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作者: 吴玉英仲向东王晓华俞小卫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吴玉英仲向东王晓华俞小卫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常州213003基金: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cz20110021)作者简介:吴玉英(1985年10月),籍贯苏州,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人体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对健康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mDCs)表面TL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免疫球蛋白对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Ficoll分离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将第7天的细胞分成三组,分别为IVIg刺激组、OVA无关蛋白对照组和未刺激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c+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经过IVIg刺激9h后,CD11c+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水平较未刺激组以及OVA无关蛋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下调mDCs表面TLR2的表达,从而影响TLR2信号通路的传导,影响机体炎症反应.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静注人免疫球蛋白;Toll样受体2TheInfluenceof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ontheExpressionofToll-likeReceptor2on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WUYu-ying,ZHONGXiang-dong,WANGXiao-hua,YUXiao-wei△(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ChangzhouSecondPeople’sHospitalwithNanjingMedicalUniversity,Changzhou,Jiangsu,213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Toll-likereceptor2(TLR2)on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by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tofurthere(xplorethemechanismof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ninflammation.MethodsWeincubatedandinducedDCsubsetsdifferentiatedfrom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byrhGM-CSFandrhIL-4.AlltheDCswereclassifiedintothreegroupsrandomly,theIVIginterventiongroup、theOVAgroupandthecontrolgroup.DetecttheexpressionofTLR2onCD11c+cellsofallgroupsbytheflowcytometry.ResultsAftertheIVIgintervention,weobservethatonthe9hourtimepoint,theexpressionofTLR2significantlydecreasedonCD11c+cellsthantheOVA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sIVIgmaysuppresstheinnateimmuneresponsebydeGcreasinKgetyhewoerxdpsressionofTLR2ondendriticcells,whichmayreducesinflammation.Dendriticcell(DC);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Toll-likereceptor2(TLR2)中图分类号R9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46-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Vitallium2000plus含银抗菌涂层表面改性的可行性及其对变异链球菌的抗黏附性。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Vitallium2000plus表面制备含银抗菌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孔隙率检测其表面特征;将常规Vitallium2000plus试件组为对照组,含银抗菌涂层组为实验组,激光共聚焦分析2组试件对变异链球菌的抗黏附性。结果涂层表面结构均匀致密,涂层和基底结合良好,Ag散在分布于涂层表面,涂层中以Cr和Cr_2O_3为主要物相;细菌抗黏附性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结论Vitallium2000plus含银抗菌涂层性能稳定,并改善Vitallium2000plus材料的细菌黏附性,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VITALLIUM 2000 PLUS 大气等离子喷涂 表面特征 黏附性
  • 简介:[摘要]目的: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采用现代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标准THA治疗中青年患者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为临床选择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LINE(1990年至2012年6月)、OVID数据库(1990年至2012年6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2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至2012年6月)。

  • 标签: COCHRANE系统评价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中青年患者 THA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ochrane图书馆
  • 简介:引言随着金属对金属承重而假体的应用,存世界范围内对年龄较小的成年患者施行髋关肯表面置换的例数不断增加。据估计,新一代低磨损金属对会属假体表面置换的应用解决了笫一代金属对聚乙烯表丽假体聚乙烯磨损碎屑导致的溶骨问题。

  • 标签: 关节表面置换 血管供应 骨关节炎 股骨头 金属对金属 磨损碎屑
  • 简介:摘要: 本文从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B ( SP-B )的生化结构、细胞合成位点出发,阐明了 SP-B 蛋白的生理作用,并综述了 SP-B 与肺部疾病的关系,为肺部疾病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肺表面活性蛋白 B 肺部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已发表文献,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从1990年1月到2011年12月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加权汇总分析。结果共检出192篇相关文献检出,经过三个阶段的筛选,共有10篇被纳入分析,共有317例患者,376例髋关节,男性患者191例,女性126例,平均加权年龄为41.98岁(16~77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36.69个月(6~140个月)。术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92分)较术前(44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7,P〈0.01)。主要并发症包括假体无菌性松动(1.06%)、异位骨化(0.80%)、疼痛(0.80%)和股骨颈骨折(0.27%),最终翻修率为0.8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注意其并发症。

  • 标签: 表面置换 股骨头坏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在设定的臭氧浓度、时间、环境温度条件下, 进行了不同湿度对消毒效果影响的试验。在室温25℃ 、 相对湿度为40%和70%条件下,同样开机消毒 2 h ,对大  肠杆 菌 和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的 杀 灭 率 分 别 从 90∙5% 和  92∙4%提高到1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从86∙0%提  高到99∙93% 。在相对湿度为40%时,开机消毒 6 h 不能  破坏 HBsAg 抗原性;相对湿度提高到70% ,同样开机消毒  6h HBsAg 抗原性可完全被破坏。

