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及药品行业的持续发展,关于临床用药的医疗事故常有发生,因此加强药品安全监测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已成为各医院医疗管理的重点工作。药剂科作为药品供应的直属部门,应不断的找寻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 标签: 药剂科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于2002年被提出,其是以评估和回顾的方式在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内审核、评估、控制可能发生的质量风险。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将系统性的管理程序应用于目标任务,以期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而将质量风险管理应用到药品生产GMP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同时也能保障人民服用药物的安全性。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生产管理 运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集中式与分散式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手术室的100套硬式内镜器械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套,对照组50套。观察组使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对照组分散式清洗消毒。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经目测法、试纸法及残留血试验,其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00%、97.50%,残留血试验合格率为96.25%,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灭菌合格率均为100%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对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清洗合格率高,灭菌效果显著。

  • 标签: 分散式 清洗消毒 硬式内镜器械 集中式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对医院中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集中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供应。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括腹腔镜、宫腔镜、食道镜、胆道镜、关节镜及尿道膀胱镜等,其结构均十分精细、复杂,因此,清洗、消毒的难度往往也比较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硬式内镜手术器械 集中管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镜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使用的300台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腔镜器械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处理方法,对比两组腔镜器械清洁质量。结果研究组腔镜器械清洗、包装及无菌质量合格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镜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提升腔镜器械清洁质量,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腔镜器械 集中 清洗消毒 处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干燥架在CSSD集中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从各个临床科室回收后的氧气湿化瓶共320个,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氧气湿化瓶160个,所有氧气湿化瓶经过相同的清洗、消毒及包装流程,观察组采用我院CSSD自行改良设计的不锈钢干燥架进行自然晾干,对照组采用常规干燥载用篮筐。比较两组氧气湿化瓶干燥所用时间及包装后不同时段菌落数合格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湿化瓶干燥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包装后即刻和72h后两组间菌落数合格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包装后96h和168h后,观察组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CSSD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干燥架能够显著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不同时段菌落数合格率,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干燥架 CSSD集中式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主要有腹腔镜器械、胸腔镜器械、脑室镜器械、关节镜器械、膀胱镜器械、输尿管镜器械、宫腔镜器械等种类繁多,由于微创手术量的增加,内镜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增多,因此硬式内镜器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内镜器械十分昂贵,因此提高器械的利用率非常关键。针对以往分散管理内镜器械的存在诸多问题,医学界学者提出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对硬式内镜集中处置管理模式,即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下送等流程均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处理,集中供应。并不断健全集中处置制度,为集中处置硬式内镜器械提供制度保障。总之进行,集中处置管理硬式内镜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硬式内镜 集中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公司药品不良反应特点及监测管理基本情况,总结在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工作中的体会,为临床用药提供客观、正确的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公司2010年至2011年上报的1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查找报告特点、不足之处,提出有效改进方法。结果上报1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人为主要高发人群;抗感染药物(40.4%)、作用循环系统药物(10.5%)为主要原因;对皮肤(45.95%)、消化道系统(14.19%)影响较大;病情较严重者8例,严重者1例。结论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工作及监测管理,可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工作者合理用药,提高药品安全性。

  • 标签: ADR 监测 管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最佳方法,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手术室中选取90套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套。A组器械进行集中式清洗消毒,B组器械进行分散式清洗消毒,对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我们采用目测法和低温等离子循环取消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检测出A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B组器械,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腔镜器械实施集中式清洗消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腔镜 清洗消毒 集中式 分散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手术室基数药品管理。方法运用5S管理法加强手术室基数药的管理,完善药品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加强药品管理知识学习。结果手术室基数药的数量较开展5S活动前明显减少,减少了药品积压,药物的专柜放置、高危药的单独放置、药品的账物符合率大大提高,杜绝了药品的变质和过期。结论5S管理法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基数药品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 药品 5S管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静脉给药出现的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提高ADR警戒意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013-2015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中,静脉给药导致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静脉给药引起的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老年人(≥45岁)发生率最高,占59.18%;不良反应类型以新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主,共84例(85.74%);中药注射剂和抗感染药物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0.77%和29.81%;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31.28%,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占21.23%。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医院应积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管理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给药 新的/严重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工作,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6年—2017年共314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14例不良反应中,男女之比为1.041,男性略多于女性;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190例,占60.5%;其中以静脉给药的方式为主,占75.2%;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30.3%,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24.8%;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5.7%,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占32.8%。结论应提高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水平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统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两年年我院门诊常用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医院2015年至2016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用药总量,用药金额并进行排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DDDs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频度增长平稳。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苯二氮草类药物的用药频度均较高。结论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精神药品 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力资源配置对实施全院复用器械集中式处理的制约和因此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按照国家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要求,建立适合集中式处理所需的工作流程的人力资源模式。结果做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结论提高集中式管理的工作效率,保证全院复用器械集中式处理的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人力资源配置 集中式处理 中型医院 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外用药制剂生产管理阶段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择从药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外用药100个作为探究对象,这里以外用药市场上较为多见的乳膏制剂为例。分析采用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先后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由于质量造成的损失率。结果经探究表明,在采用产品质量管理模式之前,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与企业因质量造成的损失率分别为(68.00%)、(88.00%);在采用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后,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与企业因质量造成的损失率分别为(96.00%)、(36.00%),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企业在采取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后,提高企业管理外用药产品的水平,并且提高药品市场占有率,极大降低企业由于质量所导致的损失基本成本,因此只有对药品生产管理基本模式进行有效完善,才可以确保整个生产药品过程安全且有效。

  • 标签: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药品食品生产机制 生产设施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药学干预对其用药依从性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采用分段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用药干预,实验组行药学干预,对比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几率以及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几率,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用药依从性 不良反应 药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