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揭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口腔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能。方法:2020年2月-2023年1月,将我院40名口腔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分两组,各20名,参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运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测算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满意度计量指征、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计量指征、护理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计量指征,以及参与学习前后的生活质量计量指征。结果:研究组的学习效果满意度计量指征、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计量指征,以及护理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学习前,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计量指征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学习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计量指征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口腔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运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护理带教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常规教学法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目的探索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革方法,使急救护理知识与技能适应临床需求,满足临床对高技术型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及模拟案例情景实训方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结果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的结合。结论实践教学改革缩短了学生向专业护士转化的过渡期,符合培养高技术型护理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

  • 标签: 教育 护理 实践教学 急救医学
  •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高血压患者不规范服药发生率。方法:开展以“降低高血压患者不规范服药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高血压住院患者不规范服药情况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制定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实践结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高血压患者不规范服药发生率由活动前76%的降低到活动后的31%。结论:品管圈能有效降低高血压住院患者不规范服药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热情,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不规范服药 发生率
  • 简介:目的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研究罗森塔尔效应对高专“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实验组在技能模拟情境演示程序基础上注重罗森塔尔效应,对照组采用讲授、示教、练习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情境模拟演示技能考核;开设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中注重罗森塔尔效应,极大地增强了高专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结论注重罗森塔尔效应对护理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其他专业的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教育 护理学基础 罗森塔尔效应 情境模拟技能演示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整体综合护理在肺切除术后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 2016年 5月至 2019年 5月随机调取 86例胸心外科进行肺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比较组。试验组患者采用整体综合护理,比较组患者采用胸心外科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比较组,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比较组( P<0.05 )。结论 对肺切除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实效性。

  • 标签: 肺切除 整体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实践情景结合多媒体监控教学在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三维互动"的课堂研究模式.结果85.7%的学生对实践情景结合多媒体监控教学法表示满意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教师也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实践情景结合多媒体监控教学模式为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学生 护理 模型 教育 多媒体 课程
  • 简介:摘要: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器官发育并不完善,婴儿期可能导致发育迟缓、感染、生长落后等现象,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案管理能够有效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延续性关注和护理,个案管理在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育和生长、提高其存活率。本文从以家庭为中心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个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出发,探讨个案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及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调查。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个案管理 构建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任课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确定5步项目教学法,并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叹检验其适用度和效果。结果多数学生对项目教学法持肯定态度,7项指标积极评价均在87.7%以上。多数学生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使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能改变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激发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专注力和参与度,对护理专业思想也有积极影响。课程总成绩为(81.6±5.9)分。结论5步项目教学法模式兼具项目管理和“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双重特性,适用于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

  • 标签: 教育 护理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实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6.67%,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常规护理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 临床效果
  • 作者: 赵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1
  • 出处:《妈妈宝宝》2020年第1期
  • 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 简介: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实践应用方法及实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的146例样本均来自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利用电脑微机进行随机分组,分配73例样本进入实验组,另分配73例样本进入参照组。在实验组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干预,在参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效果以及病患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患的SDS、SAS评分结果相比于参照组来说有很明显的优势且P<0.05;而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有效率97.26%与参照组的73.97%相比,差异显著(P<0.05);调研了病患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实验组病患的满意度为98.63%,相比有参照组的76.71%来说,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妇产科护理中,是非常好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还能帮助缓解负性情绪,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内涵视角下的护理实践用于老年体检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间在本院接受体检的老年体检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院老年体检者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纳入2组,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实施优质护理内涵视角下的护理实践;对比护理差异下两组体检者心理状态、漏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体检者心理状态(SAS、SDS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内涵视角 护理实践 老年体检者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SCE考核模式在老年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抽选我院老年病科在2020年9月-2021年11月期间工作的护理人员共11名,按照计算机乱序的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实验A组(5名)实验B组(6名)。对两组护理人员均开展老年病科护理临床教学,实验A组(5名)应用传统考核模式,实验B组(6名)应用OSCE考核模式。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护理人员SP考核总成绩为(346.1±18.03)分,实验A组则为(293.57±17.64)分,两组相比P<0.05;实验B组护理人员对临床教学考核模式的满意度为83.33%,实验A组则为60.00%,两组相比P<0.05。充分提示了OSCE考核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结论:相教于传统教学模式,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老年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能够客观评价护理人员的临床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护理人员提升临床综合护理能力,获得了多数护理人员对教学考核的认可,可推广。

  • 标签: OSCE考核模式 老年病科 临床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实践程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17.10-2021.10)收治的320例院内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n=160)和观察组(n=160)。对照组不使用循证护理实践程序干预,另一组使用循证护理实践程序干预。观察两组转运中意外发生情况(输液不畅、供氧中断、血压下降、死亡)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3%较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 循证护理实践程序干预院内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利于减少意外事件发生,适合推广于临床。

  • 标签: 急危重症 院内转运 证护理实践程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20级进入我科实习内科护理的实习生(简称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的成绩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可在内科护理教学应用推广的教学方法。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护理教育 职业教育 内科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我院100个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对于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在完成基础护理技术学习后进行护理实践,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其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学生对内科护理实践课教学评价比较积极,对于课程兴趣、适应程序和认可程序比较高,这种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理想。结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运用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可以认识到内科护理的重要性,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也有更多的认识,对于教学方法评价更积极。

  • 标签: 项目教学法 高职内科 护理学实践 教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口腔颌面门诊外科护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样本均是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患者,共计84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单双进行分组,其中入院编号是单数的42例患者编入研究组,而编号是双数的42例患者,则编入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4.7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1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感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院内转运过程中采取循证护理实践程序的作用价值。方法:此实验将于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接诊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抽选研究对象,在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筛选出50例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该组患者在院内转运期间遵守正常规程;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筛选出50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该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实践程序。组间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从转运耗时、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方面展开组间比较,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表现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为出色(P<0.05)。结论:通过采用循证护理实践程序,为急诊危重症患者提供了一套完善的院内转运策略,为他们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发挥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诊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接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FEV1、FVC以及FEV1/FVC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显著改善了患者肺功能。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 支气管哮喘 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