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颅内肿瘤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均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负面情绪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对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00%、5.00%,经比较结果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效果显著,感染、静脉炎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 恶性肿瘤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干预给妇科肿瘤患者带来的影响展开探讨。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下地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和下地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14.0%(7/50),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疼痛感,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下地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妇科肿瘤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放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式,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放疗的主要目标包括:局部控制: 放疗旨在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限制其生长和扩散,阻止或减缓疾病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疼痛缓解: 对于一些骨髓或骨膜受累的肿瘤,放疗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治疗: 放疗可以与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结合应用,形成协同作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放疗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放射线,包括X射线和伽马射线,也可以使用粒子束如质子或重离子。放疗还可以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来实施,如标准外部放射线治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更加精确地照射肿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本论文旨在探讨放疗在不同类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临床效果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的临床研究和数据,总结了放疗在各类肿瘤中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 标签: 放疗 不同类型 肿瘤治疗 角色与效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发展中,绿色建筑相关理念的提出,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绿色建筑是通过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的一种建筑理想,其能够发挥出自然环境自身具有的优势,并且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将绿色建筑的相关理念进行有效的融入,对于提升医院建设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其对医护人员以及病患的环境有很大改善,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最大程度地避免医院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引发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在医院的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和建筑材料的充分考虑,结合绿色建筑的特点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并且对相关的资源能够实现合理使用。

  • 标签: 绿色建筑 医院建设应 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脾胃与血的关系,特别关注了其在消化道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作用机制。文章分析了脾胃在气血生化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脾胃功能正常对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性。进一步,文章探讨了消化道肿瘤引起的出血与贫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肿瘤对正常血液生成和运行的不良影响。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贫血 中医辨证 施治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社会对科研及教育领域越发重视。越来越多的医院、研究所以及学校不仅需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进行学习研究,还需要引进先进人才进行培养。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老牌研究所由于场地、研究环境、电力及配套设施的限制,难以引进先进设备和改造高端实验室,从而错失了许多优秀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提升科研设施条件,改善科研及教学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先进人才,老建筑的修缮及改造工程成为当下社会一个迫切的需求。

  • 标签: 实验室需求  变电站改造  容量计算  消防改造
  • 简介:摘要:通过检测血清CYFRA21-1、NSE、SCC及CEA在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数据比较,利用检测比较肺癌组与健康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分析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价值并提供数据。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相对于单项检测来言,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明显增高。从中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 标签: 肺癌  标志物检测  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烯醇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对于诊断、评估肺癌与肿瘤化疗预后疗效中有什么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滨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肺癌组,良性肿瘤组90例患者。对2组血清CEA、NSE、Cyfra21-1、CA125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分析肺癌组中不同病理组织类型血清阳性肿瘤标志物产生的变化。还研究了60例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肺癌化疗的患者,比较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有肺癌组的CEA、Cyfra21-1、CA125和NSE的血清平都比良性肿瘤组更高。腺癌的CEA阳性检出率都比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更高;小细胞癌患者的NSE阳性检出率则比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更高;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阳性率比小细胞癌更高;血清CA125阳性率在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部分缓解的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NSE水平较化疗前低;而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CEA和NSE水平则比化疗前的肺腺癌患者更高(P<0.05)。结论 得出以上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都有非常重要的医学价值。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肿瘤早期诊断需求,基于高通量DNA甲基化PCR技术开展了肿瘤分子诊断研究。我们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位点,识别出与肿瘤相关的甲基化异常模式。我们采用了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PCR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了对大规模DNA甲基化位点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对一系列肿瘤样本进行了DNA甲基化PC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这项研究为发展更准确和高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肿瘤早期诊断 甲基化PCR 高通量 甲基化异常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化疗PICC维护病人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月。将这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实验组,对研究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病人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研究组和实验组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比较分析实验组与研究组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后,实验组为6%,研究组为20%,显而易见,实验组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实验组与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后,实验组评分为(87.24±5.23)分,研究组评分为(78.03±4.15)分,显而易见,实验组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肿瘤化疗病人发生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有:体位不合理、病人自身因素、穿刺静脉选择不科学等。使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具有明显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质子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放疗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冷热源系统设计,充分满足工艺对冷源的特殊要求,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系统方案;同时充分利用质子装置医疗特点,采用多种废热利用技术,达到绿色节能的设计目标。

  • 标签: 质子治疗 冷热源 工艺冷源 废热利用 绿色节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因肿瘤止痛和化疗止吐而导致便秘患的者临床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因肿瘤止痛和化疗止吐还是导致便秘的患者共计64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用药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服用乳果糖并辅助腹部按摩,缓解便秘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开展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情况、粪便性状和排便频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止痛和化疗止吐而导致便秘的患者通过采用腹部按摩和服用乳果糖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带来的便秘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化疗 便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乳腺良性肿瘤指发生在乳腺各种组织的分化良好、生长缓慢、有完整包膜、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质硬、不会发生转移、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限性的一类肿瘤。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6 年 3月 ~2018 年 12 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92 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SF-36)、抑郁( SDS)及焦虑( SAS)分值、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两组 SF-36 分值较护理前增高, SDS、 SAS 分值较护理前降低, 且研究组 SF-36 分值高于对照组, SDS、 SAS 分值低于对照组 ( P< 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 93.48%)高于对照组( 76.09%)( P< 0.05)。 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护理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癌痛患者应用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近一年(2021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参考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方法为疼痛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为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生理状态、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对比差异相当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癌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可降低疼痛度,且生活质量更好,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癌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肿瘤 PICC 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肿瘤精准放疗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已远远超过手术和化疗,产业增长突飞猛进。目前,我国放疗产业在设备、技术、资金与人才等方面资源不充分、不均衡,放疗标准及规培制度尚待完善,严重制约着放疗产业的发展和提升。随着国家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放疗技术和设备革新、放疗标准化实施、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等相关要素的发展进步,规范化诊疗将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带来产业质量提升,精准放疗产业将得到良性发展,为中国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互联网+,人工智能,放疗产业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治疗方法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在个体化治疗的框架下综合应用,以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的肿瘤。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个趋势下逐渐实现了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有机结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癌症 放疗 治疗效果 个体化护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