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苏州刺绣研究所老一辈艺人的心目中,叶圣陶先生不仅是一位令人崇敬的文学家、教育家,还是一位热忱关心苏绣艺术的老师,苏绣艺术的挚友。早在50年代,苏州刺绣研究所刚建立的时候,叶老就曾以《苏绣与缂丝》为题在《人民文学》上向人们介绍了这座尚在襁褓之中的东方艺术之宫,热情讴歌

  • 标签: 叶圣陶 苏绣 刺绣 东方艺术 苏州 研究所
  • 简介:清人《在园杂志》讲到明清宫廷用扇(折扇)“其扇骨有用象牙者、玳瑁者、檀香者、沉香者、……。”说明在明清时的制扇艺人就用产于印度的檀香木来制成扇骨,取其杏黄或蛋黄色泽,尤其是特有的幽香清味,配上或绢或纸质的扇面,成为一柄香气馥郁的檀香扇。苏州檀香扇的生产,可以说是在民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手工艺。1920年左右武进县定西乡“张多记”在苏州开设扇子铺坊,产品行销长江流域地区。制扇艺人从截劈、磨光扇骨到制成扇子,要经过十三道工序才完成。“张多记”的生产方式是把扇料发给铺坊附近的居民加工制作,记件发给工价。同时“张多记”等几家作坊开始生产檀香扇,在扇骨上雕刻钟鼎、甲骨文字和一些花鸟图案,产品远销四川、河南和山东等地,但制作工艺落后,做工粗糙,销路不是很畅。当时杭州的“王星记”是江南著名的扇庄,这个扇庄由

  • 标签: 檀香扇记忆 苏州檀香扇
  • 简介:“宣德炉”亦称“宣炉”,据传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初,暹罗国贡来数万斤“风磨铜”,宣宗乃思郊坛、太庙以及内廷所陈之鼎彝祭器式样鄙陋,乖远古制,即令工部及礼部研拟利用贡铜铸制鼎彝之事,制为祭祀用器,而传世以炉为多,因以得名。

  • 标签: 博物馆 苏州 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