联。但是,当我们看到他连载于《独立评论》之上,记述他的1933年苏联之行的《苏俄旅行记》后,我们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 标签: 丁文江 敌视苏联 托尔斯泰 旅行记 《独立评论》 列宁格勒
  • 简介:党群关系的恶化极大地削弱了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甚至成为苏共败亡的根源。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不坚实、党群关系的纽带断裂、党群关系的认同基础坍塌、党群关系的思想理论基础崩溃最终酿成了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悲剧。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抛弃。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苏共亡党视为一记警钟: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务必要处理好党群关系。总结苏联剧变的惨痛教训,深入分析党群关系的恶化对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标签: 共产党 人民群众 党群关系 苏联
  • 简介:近日,有国外科幻迷在网上淘到了前苏联动画制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制作的几部科幻动画片。这些作品都是依据美国科幻作家的短篇故事改编的,如斯蒂芬·金、雷·布拉德伯里和罗伯特·西尔弗伯格等大师的作品。

  • 标签: 动画片 前苏联 科幻 制作者 作品
  • 简介:<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并且在它们的结合点上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学科,这是当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和重要趋势。苏联的全苏艺术创作综合研究委员会,吸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专家和作家、艺术家共同研究艺术创作问题。委员会主席B·C梅拉赫教授的

  • 标签: 艺术创作 苏联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相互联系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