  • 标签:   臭氧消毒 相对湿度 物体表面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喉显微手术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112例,该部分患者均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4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一组使用盐酸丁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一组注射右美托咪定,一组为用盐酸丁卡因表面麻醉同时注射右美托嘧啶,这四组分别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对这四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的各种反应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对比,分析各组麻醉的实际效果。结果:4组中,T1 ~ 3h MAP显著高于T0 (P〈0.05),T1 ~ 4h MAP显著低于T0(P 〈 0.05)。T1 ~ 4时(D组除T4外),A、B、C、D组NE、E含量均显著高于T0组(P〈0.05)。T1 ~ 3期间B、C、D组MAP、HR、NE、E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T1 ~ 3期间D组MAP、NE、E含量明显低于B组和C组(P 〈 0.05)。苏醒时间、出院时间与丙泊酚用量的顺序为:A组、B组、C组、D组(P〈0.05)。4组患者咽喉肿痛、咳嗽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表面麻醉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喉显微手术麻醉下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表面麻醉 右美托咪定 喉显微手术 麻醉 临床研究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诊断或筛检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为了解HBsAg在各年龄组中的阳性分布率,作者对10323例HBsAg检测结果的年龄作了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年龄分布 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1650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950例)应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闭合皮肤切口;对照组(700例)应用常规丝线闭合皮肤切口.观察并分析术后切口感染、液化、皮下淤血及血肿、瘢痕形成、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2例,皮下淤血及血肿3例;对照组切口感染8例,脂肪液化10例,皮下淤血及血肿9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均未出现针眼瘢痕,患者对切口满意度95%;对照组针眼蜈蚣足样瘢痕360例,患者对切口满意度88%.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无需拆线可降低切口感染率,可减少皮下脂肪液化,皮下淤血及血肿等切口并发症,减少瘢痕,提高患者满意度,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外科缝合器缝合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培养方法,研究其表面特征性标志(表面分子)。方法:用含10%小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把细胞的接种浓度分成A组小于1×10^4g/ml与B组大于5×10^6g/ml两组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而分子表达情况。结果:A组细胞生长缓慢,但形态、增殖能力及表面特征性标志与B组相同。MSCs同时表达CDW90、CD44、CD29及CD1a。结论:该方法可作为体外培养MSCs的一种方法,经济实用。MSCs不仅表达CDw90、CD44、CD29而且表达CD1a。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性标志 实验研究 体外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 体外培养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自拟小柴胡加减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40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HBsAg定量、HBVDNA载量的变化。结果(1)治疗6个月后,两组HBsAg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BsAg定量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两组HBVDNA定量分级情况、HBVDNA定量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BVDNA阳性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BVDNA定量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阳性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HBVDNA阳性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HBVDNA阳性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加减汤联合拉米夫定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脾虚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早产儿予以早产儿的常规处理,研究组还则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观察两组早产儿的NRDS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早产儿的预防治疗结果方面,两组早产儿在血气分析情况、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早产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S多见于早产儿,并且临床的病死率比较高,使用PS预防NRDS有着理想的临床效果,因此对于那些胎龄小以及体重低的早产儿需要尽早应用PS以预防NRDS发生。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并发症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选取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选取传统髓芯减压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中选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背景:近来,随着改进型金属对金属关节假体的出现,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发展成为一种可行的关节成形术式。然而,这种术式是否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尚存争议,因为这类患者股骨侧假体是用骨水泥固定于坏死的股骨头表面。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将本组结果与诊断为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比较。方法:对42个股骨头骨坏死的髋关节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根据年龄、性别、术者和手术入路,选择42个同样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性髋作为对照。在骨坏死组,男25例,女11例;在骨关节炎组,男28例,女1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42岁。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41个月。结果:两组临床结果相似,骨坏死组,效果优或良39髋(93%);骨关节炎组,效果优或良41髋(98%)。两组各有2例失败而行标准的全髋关节成形术。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相似。结论:对于活动量大的骨坏死患者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短期随访可获得与骨关节炎患者相似的优良效果。我们期待长期随访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髋关节成形术 表面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股骨头坏死 骨坏死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表型特点和临床作用。[方法]使用流失细胞术四色方案对APL加以免疫分型,用 CD45/SSC-lin 图定位白血病细胞,按照抗原表达强度把表达分成五级分析。[结果]APL 细胞抗原表达强度

  • 标签: 急性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细胞表明免疫分子
  • 简介:摘要引发院内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器械进入人体后其表面滋生的细菌,其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医用高分子材料抗菌表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表面的抗菌性能,因此本文主要对医用高分子材料抗菌表面构建及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 标签: 医用高分子材料 抗菌表面 医疗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5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10例(22.0%)痊愈出院,30例(66.7%)好转出院,2例(4.44%)转上级医院,2例(4.44%)放弃抢救,1例死亡(2.22%).应用前与应用后2小时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危重症,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及减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00例患者血液标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共有4份标本结果不一致,经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复测之后,其结果与酶联免疫法一致,胶体金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0.25%、0.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法((P<0.05)。讨论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可靠方法主要包括有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两种,临床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便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二者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乙肝表面抗原 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