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及预见性防范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防范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及采取护理干预后的攻击行为量表(NOSIE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暴力行为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发生率更低,暴力行为以躁动咆哮、辱骂等为主,实施护理后观察组NOSI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防范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预见性防范护理 攻击性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就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奥氮平与美金刚联合治疗与盐酸美金刚单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精神行为、认知功能方面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采取奥氮平与美金刚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老年痴呆症状,保证治疗安全性,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实践。

  • 标签: 美金刚 奥氮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保科门诊中应用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儿保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3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66例,研究组在纠正月龄后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测,并予以对症早期干预,对照组未进行早期干预,纠正月龄3个月时对两组早产儿进行神经系统异常及各功能区发育情况检查。结果研究组经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后,纠正月龄3个月时早产儿神经系统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早产儿各功能区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神经行为检测可有效检测早产儿神经发育情况,并及时予以予以早期干预,可保障早产儿神经系统及各功能区正常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行为检测 早期干预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势护理管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入院治疗的 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和优势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遵医行为评分结果与血糖控制效果,了解优势护理管理的实际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基本处于维稳状态;且遵医行为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结果 P< 0.05。结论:优势护理管理对于提升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以及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有着显著效果。

  • 标签: 优势护理管理 糖尿病 血糖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讲示做行为诱导法在儿童用力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9年4月-2021年2月收诊的接受用力肺功能检查的儿童中选出150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肺功能检查操作,观察组辅助应用讲=示-做行为诱导法进行肺功能检查操作,对比两组的一次检查成功率、检查操作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儿童一次检查成功率97.33%高于对照组的一次检查成功率85.33%,P<0.05;且观察组的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讲-示-做行为诱导法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检查成功率,保证肺功能检查顺利进行,减少无效的时间浪费,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用力肺功能检查 讲-示-做行为诱导法 一次检查成功率 检查操作时间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小儿憋喘性肺炎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小儿憋喘性肺炎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n=50)与研究组(n=50),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认知行为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小儿 憋喘性肺炎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疗纠纷对于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以及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研究,纳入医务人员50名,为本院长期在职人员,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25名,未在日常工作中给与针对性干预,作为对照组,剩下医务人员则需要定期给与针对性干预,作为观察组。对比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结果 结合对比可见,在发生医疗纠纷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心理状态以及诊疗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疗纠纷 诊疗行为 心理状态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为重塑护理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行为重塑 2型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指导,观察组行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更高,心理健康、躯体活动、营养、压力调节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 高血压 自护能力 健康行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采取护理干预对改善其认识与行为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行宫颈癌早期筛查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对改善宫颈癌早期筛查认识与行为的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对预防措施、危险因素与宫颈癌的症状认知程度的评分,观察组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体检后,观察组主动接受率为97.06%,比对照组的58.82%高,(P<0.05)。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妇女更好地了解和参与早期筛查,从而提高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宫颈癌 早期筛查 认识和行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神经行为检测和早期干预对门诊早产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5月一直到2022年5月80名早产儿。这些儿童被分为两组:40名在观察组接受神经行为评估和干预,另外40名在对照组进行常规神经筛查。观察组在纠正月龄3个月后接受评估,评分低于37分的儿童接受治疗和多种干预。三个月后,所有儿童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结果: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以及发育商等功能区域评估方面,观察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的神经行为检测和早期干预是安全且简单的,能够及时发现和干预早产儿的神经发展偏差,有效减少神经异常的发生,并提高他们的运动和智力发展水平。

  • 标签: 早产儿 神经行为检测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新生雄性大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神经行为毒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40只新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溶剂剂量组(500.00、100.00、50.00、0mg/kg)和空白组5组,每组8只。在大鼠出生后第5天开始染毒,连续染毒7天。用平面翻正、负趋地性、悬崖回避、前肢握力试验测试新生雄性大鼠的神经行为发育。 结果 体重:染毒剂量与日龄无交互作用(F染毒剂量*日龄=0.72,P>0.05)。日龄对体重有影响(F=104.33,P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神经发育 新生雄性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全部患者接受临床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及1w后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并评估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1w后,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参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w后,参照组负性情绪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消除,也能够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更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价值更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临床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使用对照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有攻击行为,实验组没有攻击行为,对比分析两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临床特征单因素。结果 观察组BPRS总分、敌意猜疑因子分、幻觉分、行为紊乱分以及临床特征单因素等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实行强化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筛选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参考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应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常规护理,详细记录两组心理状态、MCMQ量表评分等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SDS等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旨在分析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中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所接诊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选取的例数为70例。将其平均划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将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由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效果为31(88.57%),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30(85.71%),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结果可知,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或者利培酮片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是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的不良反应较低,其安全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缓释片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中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中医情志辨证护理对于患者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选取62例中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情志辩证护理,记录并对比患者情绪、睡眠以及健康行为指标。结果:经护理,研究组不良情绪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经护理,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经护理,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恶性肿瘤 中医情志辨证护理 情绪状态 睡眠质量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