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前两天去外地讲学,等飞机的时候顺便到书亭转了转,发现大量的关于美元贬值、次贷危机的书,而且很热销(图1);上了飞机,和同行的专家的话题也不自觉的又转到全球经济形势上.……

  • 标签: 世界卒中日 预防
  • 简介:目的总结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4例,颅底凹陷伴Chiari畸形2例,颅底凹陷伴寰枕融合1例,下斜坡及齿状突后结缔组织增生1例,多种畸形复合2例。均采用经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减压手术。结果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9例,因频发呼吸骤停而自动出院1例。术后随访9例,随访时间0.5~5年,未出现头痛、头晕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是治疗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变直接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畸形 颅颈交界区 经口咽入路 齿状突切除
  • 简介:脑卒中后感染及其发病机制,尤其是脑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这一概念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白介素10(IL-10)作为一个抑制性细胞因子在脑卒中后免疫抑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白介素10在脑卒中后的产生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后免疫抑制 交感神经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白介素10
  • 简介:近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揭晓,中共十八大代表、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王克荣荣登10月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榜”。’这是首都卫生系统首次有个人荣登该榜。此前,“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集体荣登5月“中国好人榜”。

  • 标签: 护士长 中国 北京地坛医院 卫生系统 文明 首都
  • 简介:目的在转录水平上检测人脑胶质瘤干细胞(BGSCs)中白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探讨其在胶质瘤免疫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BGSCs,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予以鉴定。然后提取BGSCs以及相对应的原代脑胶质瘤细胞中的RNA进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测定IL-10的mRNA表达水平,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BGSCs并通过鉴定。定量检测mRNA表达显示,在BGSCs中IL-10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原代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配对t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检测了BGSCs中IL-10的mRNA表达水平,证实其高于相应的原代胶质瘤细胞。这可能是脑胶质瘤能逃避肿瘤免疫并且复发的原因,若要根治脑胶质瘤,应以BGSCs为靶点进行治疗。

  • 标签: 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干细胞 白介素-10 免疫治疗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10届脑血管病论坛于2005年4月l7日在苏州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椎基底动脉缺血与眩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王少石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概念还有用吗?”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苏州大学 第10届 论坛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一、白细胞介素-10(IL-10)概述IL-10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人类内源IL-10产生的主要细胞是臣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它可以抑制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亚群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γ)、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的合成;

  • 标签: 脊髓损伤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目的探讨“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对我院1989年10月至1993年9月出院诊断为“与迷信、巫术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结果14例(45.16%)的患者维持诊断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17例《54.84%,的患者修改诊断.结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应重视对病人临床随访和病人的病程转归;更应强调其相关性是“密切”相关的。迷信巫术既是“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也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的诱发困素。

  • 标签: 迷信巫术 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 简介:1对象与方法2000年3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小儿多发性脑脓肿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岁。房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征2例。本组病人均有发热(体温38.5~41.5℃)和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表现.及精神异常、脑膜刺激症等脑损害症状。入院前均使用过抗生素。本组CT平扫及强化检查,表现为颅内多发环形增强影,增强后囊壁为均匀一致强化环,周围水肿明显;脓肿数目2~5个;分布于单侧大脑半球1例,双侧大脑半球9例。

  • 标签: 脑脓肿 引流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侧窦(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LSDAV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例LADAVF的临床资料,经右侧股动脉-颈外动脉-脑膜中动脉Onyx胶栓塞8例,经左侧股静脉-下腔静脉-颈内静脉球囊保护下Onyx胶栓塞2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完全栓塞8例,大部分栓塞2例,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8例无加重及复发,2例异位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LSDAVF是一种相对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需配合静脉窦球囊保护下进行;闭塞瘘口同时闭塞部分无功能静脉窦存在短期内异位复发可能。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侧窦区 血管内栓塞 异位复发
  • 简介: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2010年首届“微创神经外科新进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研讨会将于2010年6月25日一6月27日在南京举行。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功能性疾病等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和发展前景进行广泛交流和研讨。期间还将进行《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活动,促进《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更好的为临床一线的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交流平台。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 标签: 微创神经外科 国家级继续教育 学习班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临床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