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分析目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其与患者病程,服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关系。方法:调查分析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分析患者患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观察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变化。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与脸群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结果:16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16.4%,为普通人群患糖尿病率2.5%的7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患者高血糖的发生与病程长短,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等因素有关。患者的高血糖发生,服非经典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者高血糖发生率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其高血糖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可能是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延迟性,慢性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关注。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高血糖 精神分裂症
  • 简介:精神分裂症作为慢性的一种精神障碍,包括个人的行为、情感以及感知觉的异常,患者发病后,无法对想象和真实进行区分,尤其是患者反应过激、行为退缩或者迟钝,严重的情况下,还无法正常社交,影响生活和工作。所以,对于急性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怎样采取怎样的措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
  • 简介: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人龋齿患病情况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其牙体损害情况,探讨精神病人的牙齿保健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精神病人145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本院职工255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入组者逐个进行牙齿健康状况检查,记录龋齿和缺失的情况,包括龋病修复者,将结果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龋齿总数、缺失总数和龋缺失补指数(DMFT)比较中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别,在刷牙次数、患龋率、缺失率等方面亦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结论精神病人龋病患病情况严重,患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刷牙的次数、时间、质量及服用精神药物影响较大,此外饮食及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 标签: 精神病人 龋病 患龋率 疾病调查 牙齿保健
  • 简介:1精神障碍诊断简介临床思维方法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收集的感性资料,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按客观规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找出疾病本质特点,确定诊断和处置原则的过程.在临床工作中误诊的原因大致可归纳如下:①病史收集欠详细可靠.②病情表现不够充分.③病情观察不够客观,症状识别不正确.④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够完善或不能正确使用诊断标准.⑤诊断思维过程不科学,例如对初始诊断假设采取固定和排他性思维方式.使自己陷于"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之中.⑥科学发展水平所限,对某些疾病尚不能很好识别.为了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必须注意疾病的诊断三要件:临床病史与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观察.

  • 标签: 精神障碍 思维方法 SSD 情感性 精神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近1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上访案例的特点。方法对在四川大学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鉴定的共3387倒案例中涉及上访的31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5年组上访案例有6例(0.53%),后5年组有25例(1.11%)。有一定事实依据组的上访持续时间长于无事实依据组(P〈0.05)。31例案例的鉴定结论有17例(54.84%)为精神分裂症。前5年组与后5年组的鉴定结论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事实依据组与有一定事实依据组的鉴定结论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5年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上访案例数量较前5年有所增多。有一定事实依据上访者的上访持续时间较无事实依据上访者长。司法鉴定的上访案例中,精神分裂症仍是主要鉴定诊断类型。无事实依据的上访人员中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司法精神病学 司法鉴定 上访案例 精神病
  • 简介:目的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防御机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本文通过对Freud提出的防御机制观点及其发展的理论分析,并在与实际的临床观察研究相结合下。结论发现精神障碍中的精神分裂症存在着个体防御机制被过度化使用的情况。

  • 标签: 防御机制 精神分裂症 临床观察 精神障碍 过度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对自1984年2月~2003年10月住进我院的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在胃肠道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8.21%,胃肠道的平均期间患病率为26.87%,其感染率高.结论应结合精神病院的特点,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院内感染进一步的监测和防治.

