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选取2015年3月6日济南市MODI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ENVI5.3为平台,利用改进的暗像元算法,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得到以下结论:济南市平均AOD为0.454,南部山区处于低浓度梯度,西部地区处于高浓度梯度,东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济南市AOD与其地势(DE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负相关,与人类活动呈正相关。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分区分层治理、建立生态廊道、转移污染企业、提高植被覆盖的治理策略。

  • 标签: MODIS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暗像元法 影响机制 济南市
  • 简介:水源热泵由于其良好的节能,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会造成水体的热污染,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以用于水源热泵的湖南地区滞流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防止热污染作为出发点,利用建立的水温模型研究了湖南地区的滞流水体水温变化规律,计算了湖南地区湖泊水体对水源热泵系统夏季冷凝热的热承载能力与冬季热泵系统从水体取热时水体的供热能力(冷承载能力),并且对冷热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度不足2m的滞流水体在冬季热承载能力有限,作为冬季热源要谨慎对待;对于湖南地区,夏季水体作为水源热泵的冷源在以5个城市为代表的5个分区中差别不明显,但在冬季使用水体作为水源热泵的热源时,越往南越适合,其中以衡阳为代表的湘东南地区优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环境学 滞流水体 热污染 热承载
  • 简介:离子液体具有极低挥发性等良好理化性质而被公认为是传统有机溶剂的替代品,然而其较强的水溶性对水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受到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不同类型离子液体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个体、组织器官、细胞、酶等的毒性影响,并对碳链长度、阴阳离子以及环境因子等毒性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设计绿色离子液体及合理控制管理水环境提供参考。

  • 标签: 离子液体 水生生态 毒性效应 构效关系
  • 简介:污染环境罪作为最严厉的制裁手段,应当发挥其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功效。但理论上该罪的主观方面却陷入了过失、故意抑或均可成立的理论之争。由于本罪的罪过形式不明,法官在裁判中几乎不指明该罪的罪过形式,造成模糊司法。破解司法模糊化应当在解释论上坚持生态法益理念,坚定故意说,在立法论上考量适当扩大刑罚幅度的可行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罪过 归责 生态法益
  • 简介:湖泊是地球上珍贵的淡水资源来源研究之一.但由于人类对湖泊过度开发,不良利用,导致湖泊污染严重,湖泊生态功能被破坏.随着对湖泊生态系统保护的深入,湿地的重要被广泛认可.本文详细论述了天然湿地具有削减湖内污染物,维护湖泊生物多样,涵养水源,固定碳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作用,在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天然湿地存在面积锐减,湿地景观丧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湿地保护的对策,希望以此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及研究者的更多关注.

  • 标签: 湿地 湖泊 生态系统 保护 作用
  • 简介:通过分析国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相关政策,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建立国家公园的原则为依托,结合京津冀区域自然保护地现状,构建了京津冀区域建立国家公园的筛选标准以及对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的原则和方法。筛选了京津冀区域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列入国家公园的备选单元。对备选单元从生态系统重要、地理区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已有国家公园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京津冀区域构建9个国家公园的结论。

  • 标签: 京津冀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 聚类分析
  • 简介:利用2016年6-9月石化企业周边大气污染物(PM_(2.5)、SO_2、O_3、NO、NO_2、CO)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了PM_(2.5)、SO_2、O_3的"周末效应"及出现的原因。结果显示,PM_(2.5)、SO_2存在工作日浓度明显高于周末浓度的"周末效应"现象。PM_(2.5)、SO_2的"周末效应"与人类活动强度在工作日较大有着密切关系。O_3的"周末效应"表现为:抑制阶段周末浓度较高,光化学生成和消耗阶段工作日浓度较高,可能的原因是在上述阶段周末NO浓度较低,而NO_2和CO浓度较高。

