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呈献给读者的这本论文集,主要是2012年11月在南洋理工大学举办的“尼采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的结集。尼采第一次出现在中文的出版物里是在1902年,也就是说,2012年是尼采的名字进人中国文化圈的110周年。南洋理工大学重视文化传播交流的研究,以“新丝绸之路”为大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尼采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之所以得到支持,并非偶然。

  • 标签: 华文文学 论文集 尼采 南洋理工大学 国际研讨会 传播交流
  • 简介:《1991年郭沫若研究论文目录索引》(《郭沫若学刊》1992年1期),兹补诸项:郭沫若致田中庆太郎的书简及说明卜庆华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2)女神再生,郭沫若的生命之歌:重读《女神》李继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2)郭沫若对桂林文化城的贡献蔡定国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目录索引 生命之歌 《女神》 社科版 宁夏大学
  • 简介:纵观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的研究现状,文论范畴的梳理依然是其核心,但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本源问题却疏于考察.对海德格尔艺术本源论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启中国古代文论的本源之境域,完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话语的建构.回到文学艺术的源头上,摒弃形而上学的、单纯观念与形式的建构,找回中国古代文论话语鲜活的生命源头.

  • 标签: 意境 艺术的本源 敞开的境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徐志摩致奥格顿的这六封英文书信,原件现存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台湾学者粱锡华先生辑录翻译的《徐志摩英文书信集》出版于1979年,收入了徐志摩给秦戈尔、罗素、罗杰·弗赖、韦利、恩厚之等学者的英文书信,为中国读者了解徐志摩的海外交游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由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直到1981年才购进奥格顿档案,所以粱锡华先生没有能够见到徐志摩给奥格顿的这六封英文书信,使它们在罗素档案馆静静地躺了二十四年。笔者最近有幸阅读了这些信件,被这些英文书信所包含的大量重要信息所激动,不揣冒昧将它们翻译出来,再增加一些简要的注释,以飨读者。至于更详尽的考辨,则需要专文来完成了。

  • 标签: 英文书信 徐志摩 台湾学者 中国读者 档案馆 罗素
  • 简介:江苏省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国外游客来江苏观赏游玩。旅游景点介绍的英文翻译可以让外国游客了解江苏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有利于江苏文化的对外传播和经济的对外发展。

  • 标签: 景点介绍 文化因素
  • 简介: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之一。该理论以翻译目的为翻译的最高法则。而电影作为一种主流的传播媒介,必定负荷着产出国的文化,因此电影中产出国文化信息的处理在英文电影字幕汉译过程中至关重要。鉴于电影翻译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本文作者以目的论为指导,以经典影片《肖生克的救赎》为例,讨论英文电影字幕汉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

  • 标签: 目的论 字幕汉译 文化信息处理
  • 简介:一、引言语言学的分歧与融合一直是学界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然而,谁也不能否认,最近几年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与传播,已经对于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采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文学批评和文艺评论繁荣的一种新途径。广义而论,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以及文艺问题的理性思考,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批评有自己的标准,文艺批评家有自己的良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所以,文艺理论工作者会对一部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阐释。

  • 标签: 文学批评理论 语言学方法 文学作品 文学研究 文学评论 文学语用学
  • 简介:我是铁瓦克,本来后面还有一串数字的,但被某人涂掉了。呃……总而言之,现在这是我的舰内代号,但琳总是喜欢说这是我的名字。她是个好女孩,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文静,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是一个文静的人类。

  • 标签: 历史学家 论文 交流
  • 简介:<正>风格,作为文学艺术领域里的一种重要现象,不仅是一个作家存在的标志,而且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学繁荣的象征,历代的文学家、理论家都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廿四诗品》、以及布封的《论风格》、黑格尔的《美学》,都有这方面的精辟论述。传统风格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而所谓“文如其人”或“风格即人”则是传统风格论的精髓所在。

  • 标签: 论文学 文学风格 新著 古典风格 风格即人 传统风格
  • 简介:1906年,后世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鲁迅(1881—1936)从医学专门学校退学,回到东京,开始着手研究文学并撰写五篇较长的文言论文论文的复古文体受反主流的反清语言学家章太炎(章炳麟,1868—1936)在其主持的《民报》上发表的文章的影响。鲁迅在1936年仍曾公开表达对章太炎的敬仰之情,主要缘于章直面当时的中国强权,始终坚持毫不妥协的反对立场。

  • 标签: 论文 鲁迅 文言 中国现代文学 反应 学术
  • 简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从诞生之曰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它的出现和发展给文学带来梦魇似的冲击和刺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也要仰仗着文学经年累月的传统为其提供发掘不完的潜藏资源。从电影诞生至今,众多不同的学者投入到对其的研究中。本文就是从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为基点,对文学在电影媒介中的转接与承续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电影 文学 转接
  • 简介:阿英,原名钱杏村、钱德赋,主要笔名有钱谦吾、张若英、阮无名等。安徽芜湖人。生于1900年,卒于1977年。阿英一生著述颇丰,论文涉猎范围甚广,包括诗歌、小说、戏曲和文学批评,尤其对晚清小说着力颇深,可以说是晚清小说研究的拓荒者之一。

  • 标签: 谴责小说 阿英 论文 晚清小说 文学批评 小说研究
  • 简介:摘要文化馆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促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的作用。新时期的文化馆美术工作旨在培养群众的审美观念和意识,既有利于群众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本文就针对文化馆美术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如何促使美术工作科学的发展。

  • 标签: 文化馆 美术工作 推进发展 重要性
  • 简介:英语阅读是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一个体现,而文化语言背景知识是贯穿英语阅读从而通向英语学习的各个领域的桥梁。此文注重以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关系和作用,强调以及呼吁在学习大学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一种自动了解文化语言知识的习惯,形成一种高效有用的阅读方法,强化大学英语阅读学习的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过程中采取文化知识背景的自觉性,以达到激发和挖掘学生语言学习方方面面的兴趣和潜力。

  • 标签: 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阅读 作用
  • 简介:二ОО四年元月,我到汕头大学开会,在与朴宰雨先生的交谈里,了解了一些韩国学界现状。此前,他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做过一个讲演,题为《韩国的鲁迅研究》,给博物馆同人的印象是深切的。通过汕头的那次交流,便萌生了编一本韩国学者论鲁迅的念头,我们一拍即合。经过两国众多学人的努力,这本书终于与世人见面了。

  • 标签: 鲁迅研究 韩国 论文集 鲁迅博物馆 热情 汕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