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带来缺氧、低温和大风,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人们为了生存和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缺氧、低温和大风等与人类关系,并逐渐摸索人类如何适应上述极端环境气象规律,从而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条件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与工作。若能如此,可谓“天人合”了。

  • 标签: 青藏高原 高海拔 极端环境 适应问题 山地环境生理学
  • 简介:对气象准确预报离不开大量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越多越全面,时效性和准确性越高,预报准确性也会越高。按传统探测区域划分,气象探测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应急保障车等设施覆盖地面气象探测,人造卫星影像和高空探测气球等技术覆盖高空探测领域。而对1km高度范围内低空气象探测还处于发展阶段。观测方法、观测技术进步紧随现代技术发展。近年来低空飞行设备技术不断成熟给气象观测、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带来了机遇。本文探讨了将气象探测设备和无人机相结合,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不受地域限制和成本优势,更好地应用于现代气象服务。

  • 标签: 气象探测技术 气象服务 无人机
  • 简介:文章介绍了集雨工程含义、种类和技术要点,阐述了集雨工程集水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根据内蒙古气候自然特点和生产实际,提出了此项技术适宜发展区域。为旱作农业区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种有效途径。

  • 标签: 旱作农业 可持续发展 自然降水集雨工程 旱井 水窖 节水灌溉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EC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23—26日南疆西部次暴雨强对流过程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由带状分布向双体型调整、中亚低涡形成后发展移入南疆是此次暴雨强对流发生天气背景。强对流发生前各种对流参数变化明显,较强对流有效位能、强烈垂直风切变、0℃层和-20℃层高度适宜,这些均有利于短时大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发生;(2)除中亚低涡自身携带水汽外,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南海水汽输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充足水汽源,尤其是中低层东南风急流辐合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水汽辐合动力条件;(3)23日短时大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由生命史达7h、最低TBB达-36℃-β尺度对流云团相继造成,其中,造成短时大冰雹-β尺度超级单体最强回波(60dBZ)高度达4km、50dBZ回波高度达-20℃层高度,而短时强降水由断裂弓形回波、飑线型弓形回波下-β尺度对流风暴造成;25日短时强降水由层积混合云中2个最低TBB达-44℃-β尺度对流云团快速移过造成。

  • 标签: 短时强降水 冰雹 水汽输送 超级单体风暴 飑线型弓形回波
  • 简介: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诊断分析、逐时红外云图、单站资料等,对2003年4月12日影响鹰潭市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该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不同层次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其触发机制是冷空气从近地层楔入暖空气,高、低空急流、层结不稳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由几个小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成1个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 标签: MCC 环境场 云场 分析
  • 简介:利用T6390场预报资料分析新疆天山中部2009年5月25~26日发生罕见强降水天气过程成因,结果表明:700hPa、850hPa上辐合线、切变线和西南急流是强降水直接影响天气系统,西南急流与冷空气交汇形成了较强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对强降水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强降水发生在较强能量锋区、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这次罕见强降水天气过程是高低空急流及高空锋区、高纬地区共同作用结果,也是、低纬度地区与高纬度动能、有效位能次明显交换过程。

  • 标签: 天山中部 强降水 T639产品 成因分析
  • 简介:利用经济省时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方法(DRP-4DVar),2009年7月22~23日江淮流域次大暴雨过程同化晴空条件下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温度、湿度廓线,改进此次强降水过程模拟。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同化AIRS反演温度及湿度场后,基于四维变分同化系统模式约束,能够改进湿度场、高度场、高低层散度场。从累积降水量偏差图及同化试验增量图可以看到,正降水量偏差对应于正湿度增量、负位势高度增量及低层负散度高层正散度增量,负降水量偏差则与之相反。同化试验较参照试验可更好地模拟出暴雨天气形势、对暴雨落区及强度有更好反映。此外,从单次同化与连续同化试验对比结果看出,连续同化试验结果较单次同化结果有进改进,说明不断加入新观测资料可以更好地模拟强降水过程。

  • 标签: 降维投影 四维变分 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资料 暴雨
  • 简介:利用“9210”工程网络提供大量气象信息,MICAPS平台开发分县预报系统,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发展途径。预报经济应用在分县预报系统研制开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该系统具有较好稳定性和通用性。

  • 标签: 分县预报系统 预报经验 天气预报 短期预报
  • 简介:1前言Excel2000是个专门制作电子表格软件,它提供了丰富函数和分析工具,利用Excel2000按台站高空探测报表高表-21原始格式形式建立起台站每月工作表和年度统计工作簿,并方便地表、簿间引用,其工作表或工作簿数据可以进行复杂数学计算和统计分析,不用编程便可简单地实现分类汇总、合并计算和排序等统计工作。

  • 标签: EXCEL2000 统计分析 高空探测 报表 应用 数学计算
  • 简介:随着信息科技各个领域成功应用,以及计算机美工设计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气象媒体开始使用美工设计来吸引公众眼球,提升气象媒体形象.文章根据内蒙古各气象媒体发展现状,通过4个不同方面探讨美工设计气象媒体运用情况.

