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黑格尔早期作品中出现的"总体性"倾向只是其应对主题冲突的过渡性策略,更具根本意义的是在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中逐步孕育的中介化方法。基于主题、方法和目标的多重转变,《伦理体系》所打造的中介化承认理论是黑格尔早期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耶拿后期出现的意识哲学转向在很大程度上是承认中介化思路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总体性 中介化 承认
  • 简介:通过质疑语言和规则之间存在强力联系的假定,该文认为我们从维特根斯坦关于遵守规则的讨论中并不能得出标准的解读观点,即认为私人语言是不可能的。该文从区分语言和规则以及私人规则和公共规则之间的不同角度,为私人语言和私自遵守规则行为的存在作了辩护。该文指出,我们并不是通过遵守规则而理解语言,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202节中说个体间的公共的规则不可能私自地遵守或许是对的,但是如果存在私人规则的话,那么这些规则当然可以被人们私自地遵守。我们的推理过程和实际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私人规则。该文得出结论认为,私人规则的遵守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不同于公共规则的遵守而已。维特根斯坦需要在一种特殊的限定的公共意义上来使用"规则"。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遵守规则 私人语言 私自地 公共规则
  • 简介:梁志学先生的近著《自由之路——梁志学文选》所收录的34篇文章有10篇是涉及费希特哲学的,梁先生作为费希特哲学的最著名的翻译者,在翻译和研究之间建立起互动关系,他对费希特“知识学”的基本原理有精确的阐发,强调对费希特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不能脱离其世界主义和世界公民的思想来理解,学者的使命在于立足于全人类的高度贯彻自由的理念和阐明永恒的真理,充当社会和历史的良心,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梁志学 费希特 自由 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