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泰绿苦瓜是四川省成都市新农业武侯种苗研究所引进国外品种,进行杂交选育的一个新品种,该品种属杂交一代生产用种,早熟,植株长势健壮,抗病力特强,分枝力强,挂果节位低,结果多,果粗棒型,果长30厘米左右,最长可达35厘米,横径6~9厘米,肉厚,质鲜嫩,纹条粗,浅刺瘤,皮色绿而光滑。单瓜重500克左右,最大瓜重达1公斤,商品性极佳。播种至始收约60天,亩(1亩

  • 标签: 泰绿苦瓜 品种 性状 抗病性 产量
  • 简介:该品种中早熟,自封顶,无果肩,果粉红色,高圆形,抗裂果,品质佳,长势强,单果重250~350克,最大单果重500克,抗病性好,耐早、晚疫病,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大棚及露地栽培。一般亩(1亩=1/15公顷)定植3000株左右,采取单秆整枝,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果2~4个,重施农家肥及氮磷钾复合肥,青果初期应注意肥水管理,多作追肥,注意病虫防治,结合防治工作喷施叶面肥,加强田间管理。

  • 标签: 抗病性 番茄 品种 农艺性状
  • 简介: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高抗病毒病,霜霉病,生育期80天左右,花叶深绿,叶脉、叶柄为鲜红色,肉质根圆形,须根少,顶部小。表皮光洁,红色,内肉白色,肉质细腻,水分适中,品质好,适宜鲜食和冬贮。单根重1.5公斤左右,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5000公斤左右。

  • 标签: 红萝卜 雄性不育系 杂交种 农艺性状
  • 简介:该品种极早熟、茎直立、叶较小、花白色,短生型品种,从播种到采收嫩荚期需70~80天,可持续采收80~100天,亩(1亩=1/15公顷)产1500~2000公斤,品质较好,鲜食腌渍皆宜,种子较小,白色。

  • 标签: “德刀一号” 刀豆 品种 栽培 农艺性状
  • 简介:在确认了重庆市辣椒病毒病侵染的主要毒原为TMV和CMV,株系分别为TMV-PM、CMV-PoM、CMV-PmM的基础上,对我所保存的280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田间及室内病毒病抗性鉴定,获得3份抗TMV或抗CMV的材料:65尖、159、270.通过前期配合力测定,对3份抗源分别采用优势育种原理直接利用的方法和采用回交转育创新育种材料的方法,获得了抗TMV和CMV、性状稳定、优良的育种新材料5份;利用抗源65尖直接配组,初选出强优势组合B2005和B2015,利用5份抗源转育新材料作杂优亲本配组,初选出强优势组合6个.

  • 标签: TMV 抗源 辣椒 种质资源创新 初报 抗病毒病
  • 简介:该品种果实短圆筒形,皮色绿具绿白斑点,瓜形匀称,瓜长25厘米左右,单瓜重约500克,品质好,肉质嫩滑,肉白色。早中熟种,春植播种至初收55天,秋植播种至初收42天左右。子蔓或孙蔓结瓜为主,亩(1亩=1/15公顷)产4000公斤,抗病、抗逆性强,高抗白粉病及病毒病。

  • 标签: 抗病性 抗逆性 “美丰一号” 蒲瓜 品质
  • 简介:该辣椒为早熟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开放型,在高温或低温下坐果率高,大果型,果实整齐度高,果皮厚,4心室,方形。成熟时果实由鲜美的绿色转变为艳黄色,单果重250~300克,型美好看,市场性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可用于青椒或黄椒温室及大棚栽培,露地亦可。

  • 标签: 产量 抗病力 辣椒 品种
  • 简介:草莓芽枯病亦称草莓立枯病,主要危害花蕾、芽、新生叶,引起幼苗立枯,也可侵染成龄叶、果柄、短缩茎等。叶柄基部和托叶染病,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机,并逐渐青枯萎倒。新芽和蕾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

  • 标签: 大棚草莓 病虫防治 立枯病 芽枯病 开花前 青枯
  • 简介:莲藕常见且危害较重的主要病虫有“一病一虫一草”,即莲藕腐败病、莲藕蚜虫和藕田草害,栽种两三年的老藕田还有食根金花虫即藕蛆发生较重。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尤其是要严加防控莲藕腐败病,须使用健壮种藕、做好土壤消毒和种子处理,发现病株及时用药治疗,否则损失巨大。喷药前一定要清洗喷雾器,谨防施用除草剂后未清洗喷雾器而发生药害。

  • 标签: 金花虫 植保方针 藕田 土壤消毒 病虫草害防治 人工拔除
  • 简介:陕西南郑县茶叶总产和商品率在汉中市均名列前茅。全县有产茶重点镇12个,茶叶种植村148个,随着茶园面积的快速扩张及老龄化,一些茶区的茶饼病、茶蚜、茶小叶蝉等病虫时有发生,且呈逐年加重趋势。

  • 标签: 茶叶种植 病虫害 防控技术 无公害 茶园面积 汉中市
  • 简介:近年来,我国各地辣椒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随着土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土地中病菌越来越多,辣椒越来越难以生长,严重影响产量及经济效益.针对这一现象,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采用辣椒雄性不育育成了适合品种更新换代的抗病优良辣椒新品种辣优8号.