  • 标签: 济南 污染物 浓度 工作日 周末
  • 简介:从珠江口海域分离、鉴定出3种重要有害藻类小普林藻JX12(Prymnesiumparvum)、剧毒卡尔藻JX24(Karlodiniumveneficum)、红色赤潮藻JX14(Akashiwosanguinea),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pH值对小普林藻溶血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海洋微藻溶血活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不同藻株以及不同生长时期溶血毒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4-50°C),小普林藻的溶血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7℃为其最佳反应温度,pH8和50min为其最佳反应条件。不同生长时期的小普林藻溶血毒性具有显著差异,对数期溶血活性(5.67×10^-7HU·cell^-1)显著高于稳定期(2.32×10^-7HU·cell^-1)和衰亡期(3.40×10^-7HU·cell^-1)。分离自珠江口海域的3种微藻均检测出溶血毒性,单个细胞溶血活性由强到弱分别为红色赤潮藻(976.20×10^-7HU·cell^-1)、小普林藻(5.67×10^-7HU·cell^-1)、剧毒卡尔藻(2.58×10^-7HU·cell^-1)。值得注意的是,红色赤潮藻中国株JX14的单位细胞溶血活性显著高于美国株AS2,是后者的2倍以上。本研究首次确认珠江口海域红色赤潮藻、小普林藻和剧毒卡尔藻均具有较强的溶血毒性,这些有害藻类一旦形成赤潮可能对河口生态系统安全以及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 标签: 小普林藻 剧毒卡尔藻 红色赤潮藻 溶血毒素 有害藻华
  • 简介:2016年3月,系统调查研究了天津市引滦沿线浮游植物结构群落组成、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多样指数。10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8种,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尖针杆藻、肾形衣藻、卵形隐藻、多甲藻。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在0.36×107~20.5×107ind./L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指数(H′)在0.38~2.16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13~0.77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0.19~0.35之间。多样指数评价显示水体为中污染-重污染水平。

  • 标签: 引滦河流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 简介:采用急性和28d慢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海洋典型危险化学品对二甲苯对褐牙鲆幼鱼的致死效应和生长抑制效应,并测定了遗传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免疫毒性效应相关的毒理学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对二甲苯对褐牙鲆幼鱼的96h-LC50为45.7mg·L^-1,根据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规定的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属于中等毒性,浓度高于2.3mg·L^-1的暴露能显著抑制褐牙鲆幼鱼的生长;4.6和9.2mg·L^-1浓度组观察到对二甲苯暴露28d后褐牙鲆肝脏中的丙二醛含量与DNA损伤程度显著升高,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被明显抑制;9.2mg·L^-1浓度组暴露28d后,褐牙鲆幼鱼体内总血细胞数量和溶菌酶活力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对二甲苯长期作用可导致褐牙鲆幼鱼的氧化胁迫,造成其肝脏毒性损伤并产生神经毒性与免疫毒性。本实验结果为了解对二甲苯对鱼类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二甲苯的海洋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对二甲苯 褐牙鲆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 简介:为了解大蒜鳞茎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种子经大蒜鳞茎浸提液处理后,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加,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明显下降;对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比幼苗茎的抑制作用强;且不同浓度大蒜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胚根和幼苗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大蒜鳞茎浸提液 化感作用 小白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 简介:针对边坡稳定性具有模糊和随机的特点,引入云模型理论,建立了基于变权重-正态云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以某省际高速公路边坡评估为例,考虑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气象水文特征等方面因素,选取了10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计算各指标对应评价等级的确定度,采用变权重理论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综合确定度,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边坡稳定性等级。结果表明,待评估边坡稳定性等级分别为不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与理想点和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安全工程 变权重理论 云模型 边坡稳定性 综合确定度
  • 简介:针对海洋溢油污染问题,采用实验室筛选的海洋溢油降解菌HJ01和HJ02开展海洋溢油微生物降解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进行降解率测定。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条件下,当pH值为7、培养温度35℃、石油初始浓度7500mg/L、NaCl含量20000mg/L时,HJ01和HJ02对海洋溢油的降解效果最佳。正交实验条件下,HJ01在pH值为7、培养温度35℃、石油初始浓度7500mg/L、NaCl含量1000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HJ02在pH值为7、培养温度30℃、石油初始浓度11000mg/L、NaCl含量1000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

