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颈椎反弓是常见的颈椎病,本文报道调整型颈椎牵引治愈颈椎反弓1例。颈椎牵引采用前屈牵引、平伸牵引、过屈过伸牵引的调整方式,经X片检查,取得临床治愈效果。

  • 标签: 颈椎反弓 调整型颈椎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下肢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目的是为了使骨折复位及减少患者疼痛,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方法骨折后可选择保守治疗措施下肢皮肤牵引,一般牵引8-12周,然后活动关节,用拐下地,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治疗过程中,病人可出现心理上的负性情绪和生理需求缺陷,但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身体和心理均可康复。结论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下肢皮服牵引,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皮肤牵引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牵引下配合穴位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头痛的方法。方法经过中医辨证分型使用穴位按摩配合电动牵引机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眩晕,并作颈椎X光检查于治疗前后作对比以检查治疗效果。结果通过1-2个疗程,X光检查结果提示60例病例中,治愈46例,占77%;显效12例,占20%;无效2例,占3%。结论颈椎电动牵引配合穴位手法推拿对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头痛有确切的疗效。

  • 标签: 颈性眩晕 颈性头痛 颈椎电动牵引 穴位推拿 颈椎X光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实施骨牵引固定的胫腓骨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26例,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骨牵引固定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2%高于对照组65.4%,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在骨牵引固定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方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骨牵引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骨牵引固定 术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式骨牵引针眼护理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实施骨牵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碘状消毒护理骨牵引针眼,并使用Y型无菌纱布保护针眼位置;对照组采用传统酒精消毒。对比两组针眼感染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占6%,出现红肿、分泌物现象占4%;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占28%,出现红肿、分泌物现象占30%,针眼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封闭式骨牵引针眼护理,能有效降低针眼感染率、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封闭式 骨牵引 针眼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的骨牵引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以在治疗中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常规组,以在治疗中接受舒适护理者为综合组,每组35例。对两组在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综合组接受护理后的骨牵引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虽两组患者在骨牵引中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综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8%,而常规组为22.85%,综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骨牵引的护理中,舒适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并可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胫腓骨骨折 骨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行牵引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最终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老年患者因其生理及心理特点,骨牵引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的功能锻炼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牵引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孙玉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7期
  • 机构: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上约2cm以内的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导致,如高处跌下,不慎滑倒等,跌倒时手掌着地,间接暴力使骨折远端向后方移位,常同时有桡偏和尺偏移位,易合并肱动、静脉损伤,及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损伤。根据暴力方向和受伤机理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临床上以伸直型骨折多见占95%以上。我科于2004—2007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病人42例,其中22例经手法复位骨牵引治疗与精心护理,出院随访肘关节活动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颌间牵引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8例颌间牵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以及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颌间牵引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以及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调动患者在整个牵引过程中的积极性。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循证护理降低骨牵引针眼护理中针眼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将拟行骨牵引患者9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45例;前组提供常规护理,后组提供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针眼感染及疼痛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中,针眼感染发生率、疼痛指数均比常规护理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牵引针眼护理,可有效避免针眼感染,降低疼痛感。

  • 标签: 骨牵引 循证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于研究骨科牵引床应用于股骨手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 对近日收治的90例股骨手术患者90进行了最后总结,观察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术后膝关节临床和功能效率。结果:经过骨科牵引床的应用,患者的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和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均好转。结论:骨科牵引床全应用于股骨手术患者能显著促进关节功能改善的作用。

  • 标签: 骨科牵引床 股骨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总结了80例股骨骨折患者在使用牵引床手术过程中舒适体位安置的护理体会。体位为患腿牵引,健腿截石位,健侧上肢自然放于托手板上,患侧上肢屈肘置于胸前托手架上。发现该体位安置是否正确、安全、舒适,不但能预防体位不当所致的并发症,而且对手术医师能否顺利进行手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股骨骨折 体位 手术 牵引床 C型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牵引疗法、电针疗法、牵引加电针疗法分别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寻找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将9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牵引组、电针组、牵引加电针组,分别采用牵引疗法、电针疗法、牵引加电针疗法治疗,三组疗程相同,观察三种疗法的疗效差异。结果牵引组、电针组、牵引加电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2%、77.4%、93.9%,牵引加电针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牵引组(P<0.05)和电针组(P<0.05),牵引组和电针组疗效相比则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牵引加电针疗效优于牵引疗效和电针疗效。

  • 标签: 颈椎病牵引加电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牵引针孔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科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住院行骨牵引的患者11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不采用任何针眼局部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75%酒精每日两次滴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一例牵引针孔感染发生,在牵引针孔疼痛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同时降低护士工作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零处理 骨牵引针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推拿牵引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6年8月我院康复科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只单纯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40例,用推拿手法和颈椎牵引同时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频率为一日一次,十日为一个疗程,同时治疗两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共治愈16例,显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共治愈11例,显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率。结论用推拿牵引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推拿 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接受骨牵引术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下肢骨折在本科室接受骨牵引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牵引、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方面的护理并探究综合护理产生的效果。结果经过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9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全部痊愈出院,不伴有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对下肢骨骨折的患者采取一对一、细心、得当的综合护理措施,加强心理、牵引护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可以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显著,缩短了病程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下肢骨骨折 骨牵引术 功能锻炼 并发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胎儿头娩出困难行足牵引或臀牵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行头位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均为剖宫产中胎头入盆过深而发生头娩出困难,根据剖宫产助产方式将产妇分为产钳助产组与臀(足)位牵引助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指征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臀(足)位牵引组产妇相比产钳助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胎儿胎头娩出时间显著缩短(P<0.05),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P<0.05),子宫切口撕裂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应用臀或足位牵引术能够有效缓解剖宫产术中胎儿头娩出困难的情况,缩短胎儿分娩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适合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出头困难 臀牵引 足牵引