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头皮脑电图(EEG)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药物难治性癫痫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患者,分析病因与术后转归相关性,着重分析术前头皮EEG背景活动、间歇期放电、发作起始及术后EEG特征。结果8例患者以获得性病因为主。术前头皮EEG背景活动多表现为慢波增多,患侧显著;发作间歇期双侧半球呈现多脑区放电特征;发作起始EEG改变多为弥漫性改变;术后复查EEG,1个月内以双侧放电居多,半年以上复查以患侧放电居多。结论头皮EEG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术前评估、术后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癫痫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脑电图
  • 简介: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s,iPSC)由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录已分化的体细胞而来,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ESC)类似。实际应用中,iPSC在细胞来源、免疫原性和医学伦理等方面面临较少的困境,从而为疾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在治疗方面与普通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但iPSC的致瘤性、诱导率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iPSC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发展制约及未来展望。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诱导多能干细胞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5例脑梗死及脑出血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55例住院期间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14d。对照组50例未做辅助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比较显示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轻中度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变化与手术预测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5例轻中度TB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需要开颅手术分为手术组(8例)和非手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之间的差异。结果手术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其中APTT、FDP和D二聚体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5~0.01);而两组血小板计数、INR和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中度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异常纤维蛋白原溶解与手术预测相关;临床应将其用于预测TBI患者的手术需要及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预后
  • 简介:Ogawa等于1990年首次在活体大鼠显示了血氧浓度对脑血管显影的影响。奠定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实验基础。1991年Kwong小组和Ogawa小组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明尼苏达大学独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批人脑fMRI实验。从而揭开了脑功能研究历史的崭新一页。该项技术以脱氧血红蛋白为内源性对比剂,是一种完全不需要放射性核素和其他对比剂的非侵人性体层扫描成像技术。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可在同一个体反复测量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目前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心理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而随着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基础研究的积累。fMRI近年来也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神经科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项技术正逐渐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 标签: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疾病 内源性对比剂 Ogawa 美国哈佛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肿瘤二科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d前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d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利于患者胃功能恢复,并改善其睡眠质量,推荐推广。

  • 标签: 胃癌患者 优质护理干预 胃功能恢复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无功能垂体大腺瘤经蝶窦入路手术后MRI随访的最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内(早期)、术后3月(中期)、术后1年(后期)的MRI资料.观察术后不同时期MRIT1增强前后鞍内容物的变化及判断肿瘤切除的程度.结果术后早期MRI检查显示多数患者鞍区内容物明显减少,其中28例无法判别残余肿瘤,术后3月后鞍区内容物体积减少,MRI冠状位上鞍区内容物体积减少50%以上的11例,减少30~50%的9例,小于30%的8例.有23例于术后3个月后MRI检查确诊鞍区有残余肿瘤.结论无功能垂体大腺瘤经蝶窦入路术后中期复查MRI容易判断肿瘤残余或复发.

  • 标签: 无功能垂体大腺瘤 经蝶窦手术 核磁共振
  • 简介:目前人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学仍不完全了解。表现为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l)和用力肺活量(lowforcedvitalcapacity,FVC)减少的肺功能降低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但肺功能的降低是否是SAH的危险因素仍不清楚。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肺功能和SAH发病率的关系。

  • 标签: 前瞻性队列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肺功能 风险因素 一秒用力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
  • 简介: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探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指南基于2013年发表《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的专家共识》,根据近一年来相关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完善.增加基于循证医学的相关推荐,使其成为较具权威性和更具指导的技术指南。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及更好的开展手术工作,本指南参照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的循证医学和推荐级别分类[1]。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功能区 唤醒麻醉 指南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包括VaD、VCI—ND、VCI—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HairWir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该库最早时间至现在,收集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文献。应用RevMan4.2.10软件对各个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合计4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FOR=2.34,95%CI(1.16,4.71)];治疗末MMSE量表评分Meta分析[OR=3.71,WMD95%CI(2.07,5.35)];治疗末ADL量表评分Meta分析EoR=1.45,WMD95%CI(-6.36,3.47)];治疗末CDR量表评分Meta分析[OR=-0.57,WMD95%CI(-1.41,0.27)]。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效,MMSE量表评分提高丁苯酞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但其ADL量表、CDR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不肯定,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丁苯酞 血管性认知障 META分析
  • 简介: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由蛋白质非酶促化反应生成的不可逆的终产物,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是其体内重要的受体。通过临床、动物实验及病理研究发现,AGEs与认知功功能损害的发生有关,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对β-淀粉样蛋白(Ap)、TAU蛋白及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等修饰、炎症反应和脑血管损伤是AGEs参与认知损害发生的重要机制。通过药物拮抗AGEs的作用可能是治疗认知障碍的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治疗对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发挥中医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并且病程超过2个月的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80例患者,随机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给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电针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可有效促进卒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肠动力,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电针 足三里 卒中 胃肠功能紊乱
  • 简介: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l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临床资料,就其临床表现、诊治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5-68岁,平均43岁。交通事故伤13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2例。GCS3-5分13例,6-8分8例,其中脑挫裂伤、

  • 标签: 脑损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昏迷
  • 简介: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进行分组,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160例和非睡眠障碍组140例。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患者睡眠情况,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采用FMA运动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经统计学分析,睡眠障碍组的各项指标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的MOCA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低,对其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具有严重不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脑血管病 睡眠障碍 认知行为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病变部位及膀胱尿动力学方法探讨其相关联系。方法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筛选卒中患者,据梗死部位分组,入院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记录其排尿日志,对焦虑障碍与排尿障碍的发生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统计额叶损伤患者的发病率。结果额叶卒中组比非额叶组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urinarytractdysfunction,LUTD)发生率高约1.75倍,额叶卒中组比非额叶组卒中后焦虑障碍(post-strokeanxietydisorder,PSAD)发生率高约2.16倍。尿动力检查提示:LUTD伴焦虑障碍者膀胱活动度明显增高。结论卒中后焦虑障碍及排尿障碍较为常见,且额叶卒中的发生率更高,以储尿期排尿障碍为主。患者的排尿异常与其高级脑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卒中后情绪等因素相关。尿流动力学改变多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但症状与尿流动力学表现不完全一致,必要时应做此检查以利于进一步治疗。

  • 标签: 卒中 下尿路功能障碍 焦虑障碍 膀胱活动度
  • 简介:胰岛素对于颅内动脉的影响尚无相关研究。PrasadVenkatesweraGurunathKatakam,etal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及免疫印迹的方法证实胰岛素受体在脑血管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cerebral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CMVECs),通过监测血管直径发现胰岛素作用的双相性:

  • 标签: 微血管内皮细胞 胰岛素受体 脑血管功能 平滑肌细胞 小鼠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胰岛素对于颅内动脉的影响尚无相关研究。Katakam等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及免疫印迹的方法证实胰岛素受体在脑血管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cerebral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CMVECs),通过监测血管直径发现胰岛素作用的双相性:

  • 标签: 微血管内皮细胞 胰岛素受体 脑血管功能 平滑肌细胞 小鼠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