  • 标签: 美工设计 气象媒体 动画
  • 简介: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电子电气设备以及那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设备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就是防护电涌过电压重要措施。以104国道临海市青岭收费站防雷设施改造工程为实例,通过分析收费站所处位置雷击环境恶劣程度,介绍工程实施方案,重点阐述了电源SPD各项参数选定过程和依据,以及SPD多年运行下来实际检验效果。事实证明,正确配置安装SPD是能够恶劣雷击环境起到良好防护作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对减少雷电灾害和财产经济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电涌保护器 SPD参数 雷击环境 应用 效果
  • 简介:文章利用2005年3月28~30日和4月26~30日极轨气象卫星NOAA-16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次遥感监测数据,计算出可以反映地表热特性土壤热惯量,制作出全区各盟市土壤墒情遥感监测产品图.并对图像进行拼接和增强等技术处理,然后对2005年春季内蒙古土壤墒情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干旱 遥感 土壤墒情 热惯量法
  • 简介: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结合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尝试建立西安24h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效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方法具有建模简单方便等特点,同时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温度和季节变化和数值预报模式变化都具有很强适应能力,与动力统计方法(MOS、PP等)相比较具有较大优势。在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中有广阔前景。

  • 标签: 卡尔曼滤波 数值预报产品 温度预报
  • 简介:选取组气象要素为数据源,分别利用Excel2007和SPSS17.0进行通径分析计算和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xcel2007通径分析实现步骤较为复杂,SPSS17.0实现通径分析简单快捷,且可直接得到最优回归方程和直接通径系数。两者作统计分析前都要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分析结果要进行显著性检验,直至回归方程各变量检验均为显著水平为止,最优路径选择由决策系数决定。

  • 标签: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EXCEL2007 SPSS17.0
  • 简介:通过对1994年8月11日海南地区-大雨形成过程分析,提出了各主要影响系统移动及分布特征;并指出对高原降水具有重要作用西南水汽通道之外,来自东南方向支水汽输送通道,对高原东北部大降水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 标签: 海南地区 水汽输送通道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 大降水 影响系统
  • 简介:2009年7月新修订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Ⅱ)》投入业务以来,因观测员对其个别规定理解不同,造成了多报、漏报和错报电码现象,从而影响了台站测报业务质量。本文就对工作遇到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归纳如下,供参考。

  • 标签: 气象 观测 电码 问题 探讨
  • 简介:建立个高分辨大气边界层模式。然后,把该模式与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进行耦合并把模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耦合模式能够模拟出大气边界层流场、温度场和气压场特征。

  • 标签: 大气边界层 高分辨边界层模式 中尺度预报模式
  • 简介: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上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及其向尺度对流涡旋(MCV)转化过程动热力结构特征演变和发展机理,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FY-2E及TRMM卫星资料,对2013年7月22—23日青藏高原上次MCC转化MCV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发生环境背景,以及过程涡度、温度和能量收支演变等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低层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转换,以及垂直方向上正涡度输送,形成了垂直方向上有利于对流涡旋发展正反气旋性环流配置。转化过程中大气中上部温度正异常主要来自于可分辨凝结,温度升高使得高层等压面抬升;下方冷却异常主要来自于蒸发作用和垂直运动,低层温度降低引起等压面收缩下降,这样配置有利于涡旋发展、对流上升运动加强以及降水发生。对流活动释放潜热能是转化过程主要能量来源,高空急流入口区直接热力环流引发有效位能向动能转化,也为MCC向MCV转化提供了能量。

  • 标签: 青藏高原 MCC MCV 动热力结构
  • 简介:该文用卫星云图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01年7月8-9日青海东部大到暴雨过程。分析认为:这次大到暴雨出现在亚欧强经向环流形势下融高西北边缘特定有利地区,主要受两个中尺度云团直接影响。该云团形成和发展,是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近地面层弱冷空气相互作用结果。

  • 标签: 青海 暴雨 中尺度云团 2001年 7月 天气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