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晚期亦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卵巢癌导致的患者死亡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卵巢癌复发和转移,是导致该病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而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肿瘤复发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对CTC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拟对卵巢癌CTC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鉴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细胞 循环 卵巢肿瘤 肿瘤标志物 CellCollector系统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凝固(RFT)微创治疗子宫肌瘤(UM)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UM患者1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n=476,为生育期与中年患者,包括有生育要求者36例),年龄<45岁,平均为(365±8.5)岁(27.0~525岁),UM数目平均为(1.7±0.9)个(1~3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4.5±1.5)cm[(3.1~6.0)cm],平均体积为47.6cm3[(15.6~113.0)cm3];B组(n=740,为围绝经期患者),年龄≥45岁,平均为(48.5±3.5)岁(45~53岁),UM数目平均为(2.6±1.3)个(1~4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5.0±2.5)cm[(3.0~7.5)cm],平均体积为65.4cm3[(14.1~220.8)cm3]。RFT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血红蛋白(Hb)测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TCT)、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诊刮组织病理学诊断。治疗后对其随访1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6.5±11.5)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UM数目、直径及RFT治疗前相关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RFT后1,3,6,12和24个月随访结果,彩超显示:A组原主要UM病灶区的UM平均直径分别为3.8cm,3.0cm,2.7cm,2.4cm和2.2cm,病灶区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9.8%,70.4%,78.4%,84.8%和88.3%,12个月后,病灶区痕迹影像≤1.5cm者(体积缩减小96.3%)占47.7%(227/476);B组平均直径依次为4.7cm,3.7cm,3.3cm,2.3cm和2.3cm,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6.9%,59.5%,71.3%,90.3%和90.3%,12个月后≤1.7cm者(体积缩小96.1%)占58.8%(435/740)。两组

  • 标签: 子宫肌瘤 微创技术 射频热凝固 疗效
  • 简介:近年来,为避免因细菌或病毒的耐药性而降低药物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常采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毒宁注射液是中成药制剂,临床上常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菌药物抑联合使用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作者拟就毒宁注射液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感染性疾病 儿科
  • 简介:幼儿园的点心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个环节,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点心活动,幼儿听从老师指令,有秩序地盥洗、集体用点、分散游戏,似乎毫无异议,情理之中。而我们关注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其自我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自主计划、自理能力和任务意识也迫切需要加强培养,以适应节奏加快的小学学习生活。

  • 标签: 幼儿园 自我管理 心活动 自主式 自理能力 保育工作
  • 简介:人力资源管理是办好学前教育的关键,然而幼儿园常态的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的高要求却常常与大部分乡镇幼儿园面临的优质师资资源匮乏这一现状产生矛盾。我园作为浙江省宁波市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此,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已有人才的优势,带动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我园尝试“下沉管理”的出发点。

  • 标签: 人力资源管理 幼儿园教育 学前教育 管理模式 教师团队 教学水平
  • 简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喷嚏、大笑、提取重物或体位改变时)大于最大尿道压,在无逼尿肌收缩状态下,尿液不自主排出的疾病。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悬吊治疗 阴道前壁 术式 组织 条形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和阴道壁桥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50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25,接受改良盆底重建术)和对照组(n=25,接受阴道壁桥修补术),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保留或不保留子宫。评价两种术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对照组阴道长度较术前明显缩短,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阴道长度则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研究组随访(6~30个月)未发现复发患者,对照组中2例复发;⑥研究组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后对性生活影响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是治疗POP的有效术,手术简单、安全且微创。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重建 网片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气流驱动(IFD)气泡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于本院产科分娩后30min内转入本科的7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转入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IFD-BNCPAP+大剂量氨溴索,n=42)及对照组(常规治疗,n=37)。观察两组患儿生命体征、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MV)使用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MV治疗前及12h后血气分析、呼吸指数(RI)及氧合指数(OI)、肺动态顺应性(Crs)、呼吸道阻力(R)、压力容量(P-V)曲线斜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患儿NRDS发生率和MV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V治疗前及12h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OI及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机24h及72h后,Crs,R及P-V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IFD-B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可提高肺顺应性,改善肺氧合功能,对NRDS具有良好疗效。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氨溴索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