  • 标签: 辣椒 品种 辣优8号 抗病性 栽培
  • 简介:本品种来自日本,中早熟,淡黄色,粗长羊角形,果长25~32厘米,空腔小,肉极厚,耐储运,品质极佳,果形顺直而特光滑。单果重100克左右,最大单果可达150克以上。辣味适中,抗逆性强,不易死苗,连续坐果能力强,挂果集中,果实膨大快,耐热耐湿性强。极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在持续低温阴雨不利条件下可正常开花结果,适宜在冬暖式大棚中种植,春秋两季拱棚均可。

  • 标签: “福农二号” 辣椒 品种 性状
  • 简介:沈研20号是以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022做母本、恢复系03-6-3-5做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中熟,果实方灯笼形,商品性状优良,果纵径9.2cm,横径8.3cm,果肉厚0.63cm,平均单果质量184.0g,果色绿、光亮,果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前期产量1071.4kg/667m2,总产量3104.6kg/667m2;适于春季露地、保护地栽培以及秋延晚栽培.

  • 标签: 甜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沈研20号 三系杂交种
  • 简介:大白菜是浙江省温州市涂园菜区的主栽品种,近年来,随着复种指数和播种面积迅速增加,各种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干烧心病、黑腐病等,急需引选一些较抗病的新品种,以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为此,笔者于近年从各地引进24种夏秋大白菜品种,进行田间抗病性观察.

  • 标签: 大白菜 品种资源 田间抗病性 复种指数 播种面积
  • 简介:本品种系浙江省瑞安市南方蔬菜种苗有限公司利用科学育种技术,采用人工剥蕾授粉配制。晚熟、耐寒、抗病,脚形矮壮,叶深绿色,阔卵形,心叶里卷,节间紧密,花球雪白,特别坚实紧密。单球重2公斤左右,结球适温7℃~15℃,能耐低温4℃~6℃,露地栽培亩(1亩=1/15公顷)产3000公斤。

  • 标签: 花椰菜 育种 品种 性状 栽培
  • 简介:沈研15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02-7为母本,以恢复系0840-7做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甜椒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实方灯笼形,果面光滑,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总产量3710.4kg,平均增产11.0%;国家辣椒区域试验2a平均总产量2753.5kg/667m^2,比对照冀研6号平均增产2.8%。沈研15号适应早春大棚、秋延迟、越冬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

  • 标签: 甜椒 沈研15号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杂交种
  • 简介:近年来,由于辣椒种子流通范围扩大、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以及耕作制度的限制,在辣椒种植区辣椒病毒病普遍发生,由原来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商品性。尤其是辣椒病毒病在辣椒制种上不但影响种子产量,也因为种子携带病毒而影响杂交一代品种的表现。

  • 标签: 辣椒病毒病 制种 病虫防治 辣椒种子 种植区 主要病害
  • 简介:在我国华中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季露地辣椒生产仍是大田栽培的主要形式。围绕春夏季辣椒的生长规律,从高产优质控害的角度考虑,提出了高产健身栽培技术和多种生态调控措施,并根据辣椒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明确了药剂的选用及施药方法,可直接指导大田生产。

  • 标签: 华中地区 春夏季辣椒 健身栽培 病虫害 防控技术
  • 简介:近年来,湖南及中南地区冬春季辣椒等蔬菜的设施栽培发展较快,通过大批量生产反季节蔬菜,已缓解了淡季蔬菜供应不足的矛盾。根据保护地辣椒生育特点和病虫发生情况,初步总结了保护地辣椒健身栽培与病虫防控技术,将对保护地辣椒的优质、安全、高产、早上市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湖南 保护地辣椒 健身栽培 病虫害 防治技术
  • 简介:我们用辣椒(Capsicumannuum)栽培种(已导入了灯笼椒CapsicumchinenseL^3基因)的种内F2代群体(2016株)和种间F2代群体(3391株)(由灯笼椒与Capsicumfrutescence杂交产生)对灯笼椒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L^3基因进行定位。通过L^3基因抗性紧密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的BAC文库的分析,揭示出番茄抗病同源基因12的存在。通过简并PCR技术,对来自35株不同辣椒的同源基因12的部分或全部编码序列进行克隆,且在种间组合中产生了17个遗传标记。图谱显示:L^3基因位于12同源基因标记IH1—04和BAC—end标记189D23M中间,L^3基因定位于包含两个不同BAC重叠群的区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4个和1个无性系组成。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揭示这两个重叠群被约30kb隔开。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和BAC无性系的Southern杂交表明在高度重复序列中富集包含L^3基因位点的区。Southern杂交表明两个BAC重叠群包含多于十个的12同源基因拷贝体。相反,对于种间F2代群体,,重组后代没有结合位点,在种内F2代群体中,该结合位点存在于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7个和2个无性系组成。而且,两个群体间结合位点分配的不同表明在含有L基因位点的区域连锁不平衡。

  • 标签: 抗烟草花叶病毒 荧光原位杂交 高度重复序列 DNA纤维 基因定位 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