  • 标签: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 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情感性精神障碍发作入院病人血清总睾酮(TES),皮质醇(COR),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的关系,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HPA轴的改变对性腺激素水平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急性发作入院的男性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80例)和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血浆ACTH及血清TES、COR水平。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和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浆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士29)pg/mlvs(19±11)pg/ml(P〈0.01),(54±33)pg/mlvs(19±11)pg/ml,P〈0.01,而血清TES和COR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以ACTH≥50pg/ml为增高组,以ACTH(50pg/ml为正常组分组,ACTH异常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血清TES浓度均显著高于ACTH正常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和对照组(623±233)mg/dlvs(412±274)mg/dl,P〈0.01,(623±233)mg/dlvs(469±171)mg/dl,(P〈0.01),血清COR浓度亦高于ACTH正常的情感性障碍患者和对照组(19.8±5.])μg/dlvs(16.2±6.5)μg/dl,P〈0.01,(19.8±5.1)pg/dlvs(17.4±5.2)μg/dlvs,P〈0.05),ACTH的升高与TES、COR呈正相关(r=0.495,P〈0.01,r=0.345,P〈0.01)。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ACTH增加,导致COR、TES的异常分泌,HPA轴的激活,可以引起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进一步研究ACTH变化的内在规律,将对揭示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情感性精神障碍 ACTH增高 睾酮 神经病学
  • 简介:目的研究调序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副作用、及降低用药的毒副反应,改善睡眠障碍,改善提高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接受调序治疗仪治疗的患者125例.其中单纯应用调序治疗仪治疗的60例(甲组),调序治疗仪+药物治疗(氯丙嗪)的65例(乙组),并引用陈晋东等观察的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关数据做参考对照(丙组).疗效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基础研究采用脑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T).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与提高,根据临床症状用改善率统计.结果(1)调序治疗仪对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呈双向性调节,使多种神经递之间相互作用呈有序化.(2)甲、乙两组入组时与治疗后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别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甲、乙两组的显效率做组间对照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甲、丙两组对照却有显著性意义(P<0.05).乙、丙组的显效率做组间对照,也分别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3)对乙组进行TESS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对照,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18项不良反应中有7项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有6项达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所降低的副反应具有广泛性特征.(4)对甲组进行TESS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显示:调序治疗仪无副作用.(5)乙组失眠发生率治疗前为17%,治疗后降为零.(6)乙组治疗前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后五项认知功能障碍全部有改善.改善率最低的75%,最高达95%.结论调序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不仅对阳性症状效果显著,亦对阴性症状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同时具有降低用药的毒副反应、改善睡眠、改善和提高认知功能的作用.是当前精神病临床治疗中一个全新的具有特色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调序治疗仪 中枢神经递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因公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自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职业、文化、年龄、个性特点。综合科医院情况:受伤时间、受伤时的临床特点等。精神专科医院情况:受伤后第一次到精神科就诊的时间、到调查时在精神科总的住院时间、在精神科的临床特点。入组标准:所有病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受伤时:头部受伤79例(59.39%),具体部位受伤54例(40.61%)。当天就诊127例(95.48%),2d后就诊5例(3.76%),10年后就诊1例(0.75%)。受封闭伤115例(86.47%)。最多症状和体征:头痛头晕129例(96.99%),恶心呕吐115例(86.47%),意识障碍114例(85.71%);最少的症状:幻觉妄想5例(3.76%),智能障碍4例(3.00%),精神障碍3例(2.26%)。做头颅X检查者3例(2.3%),且正常;脑电图检查正常者20例(15.0%),异常者1例(0.8%);脑CT检查正常者41例(30.8%),异常者5例(3.8%)。精神科住院时:最多的症状是头痛头晕109例(81.95%),记忆障碍108例(81.20%),失眠107例(80.45%),情绪障碍107例(80.45%);最少的症状是恶心呕吐1例(0.75%),幻觉4例(3.00%),无自知力23例(17.29%)。脑电图检查:正常者102例(78.20o),异常者22例(15.0%);脑CT检查正常者33例(24.8%),异常者16例(12.0%)。智商(IQ)测验74例,全智商(51.49±11.65)、言语智商(55.6±11.30)、操作智商(58.78±11.19)分均低于平均值。MMPI测查65例,效度量表诈病因子F高于70分,临床量表分高于50分者依次为:HS:,HY,Pt,Pa,Pd,Sc,D,Si�

  • 标签: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因工受伤 临床特点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陕西籍,汉族,已婚。因“进行性反应迟钝,言行异常5月余”于2008年3月收住院。2007年9月患者发热,体温38.5℃,经抗炎、对症治疗1周,体温恢复正常。继而出现耳鸣、呃逆、口齿不清、行走不稳、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言行异常、睡眠增多等症状。2007年10月就诊于西安某三甲医院行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腔梗塞。2007年11月行头颅MRI示:右侧侧脑室腔梗;脑脊液结果:红细胞计数:2/mm3,白细胞计数:40/mm3,淋巴细胞计数:91%,单核细胞计数:8%,浆细胞计数:1%,病毒系列(-)。血清叶酸:2.73ng/ml,血清维生素B12:836.00pg/ml。

  • 标签: 克一雅病 精神症状起病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人社区康复与防治一体化对防止精神病人复发是重要措施之一。方法采取点到线的管理方法,使患者复发率降到最低限度。结果通过从点到线的管理,充分发挥医生,家庭在防治精神病人病情复发,恶化,衰退的作用。结论防治一体化是目前防治精神病人复发的重要措施,是使复发率降到最低限度的可靠办法,也是精神病防治医生,在病人出院前的工作重点。

  • 标签: 精神病 社区康复 防治措施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多靶点联合毁损脑内核团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效果。方法对82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分类实施立体定向不同靶点组合毁损治疗。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后,显效28例,有效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9%(68/82),术后智力均无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热4例,小便失禁12例,缄默9例及摸索7例,经对症处理后2~21d恢复。结论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 难治性精神病 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
  • 简介:两年一度的第九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5月10日到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国家最高专业学术机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司法精神病学学组召集并组织的,由河南省精神病医院负责具体承办工作。这次会议与两年前在长沙召开的第八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有明显的不同。

  • 标签: 司法精神病学 鉴定工作 精神障碍 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 精神病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特征。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6年进行的673例鉴定案例中,实施暴力行为且具有精神科诊断的为147例,设为研究组:实施暴力行为但不具有精神科诊断的66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进行BPRS、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适应量表(SDSS)以及MMPI、韦氏智力测查,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组病理动机占36%,2组BPRS、PANSS、HAMD、SDSS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一般资料、MMPI、韦氏智力测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精神病人的积极治疗,减少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病司法鉴定 暴力犯罪 对照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或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1)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6例两组进行为期6周治疗。甲组为单一中至大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乙组为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中至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副反应;(2)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在治疗第6周末,甲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38.2%,有效率94.1%(33/34);乙组的临床治愈率63.9%,有效率100%(36/36),乙组在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上均显著性优于甲组(P〈0.05);(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起病年龄、病前社会功能、病程特点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心境的协调性,以急性起病、病前社会功能良好、间歇性病程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患者心境相协调者的近期疗效为佳。结论(1)心境稳定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副反应相对少;(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患者的近期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躁狂发作 精神病性症状 近期疗效
  • 简介:目的为了解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了105例住院精神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5例自杀行为患者中自杀死亡6例,其中男性1例(17%),女性5例(83%),自杀死亡率为5.7%。结论自杀死亡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所以做好女病人的心理疏导,预防自杀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住院病人 精神病 自杀行为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