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估其与患者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5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采用对比法,将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低、中和高危三组。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波形、ST段变化、T波改变等特征进行分析,评估动态心电图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分析,在50例急性胸痛患者中,低危组占25%(n=12),中危组占40%(n=20),高危组占35%(n=18)。动态心电图显示了明显的差异,包括ST段压低、动态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并且,随着危险级别的提高,动态心电图呈现的异常程度也增加。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急性胸痛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动态心电图的分析,可以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帮助医生快速判断危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动态心电图所显示的ST段变化和T波改变等特征,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因此,动态心电图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手段,应该在急性胸痛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急性胸痛 价值 危险分层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中侵入性意象对于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之间可能的中介途径,以及情绪调节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发放心理评估工具,包括身体部位的满意度和不满意量表(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Body Parts Scale)、侵入性意象量表(Intrusive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IVIQ)、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EDI)和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对4座城市的5 746名大学生身体不满意程度、侵入性意象倾向水平、进食障碍风险、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侵入性意象在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之间可能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调节作用,并采用简单斜率进一步分析。结果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β=0.19,t=13.03,P<0.01),且放入中介变量侵入性意象后,该正向效应仍然显著(β=0.09,t=7.00,P<0.01)。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以及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的正向效应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简单斜率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重评使用倾向较高的被试者较使用倾向较低的被试者,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的正向效应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8和0.24,P<0.01),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间的正向效应也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9和0.23,P<0.01)。同样表达抑制使用倾向较高的被试者较使用倾向较低的被试者,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的正向效应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7和0.21,P<0.01),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间的正向效应也更高(简单斜率分别为0.25和0.17,P<0.01)。结论侵入性意象在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风险的相关性中起中介作用。同时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可增强身体不满意与侵入性意象,以及身体不满意与进食障碍风险的相关性。

  • 标签: 进食障碍 身体不满意 侵入性意象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 简介:<正>饮酒驾驶的危险行为在主观心理、客观行为和结果上可能呈现出多种形态,《刑法修正案(八)》使得原有的罪名关系出现了变动,危险驾驶罪的出现导致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之间出现错综复杂的罪名关系。对此必须进行小心翼翼地分析,确保对具体案件的正确定性。《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以来,理论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目前,统合各方学说,全面分析危险驾驶行为、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交通肇事罪之间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危险驾驶行为能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能构成,在何种情况下构成?这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首先是在没有发生严重实害结果的情况下,危险驾驶行为与《刑法》第114条的关系;其次是在发生了严重实害结果的情况下,危险驾驶行为与《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关系。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多被司法实践误读,因此也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 标签: 危险驾驶 危害公共安全 故意杀人罪 间接故意 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重伤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我区成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的关系。方法以我区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其年龄在20至65岁不等。结果(见正文),结论超重、肥胖、腹部肥胖等与许多慢性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CVD。

  • 标签: 肥胖超重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早发症状的女性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总结,并观察患者的冠心病诊断的符合情况和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血脂、血糖、血压、吸烟史、年龄及肥胖情况等因素,在临床上患者和冠心病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在目前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诊断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危险因素 女性早发冠心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患者为A组,选取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B组,另选20例健康人作对照,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FVC、DLCO和FEV1/FVC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对照组组的RV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0.00%的患者吸烟、45.00%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B组吸烟患者占95.00%,受空气污染危害患者占40.00%,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与吸烟和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很大关系,且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为此需要对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严密监控,便于早期就对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危险性关系 探讨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煤矿企业发展迅速,在煤矿企业中,危险源和隐患的控制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危险源与隐患基本概念的辨析,明确煤矿企业中危险源与隐患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找出危险源与隐患的异同点及二者间的关系,应用于煤矿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中,可更好地推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与推广。

  • 标签: 煤矿企业 危险源 隐患 概念辨析 双重预防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发生的危险因素及CMB与炎性介质的关系。方法收集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0例,经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排除急性脑梗死,根据SWI结果分为2组,CMB组41例,其中深部/幕下型CMB23例和单纯脑叶型CMB18例,非CMB组139例。记录临床资料,检测炎性介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MB组hs-CRP、IL-6和MMP-9水平均高于非CMB组(P〈0.01)。年龄、高血压、收缩压水平、腔隙性脑梗死灶数目、脑白质疏松评分(OR=1.105、8.545、1.617、6.243、1.117,P〈0.05)及hs-CRP、IL-6、MMP-9(OR=1.575、1.683、1.302,P〈0.05)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MB灶数目与腔隙性脑梗死灶数目、脑白质疏松评分(r=0.382、0.325,P〈0.05)及hs-CRP、IL-6、MMP-9水平(r=0.507、0.517、0.672,P〈0.05)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高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及炎性介质水平均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白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课题组编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Kessler10(K10)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某市3185名中学生展开调查,应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有1634名(51.3%),一般854名(26.8%),较差394名(12.4%),差303名(9.5%);睡眠时间、吸烟情况等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睡眠时间<8h的中学生,睡眠时间≥8h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好(OR=0.36);相较于不吸烟的中学生,吸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OR=3.53)。结论健康危险行为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有关部门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及宣传力度,密切关注健康危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影响。

