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结石临床治疗中行腹腔联合胆道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6例,双盲法分为给予的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与行腹腔联合胆道治疗的观察组各38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8.4%),P<0.05。结论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手术时间稍长,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在对胆结石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腹腔联合胆道治疗对临床治疗有什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胆结石并选择在本院接受长期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20名,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60名患者。在试验期间,对两组胆结石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对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在实验进行期间,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胆结石患者出院后,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检查是否有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进行期间,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在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时发现,P-value等于0.0265,小于0.05,说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统计有意义。同时,实验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83.33%,在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有效率进行显著性分析时,分析结果显示显示,P-value值为0.00942,小于0.01,因此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另外,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出院后进行复诊时,发现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5%,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2%,在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分析时,分析结果显示显示,P-value值为0.00986,小于0.01,因此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经过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的实验组住院时间要短于使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而且,在手术完成后中,实验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对于胆结石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腹腔联合胆道取出胆结石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

  • 标签: 胆结石患者 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出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复杂性手指离断的老年患者实施显微修复术,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40例复杂性手指离断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A组20例与B组20例,A组接受修复术过程中一般护理措施,B组接受围手术过程中全面干预手段,观察两组术后断指恢复情况。结果A组31只断指,术后25只(80.65%)恢复结果较好,手指存活,6只断指血液流通障碍,需接受二次手术。B组30只断指,其中29只手指存活(96.67%)。术后结果较好。结论老年复杂性手指离断患者需紧急接受医院抢救,立即进行修复手术,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后及时进行体征监测,做好康复训练工作,大部分患者断指修复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 标签: 手指离断 显微修复术 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患,所有患者和其家属均知晓且签订同意书,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85例患者均动脉瘤均成功封闭,术后3个月经过GOS预后评分,有43例患者为5分,30例患者为4分,10例患者为3分,2例患者为2分。结论采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减少再出血、病死率以及致残率的发生,对于患者尽快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窦后人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显微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8年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录像。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判定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26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单纯静脉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术中全程探查充分减压三叉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电子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COPD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3年8—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COPD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27例,乙组患者为2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在电子纤维支气管下肺泡灌洗联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情况、FEV1指标情况、肺炎吸收有效率。结果甲组患者的PaO2指标、PaCO2指标、FEV1水平以及肺炎吸收有效率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PH值上的差异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COPD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肺炎吸收有效率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雾化吸入 COPD肺源性心脏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腹腔联合胆道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共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实施腹腔联合胆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使用腹腔联合胆道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创伤小,易于被患者接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术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腔辅助甲状腺手术开展方法与步骤。方法收集收集我科2012.8至2014.12月进行腔、腔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共182例,对其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总结,并按照时间分阶段分析。结论提示随着经验增长,技术熟练,逐步扩展手术适应症,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仍可以在控制范围内,腔、腔辅助甲状腺手术具有优势,但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道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胆管结石诊断标准,按随机法分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治疗。两组患者术毕均放置T型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一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胆漏、结石残留、胆道出血、胆道感染)。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108.48±23.10)minvs(87.37±20.03)min(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41.26±10.02)mlvs(208.34±23.16)ml,(6.97±1.03)dvs(14.52±2.38)d(P<0.05);并发症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45)vs33.33%(15/45)(P<0.05)。结论腹腔、胆道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彻底清除结石,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肝内外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联用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并作相关分析。方法在我院治疗脑动脉瘤患者选60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血管栓塞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持续跟踪1年并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破裂出血、伤口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手术夹闭 血管栓塞术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甲状腺结节开放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腔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析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却手术时间外,出血量、创面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较小,P<0.05。对照组病患治疗有效率为82.00%,观察组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者,使用腔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出血量少,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腔镜 开放手术 良性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胆漏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发生胆漏2例,结石残余1例,感染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9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联合胆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联合胆道手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并发症少,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肝内外胆管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中采用腹腔与胆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联合胆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下取石例数以及胆红素值,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道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极易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在接受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之后,其并发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患者6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总痊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痊愈率,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患者,在接受术后并发症优质护理干预之后,可提高患者的并发症痊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 术后并发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选取34例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治愈率方面以及住院时间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较大差距(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12%比对照组70.59%要高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后并发症情况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而且获得患者高度认可,证明了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 垂体瘤 术后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治疗(联合组,192例)与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190例)的术后指征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3.6±3.5)h,对照组为(25.5±3.9)h,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胆管损伤、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总管结石、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联合组为5.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胆囊结石时,可采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实现微创治疗的同时还可最大程度保持患者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观察组采取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镇痛药使用率及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使用率11.57%低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开腹手术 胆结石 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内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住院时间和出血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