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作者: 田跃鸣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明清昆曲以男女风情剧居多,这些作品虽有宣扬封建纲常礼教的一面,但也夹杂着对正统观念的背离。而这些有违封建纲常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对自由爱情的颂扬,这些对于昆曲的受众群体的婚恋观有着强烈的影响。
  • 简介:建国以来新编昆曲研究,这个论题本身没有太多值得怀疑的,但在此还是有必要把两个基本问题表达清楚:一、为什么要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来划刻昆曲的节点或时段?以往向来是借用诸如元末明初、明中叶、明末清初、清代中晚期、晚清至民国等大的时间概念(大的时间概念从一个侧面表明昆曲的相对稳定性),而大小时间的转化与突变正表明昆曲自内及外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 标签: 昆曲 时间概念 相对稳定性 元末明初 明末清初 新中国
  • 简介:昆曲上声字主要使用嚯腔和(口罕)腔等润腔方式来实现四声调值,此外,带腔、迭腔、啜腔、滑腔等增加色彩的装饰性润腔在上声字演唱中也有所使用。上声字在前,阴入声字在后,上声字与阴入声字组合时,上声字的音高往往低于阴入声字的音高,这是各个字声调值高低关系的体现。上声字在和阴入声字结合使用时,由于入声字出声即断的特点,上声字腔格要比入声字长。

  • 标签: 昆曲 上声字 腔格
  • 简介:摘要《闹学》、《游园》两折尽显闺门之内的不二风雅。《闹学》鲜灵,《游园》愁雅,此两折虽写丽娘闺中生活,却也是是意味无穷。此两折虽有大家族的严苛古板,亦不乏小丫头的鲜活灵动,更有丽娘的不尽闲愁,这滴滴点点演绎而出的,俱是闺门风雅。

  • 标签: 闺门 鲜灵 闲愁 雅致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昆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地昆剧院团和曲会曲社欣欣向荣,研究工作也就紧紧跟上。1978年4月,由江苏省昆剧院发起,在南京举行了三省一市昆曲工作者座谈会,讨论昆曲艺术的继承和改革问题,发表了一批论文。如俞振飞的《试谈昆曲发展的道路》、周传瑛的《昆曲艺苑又一春》,从理论上为“文革”后重振昆艺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 标签: 昆曲艺术 概略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文革” 江苏省
  • 简介:【摘 要】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民间艺术的渗透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强化学生音乐能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音乐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的意义,然后以昆曲为例探讨了小学音乐线上教学中民间艺术的渗透策略。

  • 标签: 小学音乐 民间艺术 昆曲
  • 简介:摘要:为响应国家树立文化自信号召,顺应苏州“文化+旅游”激活传统文化。文旅融合下苏州实景昆曲文旅项目依托苏州区域内古典园林、历史街区等旅游产业资源,融入昆曲文化提升昆曲艺术作品的品牌价值,实现了文旅融合,“园”“曲”共兴的格局,将项目地打造成中国高端实景昆曲沉浸式体验目的地,是我国传统文化振兴示范样板。本文就此以沧浪亭实景昆曲《浮生六记》文旅项目为例,深入研究文旅融合下苏州实景昆曲夜游项目策划。

  • 标签: 文旅 昆曲文化 苏州园林
  • 简介:在习主席倡导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大背景下,机缘巧合,我得以有幸接触到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艺术形式——昆曲昆曲唱腔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别慢,为了表达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个字有很多个音。只有慢,我们才能体验到细节的优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反思,我认为这与教育领域里的'快''慢'艺术,是相关联的。

  • 标签: 昆曲 快与慢 教育教学 管理
  • 简介:昆曲曲牌音乐的理论中,“主腔”是一个重要概念,因每一曲牌都有其富有特征的腔型,而被称为“主腔”.这一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被众家所认同,并在昆曲界、戏曲理论界得到发展.目前,众家对“主腔”理论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结合昆曲名著《牡丹亭》同名曲牌及南北曲的字格腔型、特性音调的分析,指出“主腔”概念已具有两种含义指向,即作为同类曲牌特性腔之“主腔”与作为昆曲共用腔之“主腔”.

  • 标签: 《牡丹亭》 昆曲曲牌 主腔 南北曲特性音调
  • 简介:电视栏目《麒麟周刊》7月推出《中国式奢侈人间天上》节目,邀请文化大家对话昆曲艺术,继推出作家白先勇与诗人陈鹏举,画家戴敦邦与昆曲名家岳美缇等人的对话后,

  • 标签: 昆曲艺术 对话 文化 电视栏目 中国式 白先勇
  • 简介:北方各地,即便是穷乡僻里,都建有富丽雄伟之戏楼,但北曲与南曲之民间演出史料,却极罕见。1983年,我拜见了九十高龄的北昆老艺人侯玉山(侯玉山,1893—1996,北方昆曲花脸,曾先后任教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表演的钟馗生动传神,有“活钟馗”之誉——编者注)。做客两小时,向他了解北方昆曲在农村演出的史料。

  • 标签: 北方 玉山 昆曲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谈话
  • 简介:昆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绵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我国各阶层民众的喜爱。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欣赏它的婉转典雅、柔曼悠远,一些电视导演对昆曲独特的表演艺术也情有独钟,

  • 标签: 艺术再创作 《牡丹亭》 昆曲 电视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正>2004年12月11日至13日,应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邀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赴京参加洪昇逝世300周年纪念活动,连续三晚在保利剧院上演了上、中、下三部全本《长生殿》。2004年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第三年,全本《长生殿》的登场演出,为近年昆曲演出的热

  • 标签: 《长生殿》 苏州昆剧院 中国剧协 文化部艺术司 专家座谈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正>中国是戏剧文化大国,古老的昆曲作为华夏传统戏剧的典型代表,其对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的渗透和影响众所周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姿百态的各地方剧种作为种种'在地性'文化的艺术呈现,它们中许多都跟昆曲有着血肉瓜葛,在不同程度上与之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划归多声腔剧种行列的川剧中,昆腔即是其五大声腔之一,'川剧昆腔的曲牌结构与它的母体‘苏昆’基本相

  • 标签: 昆曲艺术 地方戏 主流化 撰写 戏曲研究 生命
  • 简介:首次把等韵图引入昆曲度曲理论的是明代著名度曲家沈宠绥。对于他把《四声经纬图》和《转音经纬图》引入度曲理论,王守泰先生认为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笔者认为,沈氏的主要目的是识音和正音。且他的这一主张对近现代的昆曲度曲理论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等韵图 昆曲 度曲理论
  • 简介:清代文人李渔的《怜香伴》堪称奇文,2010年这部剧作重新被改编后搬上昆曲舞台,该剧吸纳了当下时尚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又保留了戏曲传统的神韵。本文从李渔的原作出发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求戏曲艺术在当下语境中的审美演变。

  • 标签: 《怜香伴》 传奇 审美演变
  • 简介:厅堂版的昆曲《牡丹亭》将餐饮与观赏昆曲表演相结合,用高雅的昆曲艺术带动餐饮业的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味,又巧妙地推广了我国昆曲文化的从容情怀和优雅气息,深度探寻了昆曲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和互动机制。

  • 标签: 厅堂版 青春版 艺术与文化产业 商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