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及血涂片细胞形态联合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 15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选取时间为 2018年 3月至 2018年 9月间,并将其按照检测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一组为参照组,接受单一的血液涂片细胞形态进行检验,另一组为实验组,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进行检验,两组各有患者 75例,并对血常规检验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为 20.00%( 15名),参照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为 5.33%( 4名),从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上看,实验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x2=7.292, p=0.007)。结论 对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可有效提高检查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 血涂片细胞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运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184例受检者开展调查分析,选取时间是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对全部受检者均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研究检测结果。结果184例受检者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呈现阳性占据37.50%,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呈现阳性占据28.80%。将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45%、84.73%、71.01%、96.52%。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均可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依据受检者的实际状况及临床需求合理选取检测方法。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希森美康XN2000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取自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0例相关患者,并对所有病患案例使用希森美康XN2000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94例患者在检测时出现报警提示,另外26例则没有出现报警提示;检测后,再对标本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其中HB、MCV、WBC、PLT及RBC的镜检出现阳性的概率比较高,而出现报警提示的标准仅仅为78.3%,其次,对没有出现报警提示的白细胞进行分类镜检的结果显示,出现较高相符性(P>0.05)的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此外嗜碱性粒细胞显示出较低的复合性(P<0.05)。结论在医学的血常规检验中,在使用希森美康XN2000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再结合运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更容易检测出阳性结果,提高阳性显示率,从而更容易获取细胞异常的阳性检测结果,在医学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使用价值。

  • 标签: 希森美康 XN2000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目的对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进行观察测量,探讨"颅面结构-上气道-睡眠呼吸功能"是如何一步步作用影响的。方法正畸咨询患者通过问卷和临床检查筛选志愿者,建立8岁、9岁、10岁、11岁4个组。志愿者要求无严重骨骼畸形,无睡眠呼吸障碍,无影响上气道发育的病理性因素。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对4个组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进行头影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组入选者后鼻嵴-咽顶点距(PNS-R),后鼻嵴-上咽壁距(UP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亚组比较表明主要为8岁组与其他3组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PNS-R及UPW均有一定的生长,而9岁、10岁、11岁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映了上颌骨的快速生长对高位上气道的扩张作用。结论高位上气道的发育在9岁前基本完成。对于颌骨后缩倾向的儿童,宜早期进行促进骨骼发育的正畸。

  • 标签: 生长发育 上气道 睡眠呼吸功能 颅面形态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玫瑰花5个栽培品种植物形态特征差异,为品种划分和种质资源分析提供依据。方法用植物分类学和来源鉴定法对玫瑰花进行植物形态比较,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结果‘丰花’、‘传统’、‘单县’3个栽培品种玫瑰花植物形态差异较小,‘紫枝’和‘大红花’与其他3个品种间植物形态差异较大。结论不同栽培品种玫瑰花植物形态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品种划分依据。

  • 标签: 玫瑰花 栽培品种 植物形态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液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7日至2014年3月27日期间,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并分别作为细胞形态组和血分析仪组,血常规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其检出符合率。结果细胞形态组共发现78例血液异常患者,检出符合率为97.50%,血分析仪组共发现70例血液异常患者,检出符合率为8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重要手段,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检测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隙段椎动脉频谱形态的改变对其他血管及椎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有眩晕、肢体不协调、或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椎间隙段椎动脉频谱形态异常,并通过其他检查(例如MRA、CTA或DSA)证实的152例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椎间隙段为“低速低阻”组57例,提示椎动脉起始节段或开口处重度狭窄,与其他影像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为89.47%(51/57);“低速高阻”组40例,提示远段或颅内段椎动脉重度狭窄,诊断符合率83.21%(34/40);“低速单峰”组43例,提示远段或颅内段椎动脉闭塞,诊断符合率为90.69%(39/43);“低速单峰血流方向逆向”组12例,提示椎动脉起始节段或开口处闭塞,诊断符合率为91.66%(11/12)。结论椎间隙段椎动脉频谱形态异常可提示其远段或近段病变,为快速准确的寻找病灶部位及严重程度提供重要线索,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动脉 频谱形态异常 血管病变 狭窄 闭塞
  • 简介:影响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重要的还是种植体表面性质,主要是因为种植体表面不同可以影响到种植体的受力分布.本文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螺纹组合、在不同的加载方式等实验条件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颈部采用细螺纹,下部采用宽螺纹的复合式螺纹设计,要优于单一的均匀螺纹设计;种植体最大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皮质区,而在加载方式为30.的情况下,颈部应力可增大5~15倍.

  • 标签: 种植体 表面螺纹形态 骨界面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25例接受血常规检查患儿,收治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125例患儿均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检验结果出现异常,对125例患儿展开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 125例患儿中有97例患儿的检验结果出现异常,占比为77.60%,分析其异常情况发现有35例为红细胞形态异常,有32例为白细胞形态异常,有30例为血小板计数异常;97例患儿的疾病诊断结果为有6例为血液系统疾病,有17例为传染系统疾病,有25例为消化系统疾病,有45例为呼吸系统疾病,有4例为其他疾病;17例传染系统疾病中有3例为手足口病,有4例为肺炎,有3例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7例为流行性感冒。 结论 在儿科诊断中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准确鉴别患儿疾病类型,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儿科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是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测量方法已有数据之间进行比较调查,以建立参考值。本文作者根据不同于先前使用的标准收集数据,并在本研究中使用这些标准。此外,我们确定了中国成人骨骼错颌畸形的颅面形态学特征。方法:利用基于上述标准选取的中国成人颅骨面x线,采用斯坦纳分析法14个参数、唐斯分析法2个参数、西北分析法1个参数和特威德三角分析法3个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就骨骼形态而言,中国成人骨骼1型错牙合患者的上颌骨和下颌骨位置前倾。此外,相对于面部类型,他们有低角颅面形态。最后,在咬合平面上,中国人的倾斜度比日裔美国人小,但比高加索人大。结论:正畸治疗最重要的问题是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此外,虽然众多民族在骨骼形态和义齿上存在差异模式是已知的,但为了准确分析,必须考虑到参考值中的种族差异。有几项研究报告了中国人的参考值,但使用了变量分析方法。

  • 标签: 测量方法 准确诊断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液涂片两种方式的血常规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率比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更高,差异明显(P<0.0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细胞分类结果的差别不大(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血常规检查的效率,但是在区分细胞形态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可以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提高血常规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0例行血常规检查的血液标本,对300例的血液样本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经血涂片镜检显示MCV、WBC、PLT、HB、RBC均具有较高阳性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25例有报警提示,75例无报警提示,在报警提示血液标本中镜检的阳性率为70.2%(158/225),无报警提示的血液标本中,白细胞分类镜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具有具有较高的相关符合性,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的符合性较低,P<0.05。结论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进行血常规检验可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得到较高的细胞异常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