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健脾祛湿和络方进行治疗,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若患者不耐受则给予钙拮抗剂治疗。观察本组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3例,基本缓解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1.59±1.77)g明显低于治疗前(4.20±3.25)g,(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就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蛋白尿 健脾祛湿和络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总结治疗体会和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术后,62例血肿完全消除,38例血肿大部分消除,患者自理及生活能力恢复效果较好,昏迷程度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根据指征,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和时机,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高血压 脑溢血 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肝脏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检测患者未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结果2a型患者ALT和AST明显高于1b型患者(P<0.05),而ALB、Hb、PLT、APQI水平1b型和2a型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V2a型患者肝脏急性损伤程度较1b型严重,但肝脏纤维化严重程度两型未见差异。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临床给予厄贝坦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肾内科治疗的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口服治疗,连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肌酐、24h尿蛋白)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厄贝沙坦口服治疗,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尿蛋白丢失并改善尿素氮和肌酐代谢紊乱,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CG) 厄贝沙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放置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并联合纤维蛋白胶封堵肠外瘘瘘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近三年来我院20例肠外瘘病人进行以瘘管内置双套管冲洗引流、纤维蛋白胶封堵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效果及成功率。结果纤维蛋白胶封堵20例肠外瘘,其中低位直肠切除吻合口瘘10例,小肠结肠吻合口瘘2例,小肠损伤后瘘3例,胃肠吻合口瘘4例愈合,胰十二指残端瘘1例失败。结论应用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并联合纤维蛋白胶封堵瘘管治疗肠外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特别适用于低位直肠吻合口瘘。

  • 标签: 肠外瘘 双套管 医用蛋白胶 封堵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多中心前瞻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40例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方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同阶段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命体征指标,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辨证 慢性 肾脏病蛋白尿 多中心 前瞻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浓度水平变化在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80例确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34例正常人,根据心功能不同的级别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水平,比较分析各组间肌钙蛋白I(cTnⅠ)、脑钠肽(BNP)浓度水平的差异。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检测水平也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脑钠肽(BNP)水平有助于了解冠心病心力衰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功能(fibrinogenfunctionAnticoagulant,Fg)、自由基SOD和MDA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按CCS评分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并设立对照组100名,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黄嘌呤氧化法和比色法动态测定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发病后或入组后第1天、10天外周血浆Fg和SOD、MDA水平,分析其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各时间点血浆Fg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10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水平在发病第1、10天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OD和MDA水平只在发病第1天才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变化(P<0.01)。结论Fg、MDA和SOD共同参与脑梗死急性期血管病理损伤过程,Fg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细分为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等数量的体检健康的儿童为对比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通过数据的计算和对比,观察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对糖尿病患儿微血管病变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比组,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儿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儿。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有利于预防和监控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变化,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人血流感染中血培养阳性预测价值,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06例老年住院患者分别进行PCT、CRP检测和血液培养,并对其分析,其中血培养阳性患者106例(观察组)106例,血培养阴性组(对照组)400例。结果观察组中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CT、CRP中位数为4.45ng/ml、24.28mg/ml,对照组中PCT、CRP中位数为0.48ng/ml、7.52mg/ml)。ROC曲线分析发现,PCT在血培养阳性预测价值中优于CRP(PCT、CRP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534)。观察组中,PCT在血培养为革兰阴性菌的水平(50.85ng/ml)明显高于血培养结果为革兰阳性菌的水平(2.16ng/ml),这些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对老年血流感染的血培养结果阳性预测价值,强于CRP的预测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价值并分析该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方法本文中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泌尿内科中的肾病蛋白尿患者,共80例。将此80例肾病蛋白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评分表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肾病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而评价羟苯磺酸钙药物对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在治疗前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及三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12.5%,两组比较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有效降低肾病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而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 标签: 肾病 蛋白尿 羟苯磺酸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100例患者,采集静脉血,检测cTnI和CK-M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为AMI的55例患者血清cTnI和CK-M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联合CK-MB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AMI,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轻中度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同时给予降脂、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轻中度蛋白尿、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

  • 标签: 黄葵胶囊 特发性膜性肾病 蛋白尿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284例儿童肺炎患者为观察组,240例同期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儿童入院就诊后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对照组健康体检时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观察组儿童治疗后恢复期(8至11天)抽血检测。采集患者手指血或静脉血,混匀后静置一会,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的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26.4208,P=0.0000)。观察组患者恢复期血清的hsCRP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28.9070,P=0.0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期血清的hsCRP含量明显降低(t=27.4747,P=0.0000)。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儿童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早期正确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肺炎 支原体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和肌钙蛋白1在急性有机磷中度心肌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简称AOPP)患者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A组48例,观察B组48例,随机选取同时期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48例,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水平。结果观察A、B组患者的指标中CTnI和CKD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观察B组,相应的观察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等长于观察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采用CTnI和CK等指标进行检测,诊断价值高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肌钙蛋白I 心肌酶 有机磷中毒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胰岛素状态关系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我科住院分娩并在分娩1年后成功随访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或酶法检测观察组及对照血清SHBG浓度,同时检测其胰岛素释放曲线及血糖,并计算胰岛素的敏感性指数(IS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其对数值、SHBG、SHBG/空腹胰岛素比值的对数、SHBG/空腹血糖比值则明显降低。在糖尿病组,SHBG、SHBG/空腹血糖比值与空腹胰岛素的对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对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孕妇SHBG水平明显降低。SHBG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性激素 球蛋白水平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生活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糖正常、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有利于缓解糖耐量,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炎症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C反应蛋白 吡格列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iRNA沉默β-连环素基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3组阴性对照组(n组)、转染试剂对照组(hd组)及重组质粒组(test组)。其中后者为应用RNA干涉技术设计构建了针对β-连环素mRNA的siRNA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caspase-3、bcl-2、survivinmRNA表达。结果针对β-连环素的siRNA转染肝癌细胞株SMMC-7721后,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比明显增加(P<0.05),caspase-3的mRNA的表达随时间并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p-caspase-3的mRNA的表达于48h后明显增加,72h表达量减少,96h减少至原有水平。bcl-2、survivinmRNA的表达在转染β-连环素的siRNA48h后明显减少,96h后恢复至原有水平。结论沉默β-连环素基因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 标签: 肝癌 RNA干扰 &beta -连环素 细胞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传统方法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的CD55、CD59对PNH患者外周血检测结果,了解传统方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PNH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对40例PNH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的CD55、CD59阳性率和蔗糖溶血试验无明显差异(P>0.05),明显高于酸溶血试验(P<0.05),酸溶血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蔗糖溶血试验P<0.05,三种方法分别和对照组相比,P均<0.05,说明三种方法检测PNH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的CD55、CD59诊断PNH与传统的酸溶血试验和蔗糖溶血试验相比,不仅特异性好,敏感性也好,但技术要求非常高,仪器和试剂成本也较贵,比较适合大医院开展;传统方法酸溶血试验特异性高敏感性低,蔗糖溶血试验特异性低敏感性高,但两者费用低廉,容易操作,109

  • 标签: 酸溶血试验 蔗糖水溶血试验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流式细胞术 CD55 CD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