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此阶段是雏鸡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由于雏鸡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健全,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抵抗力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但能够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而且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是整批蛋鸡盈利与否的关键。

  • 标签: 饲养管理 蛋雏鸡 商品蛋鸡 系统发育 器官功能 应激因素
  • 简介:随着养禽业的发展,鲜蛋产量逐年增加,从而使鲜蛋普遍滞销且利润微薄。传统的鲜蛋加工产品非常单一,只有皮蛋、咸蛋和五香茶等少数几个品种。以创新皮蛋浸剂和涂粉而闻名的四川省开江县牧业科技开发中心总经理吴名文,3年前就开始瞄准了鲜蛋深加工这块商机巨大的处女地。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群众对蛋制品消费求新、求奇和求特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市场上恰恰缺少风味独特、品种丰富,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口味的禽蛋制品,这使鲜蛋加工成了资源最丰富、市场前景最广阔、资金周转快且不需机械设备、没有技术难度和风险小的创业项目。

  • 标签: 市场调查 风味 加工产品 禽蛋制品 消费群体 科技开发
  • 简介:为了增加蛋制品的新品种、提高鸡蛋的附加值,利用鸡蛋液通过流平加热的方式研发了一皮。以酶种类、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反应温度、磷酸盐添加量为因素,以皮的拉伸强度作为油皮品质指标,确定制作油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TG-N添加量0.25%,磷酸钠添加量0.3%,反应时间50min,反应温度47℃时,油皮的拉伸强度最大,达到1.67MPa,所得到的皮色泽金黄、晶莹剔透,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较好的韧性。该技术通过进一步完善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鸡蛋 谷氨酰胺转氨酶 油蛋皮 磷酸盐 流平
  • 简介:1发病情况2011年2月下旬.我镇一养殖大户饲养的1000只198日龄鸭,发生了以瘫痪、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发病鸭群是春节后育雏的第一批开产鸭.育雏期生长良好.

  • 标签: 产蛋鸭 鸭霍乱 诊治 发病情况 养殖大户 育雏期
  • 简介:当今市场鸡蛋不受食客欢迎,其原因有二:(1)蛋清稀而不稠;(2)蛋黄小而不黄。远不如土(草)鸡蛋赏心悦目——吃香。只有回归自然喂养,远离化合物饲料,饲喂天然物质,根、茎、叶、谷、花、果、骨、鳞、甲、血……即可生下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的“保健”。

  • 标签: 保健蛋 培育 回归自然 天然物质 营养丰富 化合物
  • 简介:当母鸡体重达1.3-1.5公斤时开始产,商品蛋鸡群公母比例为1:25,母鸡需要一定的公鸡在一起生长,这样可刺激母鸡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的速度,提前开产和增加产量。饲养管理是白天让鸡在放养区内自采由食,早晨和傍晚各补饲1次,日补饲量以50-55克为宜,在整个产期(241-600日龄)要做到以下几点。

  • 标签: 柴鸡 产蛋期 饲养管理 营养浓度 光照时间 防疫消毒
  • 简介: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天,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达2.6亿元。为了提高今年鱼类越冬,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问题。

  • 标签: 越冬管理技术 鱼类安全 北方寒冷地区 越冬成活率 黑龙江省 灾害损失
  • 简介:1体外疾病的预防1.1食场挂袋法:利用养殖鱼类定点吃食的习惯,在食场周围挂药袋,形成一定的药物区域,当鱼到食场摄食时杀灭鱼体表及鳃部的病原体,使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1.1如果养殖鱼类无定点吃食的习惯,应先训化后挂药.

  • 标签: 鱼类 流行病 药物预防 合理用药
  • 简介:箱鲀科(trunkfishes;Boxfishes):本科鱼种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珊瑚礁海域。体粗短,有类似骨板的特殊构造,形成方正(箱形)的身体结构。骨板外壳呈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和六角形等,故称“箱鲀”。其表皮布满小突脊。背鳍一个,通常位于体后半部,鳍条均无硬棘;均无腹鳍;尾鳍圆形。一般成鱼栖息较幼鱼深。游泳能力弱。以底栖动物如海鞘、海绵和软珊瑚

  • 标签: 海水箱 鲀科鱼类 艺术鉴赏 形态特征
  • 简介:各种鱼类都具有各自的体色,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热带水域鱼类体色的色彩比寒带鱼类绚丽多彩。鱼类的体色是由皮肤真皮层和鳞片上、下两面的大量有色细胞形成的,这类细胞分为色素细胞和光彩细胞(Iridocyte)两。色素细胞是分枝状的结缔组织细胞,细胞里含有色素,它的颜色成分是红、橙、黄等其它色调的脂色素、

  • 标签: 体色 鱼类 种鱼 分枝 水域 鳞片
  • 简介:本科品种的外表量大特征就是调价的鱼鲳与椭圆的体型,幼鱼则会侧躺在水面下,以拟态的方式躲避敌害,成鱼则会进入较深的珊瑚礁区成群活动,生性温驯,且容易亲近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强,是非常适合在水族缸中饲养的品种,但因为成长迅速,所以饲养的水族缸应有一定容量。广泛颁布于印度至太平洋海域。

  • 标签: 海水鱼类 白鲳科 观赏鱼类 饲养技术 抵抗力
  • 简介:呼吸代谢是生物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动物学家普遍关注动物的呼吸代谢并由此深入研究动物的生理学、营养需求与能量消耗以及生态学等问题.多数脊椎动物的运动及能量转化靠生物体内的有氧代谢进行.鱼类是水生动物,依靠从水体中获得的氧气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多数鱼类的呼吸过程完全在水中进行,水体的溶解氧在环境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是基本稳定的,所以水体的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由水体中的生物和化学耗氧完成的.当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只有鱼类时,水体氧量的消耗则主要由鱼体代谢和化学耗氧完成.鱼体的耗氧率的大小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代谢水平的高低及变化规律,因而常作为衡量鱼类能量消耗的一个指标.

  • 标签: 鱼类 呼吸代谢 生物能量学 营养需求
  • 简介:性腺发育对鱼类的成功繁殖与种群延续至关重要。鱼类的性腺发育包括原始性腺的形成和分化、性腺的组织结构、形态特征与时相划分以及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等。掌握鱼类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的起源、迁移和分化特征是研究性腺发育规律的基础。鱼类的PGCs出现于胚胎发育早期,以不同方式迁移到生殖嵴,与生殖上皮共同形成原始性腺,之后向精巢或卵巢分化。鱼类性别决定和性分化呈多元性,既有雌雄同体也有雌雄异体。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激素和pH等)影响性腺的性别分化,具有可逆可塑性。判断鱼类性腺分化方向依据两方面:一是观察性腺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变化;二是以性原细胞的出现及其减数分裂的细胞学分化。性腺分化主要包括雌雄异体、雌雄同体和性逆转三类型;雌雄异体型又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本文通过综述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和分化、性别分化以及性腺发育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性腺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性腺发育 原始生殖细胞 性别分化 配子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