  • 标签: 海洋溢油 生物修复 正交实验 条件优化
  • 简介:多氯联苯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一定的雌激素干扰效应,导致动物雌激素水平紊乱或功能异常,从而影响生殖、发育或行为。羟基多氯联苯是多氯联苯最主要的活性代谢产物,已经在动物和人体组织中被检出。羟基多氯联苯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空间构象使其雌激素干扰效应可能较母体化合物更强。因此,它们对人类和动物机体的潜在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毒理学问题成为内分泌干扰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相关的毒性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对多氯联苯的代谢途径、羟基多氯联苯在生物体内的暴露水平、雌激素干扰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羟基多氯联苯 代谢 雌激素效应
  • 简介:基于谷胱甘肽(GSH)解毒作用探讨了微囊藻毒素-RR(MCRR)在不同动物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代谢机制。通过人工合成MCRR的谷胱甘肽代谢物(MCRR-GSH),腹腔注射至鲫鱼和大鼠体内,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谱技术(LC-MS/MS)定量检测MCRR-GSH及其下游半胱氨酸代谢物(MCRR-Cys)在组织内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在72h的暴露实验中,实验组鲫鱼和大鼠体内均定量检测到MCRR-GSH和MCRR-Cys。MCRR-GSH在肾脏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鲫鱼和大鼠体内累积浓度分别是(0.161±0.001)和(0.116±0.005)μg·g^-1DW。同样的,MCRR-Cys主要分布于鲫鱼和大鼠的肾脏组织。鲫鱼肾脏中MCRR-Cys的浓度出现明显的波动,而肝脏和胆汁内的MCRR-Cys浓度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鼠肾脏内MCRR-Cys的浓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浓度范围为(8.899±0.817)μg·g^-1DW至(3.336±0.263)μg·g^-1DW。基于以上结果推测,微囊藻毒素在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解毒过程为:MC在肝脏内经GSH结合作用生成的代谢物MC-GSH随血液循环转运至肾脏,在肾脏内MCGSH快速地转化为下游代谢物MC-Cys以促进排泄。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鲫鱼 大鼠 谷胱甘肽 解毒机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环境司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环境法目前正被大大小小的、不可预见的环境诉讼向前推进。基于案件来源、污染物种类、侵权类型以及胜诉率等研究方向,对163份环境污染司法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省份环境污染案件数量与经济发展总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水污染是环境司法审判中的首要污染物;而对财产权的侵犯仍是提起环境侵权诉讼的主要原因;另外司法鉴定与胜诉率之间没有相关。环境司法审判“特性”对于加强环境执法、完善环境立法、督促环境守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 标签: 环境司法审判 特性 正相关性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修复
  • 简介:为了揭示不同浓度苯并芘(BaP)及滴滴涕(DDT)对海洋贝类胚胎的生态毒理效应,将翡翠贻贝(Pernaviridis)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BaP及DDT中,检测暴露24h和48h后,BaP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指数对苯并芘及DDT对翡翠贻贝胚胎的综合毒理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aP和DDT胁迫显著影响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酶(SOD、GPx)和非特异性免疫酶(ACP、AKP)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胚胎SOD、AKP的活性呈现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DDT和BaP对ACP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BaP对ACP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ACP的活性影响不显著。IBR分析表明,在胁迫早期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升高,RIB值逐渐增大,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处理组RIB值均减小,总体来说,DDT的RIB值比BaP的RIB值大,表明DDT的胚胎毒性较强。通过探究翡翠贻贝胚胎重要酶应答BaP和DDT胁迫的毒理生化响应,评价持久有机污染物对海洋贝类的毒理效应,为敏感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打下一定的基础,且为海洋环境的污染早期预警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苯并芘 滴滴涕 翡翠贻贝 胚胎毒性 酶活性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 简介:简述了分子筛的基本结构、类型、用途以及合成原料等。对粉煤灰合成分子筛过程中的各种预处理方法和晶化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使用最广泛的预处理方法为酸处理法,合成方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水热合成法,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对酸预处理和水热合成法的改进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粉煤灰 分子筛 预处理方法 晶化合成方法
  • 简介:工业化学品通过各种迁移转化过程后在环境区间中广泛分布,同时新化学品正被大量的生产并进入环境,使得对于化学品管控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加。基于这一背景,多国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化学品进行管控。除了用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预先管控之外,使用基于逸度概念的多介质环境模型来表征化学品的行为与归趋是一个相对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环境中存在的现有化学品的暴露评估,也成为各国化学品管理中对新化学品的环境暴露进行预测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逸度概念与方法、相关环境模型、建模过程、应用验证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我国化学品环境暴露评估与风险评估的模型构建、优化与方法应用提供信息和借鉴。

  • 标签: 逸度 多介质环境模型 环境暴露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