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支左"那年,部队送我们生产队一匹军马.那马牙口虽老,却形体高大,浑身铁青,颈上的鬃毛有一尺多长.听老人们讲,那叫鬃马.

  • 标签: 烈马青 青鬃
  • 简介:<正>小时候,老家南边有三间草屋,草屋里孤独地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平时种地,农闲时卖点日常生活用品。老人驼背,因而我叫他驼背老伯。驼背老伯的屋前是一片大园子,那就是我叫做“水园”的地方。童年的我不太合群,有时候不能与小伙伴们很好地相处,于是唯一的去处便是水园。水园名不副实,里面没有水。一到春天,那些似草非草的植物就铺满了园子。园子里有两棵高高的杨树,一棵树上还有鸟窝,偶尔可见窝中的小鸟探出头

  • 标签: 那就是我 伙伴们 日常生活用品 子里 三间 小蜜蜂
  • 简介:团是我的家乡清明时节的一种小吃。幸运的是,今年过年回老家,我不仅吃上了团,而且还亲手参与制作了一回。家乡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小溪边、田埂上到处都长满了鼠曲草——这就是做团的原料呀!

  • 标签: 青团 清明时节 家乡
  • 简介:湖御园之恋人物语湖的美。不仅仅在于湖光水色.不仅仅在于湖御园那些覆盖在林海深处的土黄色建筑.而在于远离都市以外的鄢种宁静和安详。从繁华刭沉寂,那瞬间的跌落.就是另个一个世界。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青湖之恋》
  • 简介:你叫青青春。正黄最后是青松是松杪泉声流

  • 标签: 正青 泉声 截根
  • 简介:当帮布达的邦克声响起,小村里的老人们先醒来了,小村也醒了,醒在沸腾的沙罐里,醒在氤氲的荼里。在青海,在回族人的炕头,茶又叫熬茶,是用茯茶熬煮而成的。每至清晨,伴随着缕缕炊烟,整个村庄沉浸在熬茶的香味里,这是青海乃至河湟谷地的

  • 标签: 青茶 河州 小村 回族文学 砖茶 宴席曲
  • 简介:<正>我真的不知道家里藏着一条大蛇。村上人家议论,说我家的蛇是狐仙,能跟人一样讲话,还有生杀的魔力,它想让你白天死,也不会活到晚上。它会在你走路时横躺在道路中间,只要你跨过它的身子。一只脚便给缠住了,接着就用尾巴当鞭子猛抽你全身,第一鞭,你会觉得头晕目眩,第二鞭,你会感到气急败坏,第三鞭,你就差不多要断气了,就这样一二三!你就死定了。它也会晚间趁你入睡出击,悄悄爬上

  • 标签: 就这样 一路走好 透不过气来 生杀 娶媳妇 天刚
  • 简介:徐陌同志,是革命老人徐特立同志的小女儿,是我亲爱的小姨,不幸于1994年11月1日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享年七十九岁。北京、武汉,相隔千里,我未能在她临终前见上最后一面,铸成终身遗憾。小姨只比我大七岁,但我却是在小姨的背上,在她手拉着手的爱抚之下长大的,她给了我从小就失去了的母爱,姨甥之情,胜似母女情。我能跟随外祖父走上革命的道路,能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是与小姨为我付出的艰辛、爱抚、鼓励分不开的。每次见

  • 标签: 徐特立 革命 医院工作 延安 道路 北京
  • 简介:2001年4月23日至4月26日,我又一次参加全国“创会”,这是第二次了。据大会的操办者说,像这样规模的会议,建国以后也就开过5次,50年开了5次,平均十年一次,我就参加了两次,该是件很幸运的事。更为有趣的是,从1986年第一次到2001年第二次之间隔了十五年,中间跳过了1991年那一次,连续参加了三次的,像迟子建、孙惠

  • 标签: 青年时代 女作家 现代文学史 建国以后 迟子建 第二次
  • 简介:若干年过去,又过了若干年,我始终不愿回忆我跟杨萌那段清浅如水的时光,连触碰一下都像会揭开一个惊天秘密那样,对任何人都只字不提。我曾经多么想把一切忘记,我在杨萌给我的唯一一张照片的脸上贴了指甲盖那么大一片白纸,多次搬家后,那张贴了白纸的照片不记得被夹到哪本书里去了,想找,不知该从哪本书翻起。而现在,我却急于写下来,不为别的,是为对抗遗忘。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我们都屏气等着那心惊肉跳的一喊,不料什么声响都未曾听到。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在广西北海的乡下至今仍保留着一种叫作“偷”的古老习俗,每逢正月十二至十五日晚上,人们可以去“偷”一点别人菜园里的蔬菜。据说,如果偷菜挨菜园主人诅咒得越厉害就越“旺”。

  • 标签: 元宵 菜园
  • 简介:岩是我的一个梦,一个用石板铺成的梦。如今,我站在青岩的街道,按捺不住的心跳得激烈。我深深吸上一口气,抬起发颤的脚,走进了我期待已久的梦……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这一条目,条目说;“简称‘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新闻记者的组织。1938年在汉口正式成立,曾出版《新闻记者》月刊。1938年10月20日部分会员在长沙倡办‘国际新闻社’。总会后迁重庆。在解放区、国民党统治区的重要城市和香港设有分会。1941年4月,总会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 标签: 中国 新闻事业史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记者节
  • 简介:8月24日,团泰宁县委组织召开2018年全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该县人大常委会、县综治委预青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县综治委预青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成员,各乡镇分管综治副书记及团委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青少年违法犯罪 成员单位 人大常委会 县委组织 相关人 负责人
  • 简介:  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凤泉关的春天来得特别迟.  往年这时节,山上的桃花开满了坡,从山脚下一直漫上崖头,山有多高,桃花就有多高.今年的桃花还不见一星萌动,那褐色的枝条仿佛凝滞不动一般.山风冬日一样凛冽,凤泉关人们的棉袄还如寒冬一样一件也没有褪下.昨晚,山里还下了一鸡爪子厚的雪,山道上白晃晃的一片,寒气依旧那么重,看不出一点春天的气息.……

  • 标签:
  • 简介:钱币是常见之物,又是宝货中的宝货。人们崇拜金钱,相信金钱的魔力无处不在。于是金钱从流通领域进入人们的俗信世界,古籍对此早有记载。如人们相信身带一枚周元通宝,就能祛邪纳祥,因为周元通宝是熔佛像之铜铸造的,有佛的灵光。明清时期,人们用前朝古钱编作剑形,悬于厅堂或床前。剑为兵器,能斩杀妖魔,人们相信钱剑有护室卫身功能。这种钱剑称“蚨剑”,源于晋代《搜神记》记述的一个美丽的传说。

  • 标签: 钱币 佛像 古钱 晋代 兵器 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