  • 标签: 中学生 健康危险行为 心理健康状况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harlson共病指数(CCI)与老年脑出血患者住院早期(30 d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收集某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60岁及以上脑出血住院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ICD-10诊断编码等个人基本信息及诊疗信息。根据出院诊断编码计算CCI得分,以CCI分组为自变量,以住院早期是否发生死亡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CI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504例患者,平均年龄(69.48±7.55)岁,其中死亡病例52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I得分为4分、≥5分的患者与3分患者相比,OR(95%CI)分别为2.145(1.056~4.355)、4.769(2.168~10.4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和住院天数后,死亡风险有所降低,CCI得分≥5分的患者OR(95%CI)为4.453(1.474~13.456)。CCI评分预测脑出血老年患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为0.642~0.793(P<0.001)。结论CCI得分与脑出血患者住院早期死亡风险具有关联,可用于脑出血患者住院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和预测。

  • 标签: Charlson共病指数 脑出血 共病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进行肝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2012年修订的AKI诊断和分期标准观察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并根据AKI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和非急性肾损伤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30 d、90 d及1年的预后。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67例发生AKI(45.9%),其中AKI 1期占70.1%,AKI 2期占22.4%,AKI 3期占7.5%;其中7例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10.4%)。相比于非AKI患者及AKI 1期的患者,AKI 2~3期患者30 d及90 d生存率明显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升高、术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降低为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基于AST峰值评估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严重程度与AKI的发生有关。结论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率高,并且与患者短期的预后有关。关注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肝移植术后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类型与车祸、溺水的危险行为之间的可能关联,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步行违规、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共调查24754名13-22y学生。结果5类家庭类型之间,步行违规的报告率,男生、女生都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重组家庭最高,隔代家庭也较高,女生,隔代家庭和单亲家庭较高;但是,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男生、女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溺水危险行为与家庭类型的关联不明显;车祸危险行为,骑车违规与家庭类型的关联不明显,步行违规,重组家庭与隔代家庭的男生、隔代家庭与单亲家庭的女生应加以更多关注。

  • 标签:
  • 简介:本文在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关于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将长轴烈度衰减关系变为短轴仍采用常规形式,对长短轴分别回归,并给出了西北地区的回归结果。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烈度衰减关系具有如下特征:在震中,长短轴烈度相等,在远场,长短轴烈度曲线相交,即椭圆等震线变成了圆,而且不同震级的等震线在蜕化成圆时所对应的震中距也不同。将该烈度衰减关系用于甘肃某市的地震危险性计算,并与国家地震局危险性程序所得结果相比较,产生了如下差异:中等烈度值所对应的概率增大,高烈度所对应的概率略有降低。

  • 标签: 地震烈度衰减 地震危险性分析 超越概率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观察评估得出结论心率变异性可有效地预测AMI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延迟PCI使异常HRV增加,减少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冠脉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85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5例,女性60例,年龄范围29~78岁,平均(60.35±10.04)岁.入选者首次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9例)与非冠心病组(5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尿病及吸烟史等资料.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进行评价.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中男性、高血压、肥胖、高LDL-C、低HDL-C、糖尿病及吸烟史的比例升高,年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OR=1.876,95%CI1.452~2.345)、性别(OR=1.755,95%CI:1.430~2.486)、肥胖(OR=1.268,95%CI:1.011~1.567)、高LDL-C(OR=1.928,95%CI:1.478~2.559)、低HDL-C(OR=1.378,95%CI:1.045~1.981)、糖尿病(OR=2.345,95%CI:1.526~3.677)以及吸烟史(OR=2.239,95%CI:1.460~3.329)均为冠心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有无高血压、肥胖、高LDL-C、低HDL-C、糖尿病、吸烟史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男性、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吸烟史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应予以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GENSINI评分
  • 简介:摘要:儿童单纯肥胖症是指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蓄积过多,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小儿的标准的一种疾病,该病会导致患儿成年后出现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本文首先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方面阐述小儿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然后从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缺乏维生素D、慢性低度炎症反应、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等方面分析小儿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最后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护理干预等方面阐述小儿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为小儿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肥胖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需要乘坐不同的车辆出行,对于公路桥梁的安全性更重视,由于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不正确所导致的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提升评估结果的针对性与准确性是目前评估工作的重点。因此,研究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风险关注点及风险评估现状,可以很好的了解目前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找到在评估工作期间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以便能够优化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模式,降低工程施工的风险,保障公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施工。

  • 标签: 公路桥梁工程 安全风险关注点 风险评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